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库房惊变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75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松鹤院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文老夫人与镇国公老夫人并排端坐,然而二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这让在场等候消息的众人,心头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究竟怎么回事?”

文老夫人锐利的目光紧锁着欲言又止的余嬷嬷,心中警铃大作。尽管内心已隐隐感到不妙,她仍竭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语气低沉地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余嬷嬷面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艰难地开口道:“回老夫人,夫人留下的现银,少了……少了五万两。此外,库房内的首饰头面、玉器书画摆件等物,亦有……亦有大量缺失。”

说罢,她便紧紧地抿住了嘴唇。纵然明知此事难以启齿,可事已至此,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试图隐瞒的举动都将是徒劳。因此,她只能选择如实禀报,将侯夫人嫁妆库房内的惊人发现,一五一十地呈现在两位老夫人面前。

“你……你说什么?”

对于文老夫人而言,这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猛地从座椅上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紧盯着余嬷嬷,仿佛后者口中所说的,乃是十恶不赦的弥天大谎。那眼神,好似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只要余嬷嬷稍有异动,便会立刻扑上去将其撕成碎片。

“老夫人,夫人的嫁妆……真的有人动过。”

余嬷嬷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缩了缩。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但在文老夫人咄咄逼人的目光逼视下,她还是鼓起勇气,将眼前的事实又重复了一遍。

镇国公老夫人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转头看向依旧沉浸在震惊之中,尚未回过神来的文老夫人,语气平和地提醒道:“我记得当初阿韵的嫁妆入库时,曾有约定,若要动用,必须出示信物。那信物,是阿韵生前常用的一枚小印。没有那枚小印,无论是谁,都无法挪用分毫。而那枚信物,当初是交由阿筠保管的。”

“没错!”

镇国公老夫人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文老夫人。她猛然醒悟,立刻将目光投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苏妙筠,急切地问道:“阿筠,那信物可还在你手中?”

苏妙筠似乎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她微微歪着头,装出一副认真回忆的模样,语气轻柔地回答道:“祖母,您说的是我阿娘的那枚白玉小印吗?那枚小印,一直由王嬷嬷保管着呢。祖母若是想看,我现在就让红袖去请王嬷嬷取来便是。”

镇国公老夫人抬手阻止了正欲起身去叫人的红袖,转而吩咐身旁的老嬷嬷与文老夫人信任的余嬷嬷一同前去:“不必麻烦红袖了,让桂嬷嬷和余嬷嬷走一趟吧。无论王嬷嬷手中是否持有那枚小印,都将她带回来问话。”

对于镇国公老夫人的安排,文老夫人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她只是朝着余嬷嬷微微颔首,示意她与桂嬷嬷一同前去。这样有双方的人在场,也能避免对方暗中使诈,通风报信。

不愧是两位老夫人身边的得力嬷嬷,办事效率极高。仅仅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两个嬷嬷便带着一人,从门外走了进来。只见那人脸色惨白,衣衫凌乱,正是王嬷嬷。她瘫软在地,狼狈不堪,身旁还扔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

“这……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瘫倒在地的王嬷嬷,以及扔在她身旁的包袱,文老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眼前的情形已无需多问,分明是王嬷嬷意图私逃,却被人当场抓获!

文老夫人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声音低沉而充满威慑:“说吧,我记得阿韵待你一向不薄,甚至将她唯一的骨血都托付于你。你是阿筠的奶嬷嬷,我倒想问问你,你到底做了什么亏心事,竟要如此不顾体面地私逃出府?”

镇国公老夫人目光如炬,冷冷地扫视了趴伏在地,瑟瑟发抖的王嬷嬷一眼,随即冷哼一声,缓缓开口问道:“支取阿韵嫁妆的凭证,那枚白玉小印,你究竟藏在何处?”

“老……老夫人饶命,老奴……老奴……”

王嬷嬷的声音忽高忽低,断断续续,充满了恐惧。她只是一个劲地跪在地上,拼命地磕着头,额头很快便渗出了殷红的血迹。她也是刚刚才得知消息,说是镇国公府的人突然造访。起初,她还以为只是前来探望自家姑娘,并未放在心上。可后来,当她听说一行人去了存放夫人嫁妆的库房,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于是,她便想着趁事情败露之前,赶紧逃离侯府,避避风头,待风声过去后再做打算。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跑出几步,就被老夫人身边的余嬷嬷带人逮了个正着。如今落到这步田地,她已然看不到任何生路。

“东西呢?”

文老夫人目光如刀,死死地盯着底下那个额头已经磕得血肉模糊的王嬷嬷,心中却没有任何怜悯,只有刻骨的恨意。她重重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怒声喝道:“念在你是在府里伺候多年的老人,这才给你一个开口解释的机会。你若是继续冥顽不灵,装聋作哑,休怪我不顾情面,直接动用家法!”

“亲家老夫人息怒。”与怒火中烧的文老夫人不同,镇国公老夫人的态度显得温和许多。她笑着回过头,劝慰道:“这王嬷嬷年纪大了,若是一顿板子下去,出了什么意外,那咱们一肚子的疑问,又该找谁来解答?”她略作停顿,又补充道:“我听说这王嬷嬷是宁华辰府的家生子,一家老小都在府里当差。不如将她的家人叫过来,让他们替她受刑。也算是做子女的尽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