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谁在说谎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00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闻辰那张脸,瞬间像是被泼了墨汁一般,黑里透红,精彩至极。他猛地抬起头,瞪着一双牛眼,声若洪钟地反驳道:“郡主明鉴!草民行的端坐得正,绝没有做出任何逾越礼数之事!更不曾鬼鬼祟祟地混入女眷之中!”
玲珑郡主却像是猫戏老鼠一般,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悠然地注视着他,语气平淡却暗藏锋芒:“哦?是吗?既然如此,那可就奇怪了。你既没有亲身过去,又是如何得知女客那边发生了何事?莫非……是有人在你耳边嚼舌根,说了些什么?”
闻辰闻言,如同被雷劈中一般,顿时愣在了原地,双眼之中充满了愕然与困惑。
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位玲珑郡主似乎早有准备,竟然会如此犀利地反问他。难道她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玲珑郡主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脸上那一闪而逝的错愕,心中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测。看来,果真有人跑到这头暴躁的蛮牛面前,煽风点火,搬弄是非。
她不禁想起了之前在不归楼,裴章所托付的那些话语,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冷笑。她轻启朱唇,语气冰冷而带着一丝威胁:“倘若此事是你亲眼所见,本郡主自当洗耳恭听,细细查证事情的来龙去脉,绝不姑息。可若是你听信了他人的一面之词,那你要如何保证,那个告诉你这些事情的人,说的句句属实,没有半点虚假?”
闻辰听了这话,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斩钉截铁地说道:“绝无可能!她们绝不会欺骗于我!”
玲珑郡主见他如此笃定,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她沉声道:“既然你如此信任她们,那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都说清楚。究竟是谁受到了欺辱?又是如何遭受欺辱的?把告诉你这些事情的人的名字也一并说出。本郡主会将所有相关人等都召集到此,当面对质,务必让此事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恶人!”
闻辰听了这话,张开嘴巴,正准备将杏儿添油加醋的那番说辞全盘托出。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原本不知去向的闻砚却突然现身,疾步走到闻辰身边,低头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闻辰的脸色瞬间大变,原本涨红的脸庞,此刻却变得煞白,毫无血色。
“你……你竟然敢欺骗我?”他再也顾不得此刻正身处众目睽睽之下,怒火中烧地质问着自己的庶兄,语气凶狠得像是要吃人一般。
平日里,在闻辰面前,闻砚向来都是退避三舍,极力避免与他发生任何冲突。然而此刻,他却一反常态地摆出了兄长的架势,神情严肃地沉声道:“这是老太太的意思!”
闻辰还想继续追问,却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一声怒喝,紧接着,闻振刚的身影便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怒不可遏地抬起一脚,狠狠地踹在闻辰的膝盖上。
猝不及防之下,闻辰身体失去平衡,一个趔趄,狼狈地摔倒在地。闻振刚怒指着他,声色俱厉地训斥道:“你这个不孝子!还不给我老老实实地跪好!”
闻辰再怎么浑,对上自己的亲爹,也终究不敢太过放肆。他紧咬着牙关,强忍着膝盖传来的剧痛,不情不愿地跪在了地上。
“还不快给郡主磕头请罪!”闻振刚恨铁不成钢地怒吼道,他真是要被这个孽障给气死了!
别人家的儿子,个个都能光宗耀祖,给自己脸上贴金。可唯独他这个嫡子,简直就是他前世的冤家,投胎成人,专门来折磨他的!
这位玲珑郡主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当今太后娘娘的心头肉,皇上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
而闻辰这臭小子,却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在她的千灯宴上,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如果可以的话,闻振刚真想拿起身边的鞭子,狠狠地抽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闻辰丝毫不知道,自家亲爹此刻恨不得将他扒皮抽筋,只是依旧不情不愿地低着头,一言不发,更没有要给玲珑郡主磕头请罪的意思。
玲珑郡主将眼前这一幕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她轻笑着对闻振刚说道:“三少爷又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只不过是莫名其妙地激动起来,嚷嚷着要为某位受辱的姑娘讨回公道罢了。这正说明他是一个疾恶如仇、正直善良之人,世叔又何必如此动怒呢?”
说着,她便示意身边的王府管家上前,将闻辰从地上扶了起来。她又特意提高音量,让周围看热闹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马上就要到吉时,准备燃灯祈福了。这件事,且先放一放,等燃灯之后,本郡主自会彻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给大家一个交代。”
她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玄机,言下之意便是,不管闻辰是否继续说下去,她都管定了这件事!
待玲珑郡主回到女眷那边,亲自点燃了象征着美好祝愿的千灯,原本漆黑一片的夜幕,瞬间被绚烂夺目的华彩所点亮。无数盏孔明灯冉冉升起,与华京城内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将整个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远在深宫之中的白发妇人,此刻正伫立在高高的宫殿之上。她仰起头,遥望着从康王府方向升起的一盏盏孔明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后娘娘,夜里风大,您身子尚未痊愈,还是请回宫歇息吧。”站在她身边的贴身女官,轻声细语地劝道。
太后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高阶,轻声叹息道:“玲珑这丫头,真是用心良苦啊。哀家没有白疼她。”
女官听了这话,掩嘴轻笑道:“玲珑郡主的封号起得真是太好了!她真真是七窍玲珑的心肠,心思聪慧,无人能及。也就只有她,才能想出这千灯宴的主意,集结华京所有名门望族的力量,为太后娘娘您祈福。”
太后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忧虑之色,她眸光微沉,轻声问道:“哀家听说,镇北世子也去赴宴了?”
“回太后娘娘,确有此事。镇北世子不仅去了,还亲手制作了一盏孔明灯,并在灯上亲笔题写了祝福娘娘您身体康健的吉祥话。”
“这孩子倒是挺会来事,比他那个倔驴似的爹爹,可要圆滑多了。”太后若有所思地沉吟着,缓缓说道,“只是他忽然进京,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啊。皇上那边,对此可有什么动静?”
女官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回禀道:“乾清宫的成公公来报,皇上似乎有意私下召见镇北世子。”
“嗯,也确实应该好好见一见他。”太后缓缓颔首,继续说道,“镇北王府一脉,个个都不是泛泛之辈,更何况阿章这孩子,是出了名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小小年纪,便能替父带兵打仗,驰骋北疆战场,被誉为少年战神。可不是咱们京城里那些被娇生惯养的闲散王爷家的孩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说着,她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哀家要是没记错的话,阿章和武安侯府的那位大姑娘,都已经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吧?”
“回太后娘娘,正是如此。奴婢也听宫外的人说,自从镇北世子进京之后,三天两头就往武安侯府跑。”
“还是少年心性啊,迫不及待地想要抱得美人归了。”太后脸上的笑意,不由得真切了几分,她缓缓说道,“哀家见过武安侯府的那位大姑娘几次,那姑娘确实生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就连玲珑都略逊她一筹。而且她品行端庄,举止优雅,与阿章倒是十分般配。等过些日子,哀家把身子养好了,就将阿章和她都请进宫里来,好好说说话。哀家也好赏赐他们一些东西,总不能让咱们这些为了大梁,保家卫国的功臣,空手而归啊。”
女官闻言,立刻恭敬地应了下来。然而,她心里却明白,太后娘娘嘴上说得轻描淡写,实际上却是另有深意。她恐怕是想借此机会,暗中试探镇北世子的心思,说不定还有拉拢武安侯府大姑娘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