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嫦娥之谜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692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展厅内灯光柔和,洒在各式竹工艺品上,仿佛为这些作品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人潮涌动,匠人们神情各异:有人热切地交流,有人低头沉思,还有人满目期待。展厅角落,一幅名为“万岭菁”的竹画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不少匠人站在那儿啧啧称赞。

“一幅作品而已,竟然能将我们的地方特色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它简直是在诉说我们竹乡的骄傲啊。”一个匠人感慨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崇敬。

旁边的人附和道:“就是啊,这不单是技术的体现,更是文化的传承!万岭菁的立意真的高远。”

“不过也别光盯着万岭菁看啊,过来瞧瞧这一幅大观楼!”另一个匠人兴致勃勃地招呼大家,“仔细看看,这可是我们市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我们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起源。而且,这居然也是菁语公司出品的,看来这家公司对人文非常重视啊。不如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拜访菁语?”

一听到这提议,几名匠人立刻响应:“好主意!最近好几家公司都联系我签协议了,还好我没急着定下来。要是菁语不错,那我以后就在它家供职!”

另一个匠人也附和着:“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之前接到宁桥公司的邀请,但我觉得想学到真东西,还得去菁语。”

就在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热烈时,许绮安站在一边,看着苏叶轻声问道:“你们不会安排了这些托吧?感觉有点夸张啊。”

苏叶抿嘴一笑,指着展厅里那幅“万岭菁”,眯眼得意地说道:“许姐姐,你真是小瞧我们了!我们公司最大的‘托’,不就是它吗?”

“算了,你这话说得该死的有道理。”许绮安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回应。

两人没再停留在充满热烈讨论的展区,而是转到展厅另一侧,走到一幅描绘大观楼的竹画前。许绮安细细打量,心中竟生出几分感慨。她曾经远远地看过大观楼,却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瞧过它的细节。如今,这画上的大观楼与现实中的竟如出一辙,简直精妙到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就在展厅的另一端,陈子胥的“嫦娥奔月图”却没有引来这样的赞誉。虽然终究是榜上有名,排名第十一,却被不少匠人议论纷纷。许绮安看了眼这画,眉头微锁:无论是色彩运用还是造型设计,这幅作品都显得平平无奇,甚至略显失色。她心存疑虑,同时也注意到,展厅里的一些匠人已开始窃窃私语,有人脸上甚至带着不满的阴云。

很快,一位同样创作了“嫦娥奔月”的匠人站了出来,目光紧锁在陈子胥的作品上,声音中透着质疑和不甘:“凭什么?这种水平竟然能排第十一!而我却连晋级资格都没有!”

他的话像火星点燃了干柴,周围的匠人纷纷附和起来:“没错,这幅看起来确实稀松平常,为什么能赢?”

“这作品也是菁语出品吧?说不定后台硬得很,他们肯定有内部操作!”其中一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刚才还赞誉菁语的匠人们此刻忽然变了风向,你一言我一语,把这家公司批得毫无可取之处。而苏叶竟显得格外冷静,把双手环抱在胸前,像个旁观者似的站在人群外看戏。许绮安颇为无奈,正想上前解释,却突然听见一声响亮却温和的声音划破了议论的喧嚣。

“哪里不服?说出来,我听听。”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群顺势回过头,黄大师正优雅地站在展厅的阶梯上,面色如古井无波,喜怒难辨。虽然展厅内并非每人都认得她,但所有人都清楚,她是这次赛事的评委之一,地位不言而喻。见到她出现,众人迅速散开,让出一条过道。黄大师不疾不徐地走到刚才带头的匠人面前,语气依然温暖却带着锋芒:“你是觉得陈子胥的排名不够公平,又或者认为你的作品更胜一筹?”

那匠人哑然,刚刚振振有词的傲气像被戳碎的气球,只得低头沉默。但即便如此,仍有胆子大的人站了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匠人走到黄大师面前,咬牙说道:“黄大师,一整个展厅里,共有三幅‘嫦娥奔月’图,从精致到意境,这一幅无论怎么看,都不能算排名最优。”

黄大师目光柔和地注视着他,稍稍点头,说道:“你很优秀,能够分辨优劣是身为匠人的基本素养。没错,展品中不仅有更流畅美观的‘嫦娥奔月’,甚至还有各种技艺极为出色的佳作。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这幅竹画,我给的分是最高的。”

这话出口,所有人瞬间哗然。连许绮安都愣住了。堂堂评委,居然当众承认自己评分最高的作品有瑕疵,这种直接坦白的态度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忍不住追问:“黄大师,您究竟为何如此评价?”

黄大师轻轻一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因为这幅作品里,运用了十三种早已失传数百年的编织手法。其中,有一种技法,我曾在出土文物中见过,是三千多年前的遗迹。这种技法的出现,足以让它无愧于第十一名。”

她的一番话让展厅内瞬间陷入沉静。许多匠人若有所思,眼神死死地盯着“嫦娥奔月”图,渴望从中找出这些独特绝伦的手法。而黄大师则保持一贯的淡然,自信地转身离去,留下一群满脸复杂情绪的人们在背后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