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竹里偷师记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703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三人连连道谢后,才端端正正地坐下,等着苏先生开口。苏先生脸上带着些许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他用略显低沉的声音缓缓讲道:“我和竹里,与你们同门而出,早年师从同一位师父。那时候,作为新入门的小学徒,日子真是不好过。学徒没有工钱,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得自己承担,而且每逢四个节气,还得自掏腰包给师父备好礼品。”

他的目光如水般平静,却藏着深深的波澜:“我们的运气可谓不佳,足足干了三年的杂役,却连师父的一招半式都未曾学到。他待我们,苛刻如刀,轻则呵斥,重则拳脚招呼。而对那些同宗同族的弟子,那可真是慈父一般的温和关照。哪怕是比我们晚入门的师弟,也在短短一年间开始独立制作作品。而我们却依旧连最基本的十字编织都摸不到门道。”

苏先生说到这里,轻轻笑了一声,笑意中透着一丝无奈和怅然,“三年里,我们唯一学会的,就是如何劈篾,连那还是为了帮别人准备材料才给我们教的。”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当时的我心气高、耐性薄,常常偷偷拉着竹里抱怨,并怂恿他与我一同离开,可竹里却一如既往地坚定,对我说:‘师父的手艺是周遭首屈一指的,要是放弃了,那几年不就真的白费了吗?’”

这话触动了座下的许绮安,她忍不住插嘴道:“可继续待下去,如果学不到东西,不还是要浪费更多时间吗?”她的语气中满是对那个时代师徒关系的感慨。这些故事她也曾听闻:师父若愿意授技是徒弟的福气,不教,那徒弟也只能认栽,谁也拿师父毫无办法。

苏先生抬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却没理会她的提问,只继续说道:“我当时也是这么说的。想啊,年轻轻的,学点什么不好,干嘛非要在这人手底下赔上光阴?况且竹匠的地位在当时很低,就算费尽心力做出件精巧竹器,也只卖寥寥数钱罢了。更何况,技艺传承在那会儿处处有隔阂,生怕别人抢了饭碗,传习技艺更是守口如瓶,打着‘祖传绝学’的幌子,掩盖了多少编织技法的失传。”他语气不急不缓,却带着些许沉痛,“说来,这些传统技艺的流散,实在令人惋惜。”

苏先生目光放远,似乎望到旧日的光景。他接着道:“能挺过那段时光,全靠竹里。他生性聪明,目过手过,心中即刻能勾描出流程。他决定带我偷学手艺。每逢师兄弟练习,竹里便在旁偷偷注视。回头,我们两人上山砍竹,躲在深谷之中,偷偷尝试。第一次编成成品,内心的喜悦简直像见了太阳,我们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一扇通向未来的门。”

苏先生沉声说道:“从那开始,我们俩越发大胆,盯紧师兄弟的动作,偷师学艺。半年后,那些师兄弟才勉强摸索的编织手法,我俩却已经得心应手。”说到这里,他的嘴角扬起一丝苦笑,“也许是因为竹里太过聪明,也许是偷师有一股奇异的刺激,我们俩进步飞快。做出的作品都藏到山洞里。有一天竹里休息,就偷偷拿了两个精工筲箕去卖,居然赚到了一块大洋!那可是拜师三年,第一次真正用手艺赚到钱。”

听到这里,许绮安眼中泛起几分惊叹。竹里的一块钱赚来的,听似容易,背后却是无尽的苦楚。而苏先生的神情却愈发深沉:“尝到甜头后,我们便开始不满足于从师兄弟手上学,开始试探师父的技艺。师父却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平日的简单竹器,都让我们远远避开。可复杂的大型竹器,却会指挥我和竹里帮忙打杂——他觉得我们空有蛮力,编织手法是绝学,我俩连看都看不懂。”

苏先生顿了顿,语调微微拔高,“可师父错了,复杂竹技才是我们最渴望学到的东西!每当他手速加快,竹里就会故意做个拖拉犯错,要他减慢些动作代为调整。可是,这样的代价便是鞭打。那粗如拇指的竹根鞭,一抽便是一条长青紫痕。一次犯错,就是一顿毒打,往往手臂、后背毁不成样。”他说得云淡风轻,但一旁的三人听得胆战心惊,许绮安的手已止不住捏紧衣角,陈子胥更是倒抽凉气。

“有一次,我看不下去,替竹里挡了一下。”苏先生似乎在回忆那段过往,长长叹了口气,却又笑了笑,“结果,这让师父更加暴怒,指控我们拉帮结派,把我们并排压在矮凳上,用二指宽的竹篾狠狠抽了上百下。那一回,我疼得几乎连站都站不起来,却还得硬撑着上山砍竹准备材料。”

苏先生说到这里,停顿片刻,似是回味某种酸涩的情感,“我俩上山后,抱着头痛哭一场,但谁都没有说放弃。这一次我们下定决心,要绝技学到手,再转身离开。”言至此,他目光灼灼,犹如烧透钢铁,“不是我不敬师长,而那段岁月实在充满了伤痕。今天讲述这些,只是提醒你们,要用心珍惜眼下这安稳的学习时光。技艺的传授,我们能拿到手的,是一份前人用血与汗淬炼出的智慧。而在我的年代,除了顶尖的大师傅,那些竹匠的日子真是难过到家。温饱都无法解决的生活,更是普遍。”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感慨道:“我家里条件稍好些,偶尔能给师父送礼,日子也算勉强过得去。可竹里不同,他不过是个孤儿,无物可送,凡事都比我更艰难。”说到这里,他却不再继续。静默间,空中的沉重仿佛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