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瞒天过海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95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姑姑真是抬举萱儿了。”

闻轩莲步轻移,盈盈下拜,螓首低垂间,嘴角噙着一抹浅笑,不露齿却又恰到好处,端庄娴静,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着侯府嫡长女的风采。

黎氏见长孙女在宾客面前举止得体,言行滴水不漏,心中稍感安慰,然而目光一扫,却不见闻鱼的身影,眉头不由得紧锁,转头询问两位儿媳,“玥姐儿人呢?”

胡氏作为闻鱼的嫡母,责无旁贷地回答道,“回老太太,玥姐儿她方才突发急症,昏厥了过去,儿媳只能先安排人手将她送回房中歇息。”

黎氏闻言,眸光瞬间冷了下来,手中的茶盖重重地磕在茶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论闻鱼是否真的购买了锦绣楼的绣品来冒充自己的手作,眼下她都应该挺身而出,将事情解释清楚。可她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晕倒,这让黎氏不得不怀疑她是故意躲避,心中对她又轻视了几分。

眼见老太太动怒,胡氏与赵氏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祖母,徐姑姑,”闻轩适时地站了出来,语调柔和却不失坚定,“二妹妹是真的身体不适,无法亲自前来解释,但她说这其中定有误会,特委托萱儿代为澄清。”

话音未落,她便示意身后的虹儿呈上一个精致的锦盒,举止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解释道,“二妹妹确实曾托人去锦绣楼购置了一件五福捧寿袍,但她本意只是想借用锦绣楼的绣品作为参考,以便自己进行手工制作,并无其他意图。不料在准备寿礼时,房中的小丫鬟粗心大意,竟误将锦绣楼的那件成品当作寿礼封装了起来,而将她亲手绣制的那件遗落了。”

说着,她亲自打开锦盒,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精美绝伦的寿袍,其精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锦绣楼的出品,“这便是二妹妹亲手绣制的寿袍。徐姑姑,您仔细瞧瞧这做工,绝非京城任何一家绣坊的手艺,所以断然不是我们为了应付您,临时派人出去采买来蒙混过关的。”

徐姑姑一见到这件寿袍,双眼顿时亮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她伸出略显苍老的手,轻轻抚摸着袍面,久久不语,沉吟片刻后才缓缓说道,“这……这真是二姑娘亲手绣制的?即便是在锦绣楼,也只有甲等的绣娘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千真万确,正是她所绣。”闻轩面不改色地撒着谎,神情自若,语气笃定,仿佛所言皆是真理。

徐姑姑心底其实并不相信,姑且不论闻鱼一个深闺小姐,如何能拥有如此精湛的绣工,纵然她真有这般本事,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去锦绣楼购买一件绣品作为参考?要知道,所谓的“打样”,绝非是技艺如此纯熟之人所需要的。

然而,当她的目光触及到闻轩那双深邃幽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时,却选择了沉默,不再追问。

毕竟,早在来到武安侯府之前,她便已经与这位闻大姑娘达成了一项约定。

回想起闻轩派来给她传递消息的那个机灵古怪的丫鬟,徐姑姑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她也对闻轩产生了几分由衷的敬佩之情。

一个深居简出的侯府千金,竟然能将人心揣摩得如此透彻,如此精准地拿捏住她的软肋,又许以令她心动的好处,邀请她配合着上演这一出精彩的大戏,真可谓是深藏不露,将来必定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人物。

“既然这只是一场误会,那小妹也在此向老太君和各位太太、姑娘们赔个不是。方才在寿宴上,是小妹一时冲动,险些搅乱了老太君的寿宴。”徐姑姑朝着端坐在主位上的黎氏盈盈一拜,按照她与闻轩事先商量好的,向黎氏服了软。

要知道,这位徐姑姑可是大长公主身边颇有份量的人物,黎氏哪里敢让她赔罪?连忙起身搀扶住她,“徐姑姑不必如此客气,您送的金缕衣何等珍贵,我们侯府上下都铭感于心。”

“老太君宽宏大量,不愿与小妹计较,是您宅心仁厚。”徐姑姑将她在宫中几十年练就的寒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将黎氏及武安侯府上下夸赞了一番,随即话锋一转,说道,“待会儿小妹会在宴席间向所有宾客澄清此事,说明寿袍一事纯属误会,并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解释清楚,以正武安侯府之名,您看如何?”

这正是黎氏求之不得的事情,见徐姑姑主动提出来,自然是喜出望外,连忙应允道,“那就一切拜托姑姑了。”

说罢,黎氏便唤来两个做事稳妥的丫鬟,让她们小心地搀扶着徐姑姑前去宴席。

待徐姑姑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赵氏正欲开口询问,却听黎氏说道,“你们妯娌不必在此伺候了,想必各家太太的马车也已经抵达侯府,等着入席了,你们快去招待她们吧。”

赵氏略显尴尬地应了一声“是”,便与胡氏一同退了出去。黎氏又将身边的下人遣散,耳房之中只剩下她与闻轩二人。

黎氏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闻轩,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这件五福捧寿袍,绝非玥姐儿能够绣制出来的,恐怕是你身边那个心灵手巧的丫鬟虹儿所绣制的吧?”

闻轩点了点头,见黎氏面色凝重,神情严肃,便坦诚地说道,“这么精细的一件寿袍,除非你们早有准备,否则怎么可能在寿宴当日拿出来?你跟祖母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玥姐儿和锦绣楼之间的事?”

面对老太太的质问,闻轩并未急于辩解,而是缓缓地屈膝跪倒在地。

“回祖母的话,虹儿的这件寿袍,的确是早就开始动手绣制了,但她绣制这件寿袍的起因,与二妹妹并无关联。”

说着,她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黎氏复杂的神色,语调沉稳,娓娓道来,“祖母您是知道的,虹儿虽是我房中的丫鬟,但她一向对您敬重有加。

您喜欢穿她亲手制作的衣裳,这件事一直令她引以为傲,所以在您六十大寿两个月前,她便着手为您准备这件寿袍了。

当下流行的寿袍样式并不多,其中寓意最为吉祥,做工也最为精细华丽的,就要数这五福捧寿袍了,这也是世人皆知的,所以虹儿便选择了这款寿袍来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