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王府迷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53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镇北王府,宛如一把锋芒内敛的利剑,替大梁帝国镇守着北疆的漫长国境线。它手握重兵,威震四方,是大梁抵御外敌的坚实屏障。然而,这柄利剑在守护国家安宁的同时,也让大梁的统治者们心生忌惮。一旦这把利剑锋芒毕露,心生反意,那对于大梁皇室而言,无疑是一场足以倾覆社稷的巨大危机。
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宫殿深处,无论是端庄威严的太后,还是年轻气盛的皇帝,亦或是那些身居高位的裴氏宗室,他们表面上对镇北王府信任有加,倚重万分,但内心深处却始终隐藏着深深的防备和猜疑。
他们对镇北王府的倚重有多深,内心的忌惮便有多浓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政治平衡。
镇北王府与武安侯府的联姻,在外人看来,是强强联合,势必会引起皇室的不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太后和皇帝却对此乐见其成。这其中的缘由,在于武安侯乃是皇帝的心腹重臣。
镇北王世子迎娶武安侯之女,意味着未来的镇北王妃将出身于华京的显赫世家。
按照常理,女子出嫁后便以夫家为重,但如同战国时期远嫁他国的公主,心中始终无法割舍对母国的眷恋,总会在关键时刻为母国在夫君面前斡旋求情一般,闻大姑娘即便嫁入镇北王府,成为尊贵的王妃,也难以彻底割舍与华京娘家的血脉亲情。
更何况,武安侯府在华京根基深厚,武安侯身为皇帝的近臣,为了家族的利益和荣耀,他的心思天平又怎会不向着皇帝倾斜呢?
与整个家族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相比,女儿和女婿的分量自然显得微不足道。只要武安侯足够聪明,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此一来,闻大姑娘便如同皇室安插在北疆的一枚棋子,成为华京伸向北疆的一只无形的手,时刻监视着镇北王府的一举一动。
想到这里,那名女官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哀,为那位即将远嫁北疆的闻大姑娘感到惋惜。
然而,她很快便将这份多余的情绪抛诸脑后。
她不过是一个依附于权势的小小女官,今日或许还能得到太后的宠信,但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像闻轩这样即将嫁入王府的天之骄女,又何须她这样一个卑微的奴婢来操心呢?
……
与此同时,康王府内,气氛却与皇宫的平静截然不同。
闻辰被父亲闻振刚怒气冲冲地揪着耳朵,一路拖拽到人迹罕至的角落。
“你是不是活腻了?想死就和老子我说一声,我亲自拿根绳子勒死你,何必跑到康王府来发疯作死?”闻振刚怒不可遏,指着闻辰的鼻子,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他的脸上。
闻辰却丝毫不在意父亲的怒骂,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从小到大,他都是在闻振刚的恐吓声中长大的,每一次在外面闯了祸,闻振刚都会扬言要打断他的腿,甚至要了他的命。但每次都有赵氏在一旁百般维护,最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久而久之,闻辰也就对父亲的威胁习以为常,不再感到害怕了。
“你刚才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一把推开喋喋不休的父亲,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一旁沉默不语的闻砚,语气急切地问道。
刚才,闻砚之所以提前离席,是因为他的贴身小厮匆匆赶来,说在围墙边上见到了一个名叫蛮儿的丫鬟。
蛮儿见到闻砚后,立刻焦急地告诉他,她无意中撞见了杏儿向闻辰告状的那一幕,并且偷偷听到了杏儿的全部对话。杏儿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精心编织的谎言,根本就是在凭空捏造事实,但三少爷却对此深信不疑,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替林莲儿讨回公道。
闻砚当时就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蛮儿的话。
作为闻辰的庶兄,他对闻辰和林莲儿之间那些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早有所察觉。
旁观者清,他早就看穿了林莲儿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也看出了她对闻辰的利用和勾引之意。就连她身边那个名叫杏儿的丫鬟也不是什么安分守己之辈,竟然还偷偷地向他暗送秋波。这种事情,完全符合她们主仆一贯的行事作风。
他非常清楚,如果闻辰真的为了这对主仆在千灯宴上大闹一场,不仅毫无价值,还会让整个武安侯府颜面扫地。
更重要的是,闻轩根本就不是那种会无端欺凌弱小的人,他不希望让自己的长姐遭受无妄之灾。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蛮儿的请求,立刻赶回宴席,以老太太的名义强行让闻辰闭嘴。
此刻,闻砚迎上闻辰充满怀疑的目光,语气沉稳而缓慢地说道:“刚才水榭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却没有一个人看到大姐姐和林莲儿有过哪怕片刻的交谈。大姐姐倒是和林家嫡出的诗儿姑娘说过几句话,但她们交谈的时候,林莲儿一直在林府那一桌,根本没有靠近。”
“不,这不可能!你一定是在骗我!”闻辰听后,情绪激动地猛烈摇头,脸色涨红,气喘吁吁地反驳道,“一定是闻轩趁着别人没有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羞辱了莲儿。她向来诡计多端,心思深沉,她就是故意不让别人看到。肯定是这样,绝对没错!”
闻砚见他宁愿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丫鬟的话,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堂姐,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但他还是竭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耐着性子解释道:“就算你不相信别人,两位太太总可以作证吧?大姐姐在和林家嫡出的诗儿姑娘短暂交谈之后,就立刻回到了太太们身边,再也没有离开过。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可以亲自去问问太太们,看看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闻辰瞪大了眼睛,仿佛要将闻砚生吞活剥一般,声嘶力竭地叫嚷道:“杏儿和她的主子同心同德,情同姐妹,她们是绝对不会欺骗我的!”
看到他如此执迷不悟,冥顽不灵,闻砚原本还想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但此刻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了一声无声的叹息。
站在一旁的闻振刚听明白了来龙去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闻辰刚才在康王府与人争论,想要告发的那个人竟然是闻轩。
虽然他也一向看不惯长房的人,但他着实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愚蠢到了如此地步!
“我真怀疑你娘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你那颗榆木脑袋忘在肚子里了?”
闻振刚气急败坏地又是一脚踹在闻辰的身上,但闻辰体型肥硕,像个圆滚滚的肉球,闻振刚这一脚不仅没有将他踹倒,反而让自己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在地。幸好闻砚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他,他这才稳住身形,继续怒骂道:
“平时在家里,我们怎么和长房争斗都无所谓,但你今天在康王府这样做,岂不是让所有人都看我们武安侯府的笑话?为了一个狐媚子,你竟然要把整个三房都拖下水,让我们一起成为众矢之的,这样做值得吗?”
闻砚听着父亲这番话,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万千。
他这个嫡亲的弟弟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父亲和嫡母的长期纵容和溺爱。
想要将一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为他人遮风挡雨,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但这很难;但想要让它长歪,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闻辰低着头,拉长着脸,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看到他还敢露出这副不服气的表情,闻振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又狠狠地捶打了他几下,然后气呼呼地说道:“还好关键时刻砚儿把你劝住了,你没有当着郡主的面把那些话说出来。待会儿郡主找你去问话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说你弄错了,不管她怎么问,你都给我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如果你敢坏我的事,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