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镯影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40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倒也难为她记得这般清楚。”苏妙筠樱唇边泛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玉溪表姐好。”她盈盈施了一礼,举止得体,声音清脆如黄莺,“不知玉溪表姐唤我前来,有何要事?”

文玉溪贝齿轻咬下唇,一双杏眼复杂地望着苏妙筠,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股脑儿地倾诉道:“你……你莫要难过!那些人嘴碎,说什么克母不祥,你千万别往心里去!我阿娘让我来告诉你,切莫相信那些小人之言,要好好照顾自己!凡事记得,除了宁华辰府,你还有外祖家!万万不可断了这份情谊!那边的人,毕竟与你阿娘血脉相连,你是她唯一的骨血,他们定会全心为你着想。可你却不是你阿爹唯一的孩子……有些事情,切莫一时冲动,草率决定!你……你要好好保重!”

说完,文玉溪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旋即转身,仿佛身后有恶犬追赶一般,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只留下苏妙筠一人,愣在原地,满脸错愕。

这番肺腑之言,若是被老夫人她们听去,那可真是诛心之论了!

前世,似乎并没有这一幕。这位玉溪表姐并未曾对她说过这番话。不过,细想来,倒也情有可原。那时,她几乎将自己囚禁在芙蓉院中,即使有客人来访,她也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老夫人身边,从未像今日这般,稍有不悦便拂袖而去。

上一世,她沉溺于自怨自艾之中,究竟错失了多少本可将她从泥潭中拯救出来的善意?

不论前因后果如何,苏妙筠都将文玉溪母女的这份情谊深深地铭记在心,暗暗发誓,日后定当寻机报答。

宁华辰府的寿宴过后,摆在苏妙筠面前最为紧要的事情,便是外祖母镇国公老夫人的寿辰了。

与日渐没落、默默无闻的宁华辰府不同,镇国公府如今的地位,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镇国公府乃是当今陛下发妻,谢皇后的母族。

当今圣上与谢皇后乃是少年夫妻,一路从皇子之位相互扶持,最终登顶帝位,情分自然非同一般。

镇国公如今镇守北境,统领着数十万精兵强将,府中的儿郎们个个英武不凡,深得当今陛下器重。

因此,每年镇国公老夫人的寿辰,都是一场极其盛大的宴会。不仅京中各家的小辈们纷纷登门拜访,恭贺寿辰,就连宫中的陛下,每年也会派遣皇子前来代为祝贺,以示皇恩浩荡。

前世,苏妙筠是在彻底守孝期满后,才得以踏入镇国公府的。

那时,她整个人早已被宁华辰府上下潜移默化地调教得木讷又敏感,不愿与外祖母亲近,伤透了她们的心。

这一世,她再也不要听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谎言!那是她的亲外祖母,她去为自己的亲外祖母贺寿,又算得了什么冲撞?

既然已下定决心前往,苏妙筠便开始思索为外祖母准备寿礼之事。

依着外祖母如今的身份地位,那些奇珍异宝定然是不稀罕的。

更何况,以她目前的情况,想要准备那些珍贵之物,也并不现实。毕竟,她阿娘的嫁妆,如今还被侯府老夫人攥在手中,她身无分文!

再者,即便她手头宽裕,也无济于事。毕竟,每年宫中送出的寿礼,都是各种罕见的贡品奇珍,她又怎能与皇宫御赐之物相提并论?

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意!

思来想去,苏妙筠决定亲自动手,为外祖母缝制一个香囊。

毕竟,盛夏将至,她现在做一个能够安神驱蚊的香囊,送给外祖母,可谓正合时宜。

眼看着六月中旬便是老夫人的寿辰了,距离现在不足一月。虽然只是缝制一个香囊,但对于现在这个年纪的苏妙筠而言,时间上还是颇为紧迫的。

于是,苏妙筠没有丝毫耽搁,亲自动手绘制了花样,然后,除了每日例行去给老夫人请安之外,其余时间,她都把自己关在房中,专心致志地刺绣香囊。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最近在苏妙筠身边不太受待见,王嬷嬷倒是甚少主动往她这边凑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嬷嬷就此安分守己了。

“又出去了?”听完从外面回来的红袖压低声音的禀报,坐在窗边的苏妙筠柳眉轻挑,“还是去见了蔡姨娘身边的蝶衣?”

“嗯。”红袖点点头,从针线笸箩里取出绣线,一边麻利地帮忙分线,一边轻声将小丫鬟探查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苏妙筠。

“这几日里,已经见了六七次了,她们每次都在后湖的那处亭子里。小丫头不敢靠得太近,所以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但是,根据小丫头的描述,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

“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你最近盯紧些,若有任何异动,立刻来告诉我。”苏妙筠抬眸,对着红袖嫣然一笑,轻声安抚她的焦虑,然后才又道:“我要送给外祖母的香囊里,还缺几味香料。我记得咱们有一家香料铺子,你去准备一下,明日陪我过去一趟。”

红袖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绣线,便先出去安排准备了。

苏妙筠也没有停下手里的针线活。她记得,上一世这个时候,宁华辰府就已经开始慢慢地往她母亲的嫁妆铺子里安插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