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郡主威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72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要不是看在阿筠的面子上,本宫早就该在你妹妹过世的那天,就结果了你,让她下去偿命!”谢皇后凤目含煞,语气冰冷得仿佛腊月寒冰。“不过后来本宫转念一想,你这种人渣败类,死了只会玷污我妹妹轮回的路!所以本宫才强忍着厌恶,让你苟延残喘至今。你要是不珍惜这条贱命,本宫不介意现在就送你归西!”

最终,这场风波以一种极其简单粗暴的方式收场——宁华辰回府后,继续跪着!

原本哭天抢地的蔡华母女,看着跪在身旁的宁华辰,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一旁,面若冰霜的教习嬷嬷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们呢。

皇后要拿捏宁华辰,简直易如反掌,只需一招便可——苏云逸!

只要宁华辰再敢兴风作浪,她不介意直接对苏云逸下手。

虽然谢皇后并未明说会对苏云逸如何,但宁华辰却不敢深思。毕竟,要对付一个羽翼未丰的少年,且不留痕迹,方法实在太多了。他,输不起!

“皇后娘娘懿旨,宁华辰府好歹也是世代勋爵,与皇家也算沾亲带故。如今府里没了主母,那些妾室不懂规矩,总要有人提点,否则丢的也是皇家的脸面。”红袖坐在苏妙筠身边,轻声禀报道,“所以,皇后娘娘特意恩赐,送了位宫里的教习孙嬷嬷过去。这位孙嬷嬷可是宫里的老人了,据说之前专门负责调教刚入宫的小宫女。”

“皇后娘娘还说了,宁华辰治家不严,纵容妾室胡作非为,罚他闭门思过三个月,每日在院中跪一个时辰,以儆效尤。”

宁华辰都被罚成这样,蔡华母女的下场可想而知。每人二十板子打完,还要每天罚跪、抄写《女则》、《女戒》,学习规矩。有孙嬷嬷在一旁虎视眈眈,手里拿着皇后娘娘御赐的戒尺,谁敢说半个“不”字?

文老夫人回府后,直接一病不起。

这次脸面丢尽,老夫人又急又气又累,半路上差点没喘过气来。幸好谢皇后体恤,安排了太医随行,否则真要闹出人命。

经过这么一番雷霆手段的整顿,宁华辰府总算彻底清净下来。

苏妙筠也乐得清闲,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手中的女红上。也正因为这次晋王出手相助,所以苏妙筠在准备礼物时,也多了几分真诚的感激。

除了精心赶制了一对护膝,她还按照晋王之前的要求,配了一些驱蚊驱虫的香料,做成了一个精致的香包。

与护膝上的纹样一样,香包上绣的也是挺拔的青竹,看起来大气不俗。肉眼可见的,苏妙筠的刺绣手艺进步飞速。

苏妙筠被封为长乐郡主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

与之前她在府里无人问津的低调不同,如今她身份尊贵,炙手可热,收到的请帖也络绎不绝。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花会、雅集,都纷纷给她送来了请帖。

苏妙筠其实并不喜欢那种太过喧闹混杂的场合,但想到之前谢皇后的谆谆教诲,她也觉得不能再像前世那样,一直窝在府里,任由蔡华母女肆意抹黑她的名声。

于是,她便将请帖交给随云姑姑,让她帮忙挑选合适的再去。

随云姑姑很快便给了她回复:其他的那些小聚会不去也罢,但馆陶公主的初荷宴,最好能去一趟。

馆陶公主?

苏妙筠手中的画笔微微一顿。随云姑姑这么一提醒,她倒是想起了一些前世听过的传闻。

这位馆陶公主,乃是元光帝同母所出的嫡亲妹妹,身份尊贵无比。

早年远嫁和亲,后来西藩汗王过世,加上元光帝登基,便将这位妹妹重新接回了大夏京城。

原本元光帝打算给自己的妹妹重新招一位驸马,然而这个提议却被馆陶公主婉拒。

馆陶公主表示,她只想一个人安稳地在京城度过余生,不想再牵扯任何男女之情。

元光帝心疼妹妹,不忍拒绝她的要求,便在京城建了公主府供她居住,平日里的赏赐更是源源不断,荣宠之盛,无人能及。

苏妙筠记得,这位馆陶公主与皇后姨母关系亲密,平日里进宫,都是直接去长秋宫与皇后姨母叙话。

她尤为喜爱荷花,馆陶公主府的后花园莲池里,便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莲花,一到夏日,便是满湖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

每到这时,馆陶公主便会设宴,邀请京城各家的贵女以及公子前去赏荷。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京城里一处令人向往的盛宴。

上一世,苏妙筠从未收到过馆陶公主的请帖,反倒是蔡华不止一次地带着苏瑶薇前去赴宴,甚至还在宴会上大出风头。

那时的她,一开始只以为是自己太过无用,就像文老夫人一直对她说的,胆小怕事,不经世事。

也是后来嫁给晋王,一次与馆陶公主的偶遇中,她才知道,其实馆陶公主每年都给宁华辰府的她单独写过请帖。

只是那些请帖,最终无一封能送到她的手里。

反倒是蔡华与苏瑶薇,踩着她,利用着她的机会,去参加了那样的盛会!

这一世,她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宁华辰府后宅那个默默无闻的六姑娘了,而是陛下亲封的长乐郡主。因为这层关系,随云姑姑直接在门口门房里安排了两个机灵的小厮,专门负责迎来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