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菁语的破局之道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684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各位,能不能先听我说几句?”郑离宁站在教室中央,目光坚定,一字一句地陈述道,“对于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内心感激不尽。这场交流我们确实竭尽全力筹备,却忽略了你们选择我们的诚意。这一点,是我们的失职。但关于加入菁语的要求,绮安刚才已经详细说明过,这些条件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衡量。签订合同是法律行为,一旦签下,就意味了承诺和责任。”

她停顿了一下,给众人一些思考的时间,随后补充道:“我能给你们三天的时间来考虑。这三天后,如果你们仍决定加入菁语,那么我们随时欢迎。而我也向大家保证,只要你们履行合同中的要求,我,郑离宁,愿意倾囊相授,无论是技艺还是经验,都绝无保留。”

人群里,有匠人不甘心地低声议论起来:“郑良工,我们相信你,也愿意加入菁语。但说实话,我们更想跟杜良工和陈良工学艺。毕竟,他们才是冯大师的得意门生。”

这话无疑有些戳人心,但郑离宁并未露出分毫介怀的神情,手上依然紧握着那本从杜奚沐那里“借”来的古建筑书籍。即便是她自己,也无法抗拒杜奚沐那些技法的吸引力。那些珍贵知识,连她都心动,更别提在场这些匠人了。只是,无论她多么期望将杜奚沐纳入团队,却清楚地知道对方只是以菁语成员身份加入,不归公司管理。

郑离宁的目光转向杜奚沐,随后又落在陈子胥身上。陈子胥自觉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情,连忙摆手表示:“我说了不算,这事儿全听奚沐的安排。他让我教,我就教。”

杜奚沐见状,低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开始吧。不过,我只能保证每周一次教学,而且一次课只教一种编法,能不能学好就得看你们的努力。我脾气不太好,课堂上若有人不认真,或达不到要求,我会毫不犹豫地请他离开。”

这番话掷地有声,杜奚沐并非想收徒,可如今这些匠人技术水平已有基础,不至于事倍功半,索性先立规矩,以免日后徒生麻烦。

“没问题!老师们辛苦了,三天后我一定准时参加!”先前一直热心追求学艺的匠人最先表态。一声表态后,仿佛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余匠人纷纷响应:“我也没意见,我能接受!”

短短时间,便有十余名匠人明确表达了加入的意愿。

许绮安见场面逐渐热烈,却意识到若不换个场景,这群匠人恐怕不会自行散去。她直接站起来,机灵地挽住郑离宁的胳膊,同时拉着杜奚沐的手,撒娇道:“大家伙都不饿吗?都十二点半了,我们可不能饿着肚子,走,先去吃饭吧!”

郑离宁也是见机行事的人,连忙顺势一笑道:“好,吃饭时间到了,都辛苦了,一起去饭堂吧!”

在众人的再见声中,三人从教室离开,向饭堂走去。然而,在饭堂留下吃饭的匠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选择直接离开公司。但那些真正有意加入菁语的人,则现出别样心情,有人似乎是想体验一下未来生活,兴致勃勃地来到饭堂同其他员工一起用餐。

郑离宁午饭吃得极快,一边吃还一边观察许绮安。那双热切的眼睛盯得许绮安浑身发毛,筷子顿了顿,抬头问道:“干嘛一直盯着我看?”

郑离宁放下筷子,嘴角扬起笑意:“没事,你快吃。咱们吃完去办公室聊聊合同的事。”

许绮安知道她是憋不住了,草草吃完手边的饭,招呼杜奚沐和陈子胥慢慢吃后,便与郑离宁一起往办公楼方向走去。

进了办公室,郑离宁第一时间关上门,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绮安,我觉得你之前提到的合同制,非常适合我们公司当前的情况。能否仔细说说操作细节?”

许绮安愣了一下,有些意外:“菁语之前没有跟匠人签合同?那你们是靠什么办法把他们留在公司?”

郑离宁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最多就是口头协议罢了。为了保护独门技艺防止流失,我们对传授技艺有一定保留。这也导致了在大型赛事面前,我们欠缺能够参赛的人才。”

许绮安听到这儿讶然出声:“技术有所保留,看似保存优势,但从长远看,只会限制公司的发展。”

郑离宁神情复杂地点点头:“我们很清楚其中的弊端,但也不得不有所顾虑。师傅早年间收过一个关门弟子,倾尽所能教了他平生所学。可那弟子学成之后,立刻自立门户,开办自己的竹工艺厂。更过分的是,他抢走了菁语不少客户,我们竟然拿他没有办法!后来,他举家搬迁到外地,师傅心情才好了一些。”

许绮安听罢,心中了然,苏大师经历过如此背叛,自然对传艺一事心灰意冷。她沉思片刻,直言道:“既然如此,那转型实行合同制是最好的办法。新学徒入职,必须签订十年期限的合同。十年期满后,续签与否,看双方意愿。十年时间足够菁语收回在学徒身上投入的成本。只要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留住人才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这种合同具备法律效力,面对恶意违约,可直接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

郑离宁眼中亮起兴奋的光芒,连连点头:“合同制确实非常合理!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起草一份这种类型的合同,让师傅看看?如果他同意,我们就先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推行试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