第59章 谁动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00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暮色四合,裴章紧抿着唇,长袖一挥,对着身侧留下的几名亲信沉声道:“即刻备马,务必跟上闻家的马车!”
他心急如焚,小舅子如今重伤昏迷,正躺在医馆里,生死未卜。他裴章又岂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
待他翻身上了那匹枣红色的汗血宝马,疾驰而去,追赶闻轩所乘坐的马车之时,恰巧前来寻他的康王妃与玲珑郡主,这才得知他已然离去。
“堂哥走得这般匆忙,竟连一声招呼都未来得及与我们打。”玲珑郡主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看来,堂哥对闻姐姐当真是情根深种啊!”
康王妃则立于一旁,眼眸深沉,似在思索着什么。
她也早已收到消息,得知闻舒遇刺,乃是为了替国子监祭酒挡刀所致。
明日早朝之上,国子监祭酒险些遇刺一事,必将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随之而来的,又将是一场龙争虎斗,一场不见硝烟的权力之争。
而她最关心的,却是那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人想要置国子监祭酒于死地?
此人竟敢在国子监祭酒赴宴的途中安排刺杀,这分明是将她与玲珑也牵扯其中。
她向来不愿参与朝廷的权力斗争,但若真有人将她们母女当成软柿子来捏,她定要让那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
国子监祭酒与闻舒一行人,正是在途经顺义坊时遭遇刺杀。
入夜后的顺义坊,向来是三教九流混杂之地。那两名刺客正是借着夜色与拥挤的人潮,伺机靠近祭酒大人的轿子,制造了行刺的机会。那致命的一刀,本应直取祭酒的性命,然而变数,却出现在与祭酒同乘一轿的闻舒身上。
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千钧一发之际,谁都没有料到,这位出身显赫世家的少年公子,竟会挺身而出,舍身替祭酒挡下这致命一击。
闻轩等人心急如焚地赶到顺义坊时,早已有祭酒府上的家仆在此等候。一见到她们的马车,便连忙迎了上来。闻振刚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便听那家仆焦急地禀报道:“闻小公子正在益元堂接受救治,所幸目前的伤情还算平稳。老爷已经派人去请太医院的纪院判了,纪院判此刻正在赶来的路上。”
听闻陈祭酒已请了纪院判前来诊治,坐在马车内的闻轩心中稍稍安定了些许。
闻振刚紧锁眉头,向那名家仆沉声问道:“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伤害我的侄儿?我这侄儿向来待人温和有礼,进退有度,做事也一向问心无愧。不论此人背后有何等来历,我武安侯府都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他语气悲愤,神情激动。然而闻轩却紧蹙着眉头,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在事情尚未明朗之际,她这位三叔便已在言语中默认,重伤闻舒的歹徒是出于私仇。而且,他还将重点放在闻舒做事是否问心无愧之上。这不禁让闻轩怀疑,他究竟是真心要为昏迷不醒的闻舒讨回公道,还是想借此机会,将这潭水搅得更浑?
陈府家仆略微迟疑了片刻,然后撩起衣袍,跪倒在地,语气沉重地说道:“闻三老爷,此事并非因闻小公子而起,他其实是为了我家老爷,才受了这无妄之灾啊!”
无妄之灾?
闻轩的右眼皮猛地一跳,眉心也紧紧地锁了起来。
“我们派去康王府上的人,并未能向三老爷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只说闻小公子受伤,但伤他的并非歹徒,而是刺客。”
说到此处,陈府家仆顿了顿,再次开口时,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刺客本是冲着我家老爷去的。当时闻小公子与我家老爷同乘一轿,正在谈论一篇策论。若不是他反应迅速,为我家老爷挡了这致命一击,恐怕我家老爷此刻早已命丧黄泉了!我们老爷说了,闻小公子是他的救命恩人,即便肝脑涂地,也要让小公子平安无事地醒过来!”
他话音刚落,闻振刚与闻轩皆是满脸震惊。
原来闻舒受伤,竟还有这般隐情,竟是被卷入了一场刺杀国子监祭酒的大案之中!
短短一瞬间,闻轩脑海中思绪飞转。
陈祭酒乃是当朝大儒之一,为人正直儒雅,是世人眼中的端方君子。
作为朝廷里出了名的清官,他与权力的核心一直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从不涉及朝中的党派之争,只一心为朝廷培育未来的栋梁之才。
这样一位与世无争,又桃李满天下的大儒,究竟是何人要对他痛下杀手?
闻轩眼眸深沉,思绪万千。她想起前世时,陈祭酒对她的弟弟一直多有提携。后来,她远嫁北疆,时常收到闻舒写给她的书信,他在信中对陈祭酒也是颇为崇拜敬仰,最后还在陈祭酒的举荐下入了吏部。
之后的十年里,她也从未听说陈祭酒与何人交恶,更未曾发生他遇刺之事。
所以,这次陈祭酒会忽然遇刺,当真是蹊跷至极。
“刺客可曾抓到?”闻振刚出声问道,“可曾查清楚,究竟是谁要杀你们家老爷?”
闻轩看向闻振刚的目光,更加冷冽了几分。
他前一句话问得还算合情合理,但后一个问题,显然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共有两名刺客,一死一逃,官兵正在全力搜捕。”陈府家仆如实答道,“至于究竟是谁要买凶杀人,这是顺天府要查清的事,奴才不敢妄加议论。”
闻振刚眼珠一转,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闻轩却已开口打断了他:“请你带路去益元堂。”
陈府家仆连忙应下,翻身上马,在前面引路。
闻振刚回到马车内,望了侄女一眼。只见她正襟危坐,帷帽垂下的白色面纱,遮挡住了她绝色的容颜,也遮住了她脸上的神情。但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镇定自若的气场,却让他的心里,没来由地犯起了嘀咕。
她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姑娘,从小养在深闺之中,千娇百宠地长大,按理说应该是相当不经世事的。骤然间遇到弟弟重伤昏迷的大事,怎么不见她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察觉到他的打量,闻轩缓缓抬起头,看向他。
隔着面纱,闻振刚看不清她的眼神,但他心里就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被她看穿的感觉,以至于他竟然不敢再与她对视,只能轻咳一声,略显尴尬地转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