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瞒天过海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34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儿臣实在不知,这京城传回的消息,怎就成了二舅舅痛失双腿,日后寸步难行了?”

晋王微微垂首,语调不紧不慢,似在低声喃喃,却又确保在场之人都能听得清楚,“只是儿臣想着,二舅舅眼下还在恢复,后续是否真的会影响行走,也尚未可知。父皇向来器重镇国公府,儿臣以为,不如等二舅舅彻底痊愈,再将实情禀告父皇。否则,眼下说得天花乱坠,到时二舅舅却无法再披甲上阵,恐让父皇徒生失望。”

这番话,听似云里雾里,实则暗藏玄机。

真实情况,远比谢皇后听到的要乐观得多!

然而,谢皇后欢喜了,那位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帝,未必会龙颜大悦。所以,某些“美丽的误会”,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至少,能让各方势力都感到心满意足,岂不妙哉?

谢皇后心中,的确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向来与她交集甚少,即便偶尔被迫前来,也只是敷衍了事的晋王,今日竟会主动与她解释这许多。这让她感到十分意外。

其实,只要二哥还活着,即便腿部受了重伤,无法再驰骋沙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她们这些身处高位的家族,有些事情,是注定无法逃避的。

早在当初晋王记在她名下之时,她的父亲便已萌生了挂印辞官的念头。只是那时,晋王尚且年幼,不足以撑起北境的这片天。

而今,晋王无论是年龄,还是这些年在军中历练出的威望,似乎都已经达到了最佳时机。

二哥此番受伤,恰逢其时。

空出的位置,正好由晋王来填补。如此一来,再过几年,镇国公府麾下所掌握的兵马,便可全盘移交了。

只是,二哥既然已经受伤,若真要空出这个位置,为何不随着晋王一同回京?以他的伤势,回京休养,总是更为妥帖的。

“既然你二舅舅受了伤,为何不与你一同回京?在京中养伤,总比在北境更为方便。”

心中疑惑,谢皇后也未加掩饰,直截了当地向晋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既已无法再领兵作战,理应将职位空出来,让更合适的人顶替才是。”

“母后多虑了,二舅舅的伤不过是皮外伤,算不得什么大事。”

晋王自然听出了谢皇后话中的弦外之音。对于她的质疑,他并不感到意外,也并无丝毫恼意。

实在是因为,他之前的所作所为,从谢皇后的角度来看,的确有些难以理解。

他在谢皇后心中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能慢慢来了。

“胡闹!他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还不懂得收敛,还要继续胡闹下去吗?!”

听了晋王的讲述,谢皇后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

她对这个二哥的脾气,再了解不过了。

虽然骁勇善战,但比起大哥和三哥,还是显得过于耿直。

因此,多年来,无论是父亲,还是大哥和三哥,都对他严加看管,生怕他一不小心,又惹出什么乱子来。

可即便如此严防死守,这次还是险些酿成大祸。

“这次的事情,的确是个意外。”晋王语气平和,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北蛮人改变了策略,企图偷袭。若非二舅舅恰巧带兵巡逻,恐怕真要让这群北蛮人得逞了。那样一来,直冲镇北关,定会给外祖父他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晋王此番话语,倒也算是公正地为远在北境的二舅舅辩解了几句。他抬眼看了看上首端坐的谢皇后,不等她开口,便继续说道,“这次领兵前来的,是北蛮可汗的长孙,是北蛮可汗最为器重的后辈。此人用兵也确实狡诈异常,只是运气差了些,被二舅舅撞破了行踪。一场激战下来,我们不仅全歼了入侵的北蛮匪兵,还直接斩杀了那位长孙弗伦。这也是父皇这次格外高兴的原因。”

晋王这番话,算是将此次北境大捷的前因后果,完完整整地告知了谢皇后,也希望她能因此放下心中的担忧。

“你父皇昨日还说,这次斩杀那位长孙弗伦的人,是晋王你?”谢皇后听了晋王的叙述,心中总算是对自家父兄的处境稍稍安心了一些。她再次看向晋王时,眼底也明显多了几分善意与关切。

无论这孩子今日怀着怎样的心思,至少这一连串的举动,还是很让她满意的。

因此,她也对晋王的事情,多问了一句。

“不过是运气好,恰巧遇上了罢了。”晋王谦逊一笑,并不居功自傲,而是将大部分功劳都归功于镇国公府,“而且,若非外祖父与大舅舅他们通力协作,全力配合,儿臣这一仗也无法赢得如此顺利。”

他说的轻描淡写,可谢皇后早年也曾亲临战场,深知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若非晋王自身实力过硬,就算有她父兄相助,也依然难成大器。

就比如之前贵妃所出的瑞王和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