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寿宴暗涌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722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闻鱼听了这话,水灵灵的眼眸瞬间闪耀出兴奋的光芒,嘴角勾勒出一个更加甜美的弧度,娇声道:“能得到姐姐如此赞赏,是妹妹莫大的荣幸呢。”
然而,在她甜美笑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谋。她心中暗自盘算着:“闻轩啊闻轩,你果然还是落入了我的圈套。我就等着在祖母的寿宴上,看你如何出丑,成为众人的笑柄!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收场!”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两天后,武安侯府老太君黎氏六十大寿的喜庆日子。
为了给老太君举办一个隆重而体面的寿宴,整个侯府从前一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当受邀的宾客们陆续登门拜访时,武安侯府内外都布置得富丽堂皇,极尽奢华,让人不禁感叹武安侯府不愧是世代簪缨的钟鸣鼎食之家。如此大手笔,恐怕仅仅是这一场寿宴,就要花费上千两白银,足见其财力之雄厚。
作为今日寿宴的主角,老寿星黎氏身穿华丽的丝绸锦缎,头戴金光闪闪的珠宝首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由自己的三儿子小心搀扶着,站在正堂之上,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们的祝贺。
闻轩和其他侯府的各位女眷,则被一面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紫檀木嵌珐琅五伦图宝座屏风巧妙地隔开,站在屏风后面,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献上的祝寿词。
按照武安侯府历来的规矩,在族中的男丁和外来的宾客们轮番祝寿之后,将会由丫鬟和婆子们当众呈上侯府女眷们精心准备的寿礼,以表达她们对老太君的一片孝心。
因此,虽然她们并不需要露面,但实际上也要参与到这场祝寿的暗中较量之中,凭借各自寿礼的贵重程度和心意巧妙,在众宾客面前暗自争夺一番高低。
这时,从屏风外面传来闻轩三叔那洪亮而略带谄媚的声音:“儿子给母亲献上的寿礼是金玉如意一柄,金寿星一尊,这都是儿子特意请京城最好的匠人亲手打造的,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闻轩在屏风后面听了,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什么金玉如意,什么金寿星,看似是她那挥霍无度的三叔不惜重金为老母亲做寿,尽显孝心,可实际上,她心里非常清楚,她这个游手好闲、挥霍成性的三叔,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他用来做这些东西的银子,恐怕都是老太君私下里偷偷接济给他的私房钱吧。
“我这三叔,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用老娘的钱,给老娘做寿,不仅能讨得满堂喝彩,还能在众人面前营造出一个孝子的完美形象!真是虚伪至极!”闻轩在心中暗骂道。
突然,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如同暮鼓晨钟一般,将闻轩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晚辈镇北世子裴章,代表镇北王府,恭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特献上玉观音像一尊,以表寸心。”
大梁王朝和前朝一样,佛道之风盛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凡是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都会在家中供奉玉观音之类的吉祥物,以祈求平安和福运。而最常见的玉观音像,通常都是用成色最普通的玉石雕琢而成,大小也不过就是一个成年男子手掌竖起来那么高而已。
对于富可敌国的镇北王府而言,单单是这样一尊普通的玉观音像拿来给世交之家的老太君祝寿,着实有些不够规格,难道是因为自己提出了退婚之事,裴章心中对此耿耿于怀,所以才故意在寿礼上如此怠慢武安侯府吗?
可是,据闻轩对裴章的了解,他似乎并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之人啊。
如果他真的因为此事而对武安侯府心生不满,以他的脾气和作风,他完全可以直接借故不来参加寿宴,而不是人来了,却送上一份如此寒酸的寿礼,平白惹人非议。
闻轩正在心中感到疑惑不解之时,就听到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惊呼之声,紧接着,便有人惊叹道:“天啊!这……这不是前朝天鸿年间,由元荪大师亲自雕琢,献给孝诚太后的那一尊价值连城的白玉观音吗?!”
听到这句话,闻轩不禁怔住了。
裴章不仅没有丝毫的怠慢之意,反而出手如此阔绰,送上如此珍贵的寿礼,这究竟是何意?
……
在屏风外面,站在裴章身后的宋兼,更是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尊足有半人高的白玉观音像,内心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他几乎要忍不住发出质疑之声,脱口而出,说这会不会是一件仿品,或者赝品?
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他的眼睛也没有瞎。仅仅是看这尊白玉观音毫无瑕疵的完美成色,他就立刻意识到,这绝对是羊脂玉中最为难得的极品,世间罕见。如果说这不是当年天鸿年间的那一尊白玉观音,那就只能说是观音菩萨亲自显灵,幻化而成的了。
黎氏这一辈子,什么样的珍贵寿礼没有见过?但是,当她看到这尊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白玉观音时,还是被深深地惊艳到了,不禁愣在了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她才回过神来,缓缓地说道:“世子爷从遥远的北疆,不远千里来到华京,特地为老身祝寿,这份心意已是难得,而这白玉观音实在是太过贵重了,老身不能收。”
“黎老太君,这只是晚辈的一片孝心,区区薄礼,不足挂齿。”
裴章双手作揖,神情谦逊,言语真诚,坚持要让黎氏收下这份寿礼。
周围立刻有人出声劝说道:“老太君,镇北世子一片孝心,这可是您的福分啊!您就收下吧,也好让世子爷安心。”
黎氏听了众人的劝说,当着这么多宾客的面,也不好再推辞,只能先吩咐侯府的下人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尊白玉观音抬到侯府的库房之中,心里暗自盘算着,等寿宴结束之后,再私下里找个机会,将这尊白玉观音送回镇北王府。
排在裴章之后祝寿的人,就是宋兼。
他和裴章都是武安侯府的准女婿,而且年纪相仿,家世相当,才学也都在伯仲之间,众人自然而然地就要将两人放在一起,暗自进行一番比较。
宋兼为了今天的寿宴,也精心准备了一份寿礼,那就是他亲手绘制的一幅祝寿图。
他向来能说会道,口齿伶俐,本来是想着拿出自己的画作,再配上几句舌灿莲花、讨巧卖乖的话语,既不用花费一分钱,又能赢得一个尽心尽力的好名声。
可是,现在有了裴章的那尊价值连城的白玉观音珠玉在前,他的这幅画作,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手了。
见到宋兼呆呆地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反应,武安侯府的家仆连忙上前,轻轻地唤了一声:“宋公子——”
宋兼这才如梦初醒,回过神来,顶着周围众人那充满审视意味的目光,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朝着黎氏深深一拜,然后结结巴巴地说道:“晚辈……晚辈献给黎老太君的寿礼是……是一幅松龄鹤寿图,祝老太君福如松柏,寿比南山!”
说完,他带来的小厮便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锦盒,走进了正堂之内。
黎氏正要吩咐下人收下这幅画作,却听裴章突然不经意般地开口说道:“宋公子,说起来还真是巧了。前年老太君过寿辰的时候,我和父亲都因为军务繁忙,不能亲自赶回京城,便特意派了家仆赴京,也送了一幅松龄鹤寿图给老太君,那可是前朝名家沈素的真迹。不知道宋公子送的这幅松龄鹤寿图,又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呢?”
宋兼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他只觉得周围众人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一般,让他感到坐立不安。他心里恨透了裴章的多嘴多舌,恨不得立刻上前捂住他的嘴巴,让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但是,他表面上却只能勉强扯动嘴角,挤出一抹尴尬的笑容,低声说道:“这……这是晚辈自己所作。”
裴章听了,故意露出一副十分错愕的神情,然后又装作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原来如此!”
他这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语气怪异,让在场的不少人听了,嘴角当即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就连当朝大儒,以丹青闻名于世的石首辅这样的人物,在给长辈祝寿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将自己创作的画作当做寿礼送出去,而宋兼一个区区七品小官,不过是薄有才名而已,竟然如此自大,实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