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谎言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31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胡氏怒火中烧,双目如炬地瞪着赵氏,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焰。她本不愿与妯娌撕破脸皮,落人口舌,显得自己不够大度。然而,赵氏三番五次地挑衅,句句诛心,让她实在难以忍气吞声,便语气冰冷地反击道:“老太太说得极是,各房自扫门前雪,互不干涉,倒也清静。二房的事情,确实轮不到你来操心,毕竟,你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管教不好,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呢?”

赵氏原本一副看好戏的姿态,等着看二房的笑话,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恼羞成怒的神情。她也瞪大了眼睛,声调陡然升高:“我家珠姐儿好端端地坐在这里,哪里不好了?走丢的人又不是她,我怎么就没管教好她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只是坐在这里,就能证明你管教有方了吗?“胡氏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方才她说萱姐儿的那些话,字字诛心,尖酸刻薄至极,连我这个当长辈的都听不下去了,简直不堪入耳。这红眼病啊,也是一种病,得赶紧治,否则贻害无穷。“

胡氏轻蔑地扫了一眼赵氏和闻邹,继续说道,”还有,珠姐儿这些话,让我们听见也就罢了,若是传到老太太的耳朵里,恐怕她抄写的佛经,这辈子都抄不完了。“

赵氏被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却终究有所顾忌,不敢再出言顶撞,只能恨恨地闭上了嘴巴。

然而,闻邹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她全然不顾胡氏的警告,想要与她争辩,理论个清楚。就在这时,却听到蝶儿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惊喜:“太太们别吵了,二姑娘回来了!”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朝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袭粉色罗裙的闻鱼,正由丫鬟幼白搀扶着,身姿摇曳,弱不禁风地缓缓走来。

“这玥姐儿还真是让人操碎了心,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装模作样,真是够了!”胡氏看着她那副矫揉造作的模样,心中厌恶更甚,忍不住冷嘲热讽道。

闻鱼却浑然不知自己偷溜出去的事情已经败露,还尽心尽力地扮演着体弱多病、楚楚可怜的形象。待走到近前,她紧蹙眉头,原本就白皙的小脸更是显得苍白如纸,对着胡氏虚弱无力地行了个礼:“母亲,女儿回来了,让您担心了。”

胡氏见她如此擅长伪装,心中怒火更盛,故意问道:“你在茅房里待了这么久,莫非是腹泻了不成?要不要紧?”

闻鱼原本还想编造一个借口,解释自己为何去了这么久。如今见胡氏已经“贴心”地为她准备好了理由,便顺水推舟地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羞涩之色,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呢,女儿方才肚子痛得厉害,实在忍不住才去了茅房。没想到这一去,就……这么久才回来,也不知是来之前吃坏了什么东西,真是扫兴。”

胡氏见她竟然真的顺着自己的话说下去,神情陡然变得严厉起来,厉声斥责道:“看来之前徐姑姑的事情,还没让你长记性,依旧是满口谎言,不知悔改!我已经知道你根本没去茅房,说,你究竟去了哪里?胆敢欺骗我!”

闻鱼惊愕地愣在原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胡氏怎么会知道她没去茅房?这怎么可能?

即便她再如何擅长伪装,被嫡母如此突然地揭穿谎言,她也有些措手不及,只能硬着头皮抵赖道:“母亲是不是听信了什么谗言?我不去茅房,还能去哪里呢?女儿是真的肚子不舒服,没有去其他地方啊!”

闻轩在这时走了过来,恰好听到了闻鱼的这句话,便用一种失望的口吻说道:“二妹妹,我见你去了那么久都没有回来,担心你的身子,便让蛮儿去找你,结果她寻遍了园子里供女客使用的茅房,都没有见到你的身影。我担心你是不是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所以才让人来禀报了二婶母,没想到你竟然……”

闻鱼得知是闻轩派人揭穿了自己的谎言,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心中又气又恨,简直恨不得将闻轩碎尸万段。

偏偏闻轩还扯出“为你着想”的理由,让她有苦难言。若是她质疑闻轩派人寻找自己的用意,那她“不识好人心”的名声,恐怕就要彻底传开了。

“你也别怪二婶母刚才把话说得重了,她也是担心你,怕你出什么事端。”

见闻鱼咬紧嘴唇,脸色苍白,那双藏着阴谋诡计的眸子闪烁不定,泛着阴郁的冷光,闻轩就知道她此刻一定是在心里咒骂自己,却装作毫不知情,依旧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你也知道这里是康王府,而且今日整个华京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那边还有男客。你若是乱逛,万一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错,你让二婶母如何向武安侯交代?当然,姐姐也相信你绝不是有意要欺骗二婶母,你赶紧给她赔个不是,然后把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都解释清楚,别让她再为你着急了。”

闻鱼在心里将闻轩千刀万剐了无数次,却不得不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嘴硬道:“兴许是姐姐派去寻找我的丫鬟走错了路,也未可知。我真的是腹泻去了茅房,哪里都没去,姐姐定然是误会了。”

说着,她眼眶一红,竟然楚楚可怜地流下了眼泪,望着胡氏,泪眼婆娑地说道:“母亲,女儿之前在祖母的寿宴上,一时鬼迷心窍,才说了那样的谎话。但这并不代表女儿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撒谎精啊!

就算女儿真的本性不好,但受您教养这么多年,女儿也知道了礼义廉耻为何物。女儿再如何不懂事,这颗心也是肉长的,今日蒙母亲不弃,开恩将犯错的女儿带至千灯宴,女儿哪里还敢做出给武安侯府蒙羞的事情?求母亲明鉴!”

胡氏见闻鱼声泪俱下,梨花带雨,心中不由得有几分动摇,也有些后悔。

她仍然不太相信闻鱼的说辞,但周围的女客们都已经朝这边看了过来,瞧见闻鱼哭成了泪人,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些人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万一觉得她这个当嫡母的欺压无父无母的庶女,那这件事传开之后,她的名声可就不好听了。

她又想,就算闻鱼说谎了,反正也没有惹出什么祸患来,不如就此作罢,息事宁人吧!

大不了等回到武安侯府之后,再和闻鱼秋后算账,慢慢收拾她。

想到这里,她心里还有几分怪罪闻轩。

若不是闻轩非要让闻鱼把事情说清楚,过于咄咄逼人,将闻鱼惹哭,她这个嫡母也不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了。

“好了,你先坐下,拿帕子把眼泪擦了。”胡氏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不得不打起圆场,装作一副慈爱的模样,“不就这么点儿事,也没说就冤枉你了,有什么好哭的?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