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逃出生天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608更新时间:25/07/08 16:33:33
“也罢,也罢,就依你们所言,将人送出城去便是。先安置于庄子上养病,待她痊愈,再接回府,太子那边,自有我来周旋。”
翌日,破晓时分,卫府后门悄然驶出一辆青布蓬顶的马车。
赶车的车夫裹着厚实的布巾,身旁车辕上端坐着一位同样全副武装的婆子,二人鞭策着马匹,赶在城门开启的瞬间疾驰而出。
马车一路颠簸,尘土飞扬,直至夕阳西下,方才抵达目的地——一座偏僻的庄子。
“把人抬下来,先安置在那边的小屋里,咱们得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王妈妈,这恐怕不妥吧,老爷可是千叮万嘱要好好照拂七姑娘的。”
王妈妈不屑地撇了撇嘴,懒得理会这愣头青。老爷的命令固然重要,可如今府里当家做主的是夫人,她们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夫人手中。夫人吩咐要让她们自生自灭,谁还敢冒着风险去趟这浑水?
“吃穿用度,干粮也都给她们备齐了,还要怎么照拂?这可是会要人命的病,你想死就留在这儿,我可得赶紧走。”
说着,竟真的将人放下便走,那车夫犹豫再三,瞥见床上女子露在外面的手臂上,星星点点的红疹,终究还是心生惧意,慌忙追了出去。
“王妈妈,你等等我啊。”
时间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夜幕降临,四下寂静得可怕。
木板床上的人,缓缓地撑着床板坐起身来:“织萱,快醒醒,我们出来了。”
卫嫣钰费力地将织萱扶到床上,自己则被粗鲁地丢在了地上。直到那两人离去,她才幽幽转醒。
见织萱倒在地上,她顾不得自己虚弱的身体,跌跌撞撞地爬起来,将她唤醒。
“姑娘,我们,我们真的逃出来了?这,这是什么地方啊?”
卫嫣钰将她扶起,两人摸索着点亮了油灯,这才得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她们身处一间极其简陋的屋子,仅有一张摇摇欲坠的木床、一张破旧的桌子以及几张零散的长凳,甚至还不如府里下人的住处。
两人小心翼翼地在屋内巡视一番,确定四下无人后,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门。外面是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子,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屋子,应该是厨房和堂屋。
再往外望去,便是无垠的农田,附近没有任何屋舍与灯火。
“姑娘,奴婢昏昏沉沉的时候听到那婆子说,要送咱们来乡下老宅,可这里瞧着也不像是老宅啊,环境如此恶劣,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您怎么住得惯啊?”
卫嫣钰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我既已将机会送到她面前,我那位‘好姐姐’又怎会让我过上安稳日子?”
“没人也好,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离开。”
织萱这才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我们以后不住在这里?”
“这是自然,不过我们得先在此将就几日,以防她们去而复返。等她们放松警惕,彻底将我们遗忘,我们再伺机离开。”
“姑娘真是高明!奴婢做梦也没想到,我们竟能如此轻易地逃出来。”
卫嫣钰笑着没有说话,此事看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
那日,她去寻卫皓景帮忙,并未透露自己的全部计划,只是恳求她想办法在自己的饭菜里加入一些杏仁干果之类的东西。
她也是在赌,赌卫皓景是否会出手相助。
好在她足够了解她这位“好姐姐”,没过两日,她就在送来的点心里发现了杏仁。
卫嫣钰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果干一点点挑出来,咬紧牙关,一口气全部吞了下去。很快,她便感觉到全身发痒,恶心想吐,甚至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这是她前世不慎误食杏仁后才发现的,她对杏仁过敏。那次也是如此,起初太医们都以为她感染了时疫或是天花,无人敢靠近她。
甚至身为太子妃的卫皓景,连她到底得了什么病都不肯确认,就急着要将她送出宫去。
若非织萱拼死将她护住,又去裴辰扬那里磕头求来太医,不眠不休地贴身照顾她,她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这次,她便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这个过敏的症状,假装染上了时疫。
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像身患重病,她与织萱半夜偷偷冲了好几桶冷水澡,对着寒风吹,硬生生把自己折腾得奄奄一息。
她的计划其实并不算完美,只是算准了人心。她深知卫皓景和王氏都不愿她入宫,她要做的就是抛出诱饵,剩下的就看她们如何表演了。
果然,卫皓景不仅为她准备了杏仁,还安排了大夫配合时疫的说法,最后再加上她们母女的哭诉,这才使得她如此顺利地出了城。
治疗过敏的药物她早已服下,只是身上的疹子尚未完全消退,才会看上去仍是极为可怖的模样。至于织萱身上的,则是用胭脂画出来的,用水一冲便没了。也正是因为那些人被这所谓的“传染病”吓破了胆,才不敢靠近仔细查看,否则定会发现其中的破绽。
“织萱,现在我们已经不在府里了,不可再以主仆相称。按照你的习惯,以后都得唤我阿姊。”
“这,这怎么行呢?您是姑娘,奴婢只是个小丫头……”
“谁说的?你的卖身契我早就烧了,你我自小一同长大,我早就视你如亲妹妹一般。”
卫嫣钰见她还是连连摇头,只得故意吓唬她:“你若是不肯,到时说漏了嘴,被人发现了我们的行踪,你姑娘我又得被人抓回去做妾了。”
被她这么一吓,织萱立即噤了声,“奴婢,奴婢喊就是了……”
“也不许再自称奴婢。”
“奴……我,我记住了。”
织萱一连口误多次,总算磕磕绊绊地学会了说“我”。这期间,主仆二人也没有闲着,将屋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着井里打上来的冰冷刺骨的水,将留在桌上的干粮给吃了。
夜深沉,四周寂静得可怕。两个身影,被人用厚厚的被子裹挟着,悄无声息地抬出了那座囚笼般的府邸。卫嫣钰心思缜密,早就在衣裳鞋袜的夹层里,藏好了银票、房契等贵重之物。有了这些傍身,至少在银钱方面,她们暂时不必太过忧虑。然而,对于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而言,茫茫天地,究竟该何去何从,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简陋的客栈里,条件异常艰苦。两人草草地吃了些干粮,胡乱梳洗一番后,便和衣躺在了硬邦邦的床榻上。
这回,无需卫嫣钰多言,织萱便乖巧地依偎在她身旁。在这等偏远又陌生的地方,她们能依靠的,唯有彼此。
“织萱,”卫嫣钰轻声问道,“你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还记得自己的老家在哪里吗?”
织萱努力地回忆着,眉头紧锁:“记不清了……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卖掉了。他说哥哥要娶媳妇,家里没钱,女儿终归是赔钱货。但我记得,家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每到夏天,娘亲就会带我去摘野果,我则喜欢在那溪里抓小鱼。”
卫嫣钰心疼地握紧了她的手,掌心传递着无声的安慰。而织萱,脸上却没有丝毫难过的表情。
“多亏了父亲将我卖了,”织萱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不然,我哪有机会伺候姑娘您呢?您脾气好,赏赐也多,您都不知道,后院的那些人有多羡慕我。”
“傻织萱,”卫嫣钰嗔怪道,“又说错了,以后不许叫我姑娘,要叫阿姊。往后,你就随我一并姓卫。既然我们都想不出要去哪里,那就边走边看,寻一处门前有溪流,后背靠青山的小镇子,安安稳稳地生活。”
她原本是打算去寻找父亲的,但转念一想,她的事情牵扯到了裴辰扬。那日,他所说的那些话,至今仍清晰地回响在她的耳畔。如果他知道自己逃走了,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就连伯父,都得对他伏低做小。她不想让父亲与弟弟,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看来,她还是先消失一段时间为好。
“好!阿姊您放心,我会绣花,会绣帕子,我还会烧饭、洗衣、整理屋子,还可以做针线活儿拿去卖,我什么都会的!”织萱兴奋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她们美好的未来。
“傻丫头,”卫嫣钰刮了刮她的鼻子,“你阿姊我有钱,可以买个大院子,还能找个婆子来照顾咱们。你可不能忘了,咱们对外,可是来寻亲的……”
这一夜,两人说了许多许多的话,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渐渐进入了梦乡。
半个月后,在距离京城不远的一处小镇上,来了对姐妹花。她们自称父母双双罹难,前来投奔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