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难言的亲情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427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可我心里还是有些难过啊……你明明是我的外公,可我却只能喊你师傅。”
郑离宁的声音轻颤,更透着一丝深藏不住的哀伤。这是苏先生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动容,平日里那个干练果决的女孩,似乎终于显露出软弱的一面。

苏先生向前跨了一步,眼里闪过一抹犹豫,正准备出口宽慰时,她的声音又低低地传来。

“不过,这倒也没什么,早已经习惯了。这会儿我得先回公司了,忙着召开例会,把合同制在内部推进起来。三天后,应该会有十几位技艺尚可的竹匠加入,我们前期的流程还需要和陈师兄他们再对一遍。”

话语里的坚定让人无由反驳,而她早已迈开步子,走向门口。苏先生望着她瘦削的背影,忽然心底涌上一股无法抑制的冲动,忙唤住她:

“往后,你还是叫我外公吧!这称呼,我听着顺耳也亲切。”

郑离宁闻言微微顿住脚步,像是愣了一下,随后轻轻应道:“好的,外公。”语气里藏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激动,可她终究没有回头,直接推门离开了房间。

走到外面,凉风拂面,那一双不曾哭泣的眼睛竟渐渐泛起湿意。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在楠竹鞭下拼尽力气成长,“师傅”二字虽承载传承技艺之实,却终究比不过“外公”两个字来得温暖亲厚。

刚走到菁语大门口,便迎面撞上许绮安他们从操作间出来。擦干眼眶里的湿意后,她立刻换上惯有的微笑,上前喊住了杜奚沐。

“离宁,你的眼睛怎么了?看起来这么红,是不是苏先生不同意推行合同制?要不你带我过去,我来和他聊聊。”许绮安敏锐捕捉到她神色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那一句话暖了郑离宁整颗心,自从她接手菁语以来,一直扮演着干练强势的角色,关怀竟变得那么遥远。就连亲生母亲,眼里永远只有聪明能干的女儿,而从不曾留意她心底的柔软与脆弱。面对种种人与人的疏离,这一刻的问候竟让她鼻尖发酸,但她终究压下心绪,找了个借口搪塞:“外公已经答应了,只是刚刚被风吹的沙子进了眼睛,揉得太重了些。”

说罢,她便转移话题:“既然合同制定了下来,接下来需要和两位师兄商量教学的时间进度,还有课程如何安排。往后咱们的教学必须更加系统。”

众人一同回到郑离宁的办公室。简单商讨后,他们将教学方向明确分工:陈子胥负责竹雕,杜奚沐则专攻冯竹里所创的绝技与失传手法,而郑离宁则担当苏先生技艺的传承者。虽然苏先生和冯竹里同出师门,但两人的风格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也让教学内容更显丰富。

他们一致决定,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传授手艺。曾经那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忧虑在合同制的保驾护航下消散,每个人都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许绮安则协助制定具体课时流程表,把各自负责的区域划分清楚,等到文件整理完毕时,已是下午四点过了。

看着时间不早,陈子胥终于决定要回家一趟。自从晋级了省赛,他一直忙于钻研技艺,常常赖在杜家的书房里埋头苦读,但酷暑将至,家里的夏装还是需要取几件过来。而省赛晋级的好消息,陈子胥也打算趁机告诉家人,于是直接从县城车站赶路至江安。

杜奚沐和许绮安则回到杜家,许绮安最近沉迷补充专业知识,一头扎进了书房,丝毫不觉得枯燥。身为手艺上的“天生菜鸟”,她早就明白自己无法在技艺上有所建树,但思想不能空白,只好从理论入手充实自己。

与此同时,杜家竹艺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佳音。货架上的工艺品早已空空如也,杜奚沐和陈子胥的作品不仅被摆上菁语的精品柜台,还因为省赛晋级的缘故,作品价格全面飙升,业内竞相购买。据说有些竹工艺界的老前辈,因黄大师称赞后更开始疯狂收藏两人的作品。

菁语负责营销的主管几乎每隔三天就亲自到杜家取货,而杜奚沐除了每周去菁语授课,其他时间都埋头练习竹画。他的练手之作——台屏、竹屏、竹帘、竹席等作品接连上市,竟然成了菁语门店中提高收益最重要的一环。

唯一让他能稍微喘口气的时间,是筹建新房。苏先生的慷慨赠股让杜奚沐得以大手笔买下周围老屋,打算一次性解决空间问题。生活就如竹艺般细腻,这一切,好像都在慢慢迎来新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