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竹艺争锋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731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苏叶坐在嘉宾席的靠椅上,翘着脚晃来晃去,嘴里嚼着零食,摆出一副悠闲老练的模样:“看比赛要带的东西啊,可不止这些零食!要我说,得多准备些吃的垫肚子。不然,这样的比赛动不动就耗上一整天,还真能把人看得饿趴下,也太没意思了!”她说得头头是道,仿佛老练的观赛达人。

许绮安看着她这副模样,抬眼扫了扫赛场,忽然开口问道:“今天星期四,你不是应该在学校读书吗?”

“读啊!不过每年市赛,我爷爷都会要求我请假来看现场,说是能从赛场上学到不少东西。”苏叶无奈地叹了口气,嘴角挂着一丝不甚感兴趣的笑,“说真的,学到什么吧,我也没觉得有多少,但白白看了十几场比赛这倒是真的。早看腻了!”

话语间,满是对竹艺和观赛的不热衷。不管她是不是主动来的,这场比赛对她的意义,似乎只不过是完成爷爷布置的任务。

许绮安微微一笑,开导她道:“赛场上,总会出现一些让人惊艳的作品,这些可不是我们平时在市场或展览馆能轻易看到的。能亲眼见证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还是挺能学到东西的。”

然而,这番话并没有撼动苏叶的态度,她轻轻摇了摇头,浑然不以为意:“我啊,就是对这些没什么感觉。与其把我困在这嘉宾席上,还不如让我出去随便走走。这里可是流杯池公园!当年黄庭坚还在这里举办过曲水流杯诗会呢!赛场后边还有中心碑林,那儿有好多大书法家的拓本碑文,绝对比这竹画有趣。等比赛结束,我带你去转转,一定比这里好看多了。”

许绮安笑着点头:“好啊!”她看得出来,这丫头压根就对竹工艺不感兴趣,今天来观赛,更像是被自家老爷子拉来的挂名嘉宾。

两人聊着聊着,手里零食渐渐见底,时间倒是过得十分轻快。刘阿朵偶尔也会过来插上一句,但更多时候,她的目光都专注在赛场上。作为宁桥这一竹艺品牌的负责人,她肩负着慧眼识人的任务,想把赛场上那些手艺精湛的匠人招揽到旗下。而苏叶,则心不在焉地观望着比赛,像极了一个来完成任务的观光客,这正体现了宁桥和菁语的差异——一个注重匠人的规模化培养,另一个却试图通过文化底蕴感染后人。

赛场上竞争逐渐白热化。一些参赛选手的作品开始初显端倪,离许绮安不远处的一个选手,竹画的轮廓已隐约可见。她隔着人群向对面评委席望去,一些熟悉面孔映入眼帘,其中包括脾气不佳的偖大师、竹丝扇创始人龚大师,以及两位知名专家宁桥的何大师和菁语的苏先生。这四人都是竹艺界德高望重的大家,评审席有他们坐镇自然合情合理。而其他几位评委,包括数张陌生面孔,身份却显得神秘。

正在许绮安思忖这些评委的来历时,苏叶悄悄戳了戳她的手臂,小声问道:“许姐姐,你认识那些评委吗?”

“认识几个。不过右边坐着的那四个人,我就没见过。”许绮安不假思索地回答。

苏叶眼睛一亮,刹那间来了兴致:“嘿,那我可知道!让我给你科普一下。”她清了清嗓子,指着评委席道:“最右边第一位是林大师,来自青州。他以国画技艺闻名,十年前曾亲自编织过一幅中华历纪帝王全图,惊艳四座,一举拿下百花文艺竹工艺画一等奖。坐在林大师旁边的,是梁平的方大师,他的花鸟图工艺传承到这一代,已经衍生出了三十八种现代编法,甚至还在研究电脑编程,实现竹画自动化创作!可以说,这人是真正的创新传承者。”苏叶的话语中满是敬佩。

她指向更左边的评委席,继续说道:“再往左是黄大师,她虽然看起来年轻,但千万别小看。她可是省城竹工艺科的科长,推广了新瓷胎编织技艺。而且你知道吗?她虽然不会亲手制作,却眼光毒辣,过目不忘,能分毫不差地看出作品优劣和全套制作流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武功不会,却是天下最好的武学导师。”

说到这儿,苏叶双眸隐隐透出尊敬之意,显然对黄大师颇为欣赏。她停顿了片刻,又指向黄大师旁边的评委:“最后这位嘛,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从省城来的专家,是今年省赛的预定评委之一。”

随着描绘愈加详细,许绮安也逐渐了解了评审阵容背后蕴藏的力量。她笑着说道:“看来苏先生对你还是挺用心的。就算你对这些比赛不感兴趣,毕竟知道得多了,也能学不少东西。现在不学,迟早有一天会用得上。”

苏叶听后,撇了撇嘴,硬是强行塞给许绮安一个桃子,仿佛以此解乏。而在她背后,观众席却显得比赛场冷清不少,人群三三两两,气氛也并未如许绮安所料那般热闹。许绮安环视人群,发现更多人,是为参赛选手而来,眼神或紧张或专注,满怀期待地盯着赛场。

苏叶咬着零食,闲闲说道:“许姐姐,你怎么一直盯着赛场啊?你就这么喜欢看这些竹画?说真的,竹画哪怕再精美,也比不上宣纸上的国画好看。看看那些笔墨色彩,真的比这鲜艳百倍!”她不屑地摇头,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嫌弃。

许绮安只是轻轻一笑,没有回应。她抬头远望赛场,目光似乎更愿意追随那竹丝编织而成的细腻奇迹。比赛仍在继续,而两人之间的对话,也伴随着这漫长的赛势,一点点拉开了竹艺世界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