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婚期已定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96更新时间:25/07/08 16:33:37

寿安堂内,气氛庄重而微妙。侯府老太君黎氏,正襟危坐于主位之上,岁月在她脸上刻下慈祥的痕迹。她身旁,一位面容白净、眉眼弯弯的老妇人,正以一种和善的姿态落座。这位便是孙姑姑,曾是镇北太妃身边的红人,伺候太妃数十年,在王府里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孙姑姑轻啜一口杯中上好的碧螺春,茶香四溢,她放下茶盏,语气温和地开口道:“老太太,此番前来,奴婢身负三件事。其一,是奉王爷之命,送上聘礼,还请老太太笑纳。其二,便是要商议大姑娘的婚期了。”

黎氏心中明镜似的,这便是要走三书六礼中的第五礼——请期了。一旦婚期敲定,接下来便是亲迎,届时镇北世子会亲自前来迎娶她的孙女闻轩。想到这里,她心中既有喜悦,也涌起一股淡淡的不舍。

闻轩是她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从小看着长大,如今却要远嫁北疆,成为别人家的人。即便她再怎么不舍,也终究要放手。自古以来,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出嫁的,没有哪个姑娘能一辈子留在娘家。她所希望的,是闻轩能够风光大嫁,在镇北王府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年少时与夫君恩爱,年老时儿孙满堂。

她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盏,不紧不慢地问道:“按理说,婚期应由男方择定,再由女方首肯。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孙姑姑明白黎氏作为女方家长,自然要在婚期一事上拿捏一番,笑着道:“老太太说得是。阿欢,将请书呈上来,请老太太过目。”

黎氏微微一笑,接过王府婢女递来的请书,只见上面写着良辰吉日,定在三个月后的十六。

“此日乃是王爷请高人推算过的,大姑娘在这一天出嫁,诸事皆宜。”

闻轩刚踏进寿安堂,便听到了孙姑姑的这句话,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她还未来得及与祖母商量,镇北王府便已将婚期定下,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与她作对一般。

黎氏见镇北王府送来的请书措辞庄重,足见对这门亲事的重视,便满意地点头道:“老身这边没有什么异议,就定在这一天吧。”

门外的闻轩闻言,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跟在她身后的闻鱼,亲昵地凑到她耳边,娇声说道:“姐姐,你和镇北世子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妹妹恭喜姐姐了。”

闻轩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前世,她嫁到北疆后,一直与闻鱼保持着书信往来。那时,她对闻鱼是如此信任,将所有的失意与痛苦都倾诉于信中。而闻鱼每次的回信,总是先善解人意地安慰她一番,然后便开始卖惨,控诉宋兼为人正直,却因不谙世事,在官场上屡遭不公,被那些仗势欺人的上官逼得走投无路,仿佛罢官、贬为庶人,甚至含冤入狱,都近在眼前。

而她那时是何等愚蠢,竟然一次又一次地相信了闻鱼的鬼话,动了恻隐之心。为了帮助这对狼狈为奸的狗男女,她不惜动用镇北王府的人脉,为宋兼谋得了一个督军随臣的职位。正是因为这件事,裴章勃然大怒,险些写下休书。

她至今还记得那一幕,裴章怒气冲冲地踹开她的房门,手提一把出鞘的长剑,额头上青筋暴起,那双灿若寒星的眼眸中,充满了森冷的怒意。他对她一字一句地说道:

“闻轩,你嫁入镇北王府,就是我裴家的人。若是你再敢做出不守妇道之事,利用镇北王府的势力,为你的旧相好谋取利益,我定会将那姓宋的狗头砍下,挂在你的房门前!”

虽然裴章性情暴戾,误会她与宋兼之间有旧情,但裴章对宋兼人品的评价,却是一针见血。只是她当局者迷,错把那大奸大恶的伪君子,当成了高山上的雪莲,天上的明月。后来镇北王府落得那般田地,与她当初对闻鱼和宋兼的轻信,有着莫大的关系。她愧对镇北王府,此生又有何颜面嫁去北疆?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祖母和孙姑姑都在里面等你呢,我们快进去吧。”闻鱼见闻轩只顾着发呆,心中没来由地感到一丝不安,便将她冰凉的手握得更紧。

闻轩却蓦然抽回了自己的手。

闻鱼愣住了,只见闻轩冷冷地看着她,说道:“妹妹,你对我的婚事,似乎太过关心了一些。”

“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闻鱼咬了咬嘴唇,露出委屈的神情,“妹妹只是关心姐姐,绝无他意!”

“比起我,你还是多关心你自己吧。”闻轩的目光平静,却让闻鱼感到后背发凉,“这是我的婚事,镇北王府的女官姑姑想见的只有我,你就不必跟着进去请安作陪了,请回吧。”

说完,闻轩便头也不回地带着自己的丫鬟朝里走去,完全不在乎闻鱼惨白的脸色。

“大姑娘今天是怎么了?从路上开始,她说话就一直夹枪带棒的,好像姑娘您得罪了她似的!”闻鱼的丫鬟幼白替她感到不值,嘟嘟囔囔地抱怨道,“长房嫡出就这么了不起吗?”

闻鱼沉下脸,轻轻捏了一下幼白的胳膊。

“姑娘……”

“别说了,小心被人听到。”

……

里间,有丫鬟通报了一声:“大姑娘来了!”

原本正与黎氏闲聊的孙姑姑立刻停下话头,向来人看去。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妙龄少女,身穿娟纱金丝绣花长裙,头戴鎏金点翠钗,发间还垂着穿花戏珠步摇,那泛着洁白光泽的珠串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