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竹魂争锋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248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展览厅内光线柔和,承载着岁月蹉跎的竹书静静陈列,一抹纤细却柔韧的笔迹在许绮安眼中格外动人。他忍不住低声念出那流转于文字间的时代芳华:“周谨兰,女,生于一九三七年,万岭菁人,精通竹编与雕刻。一九七二年,她凭作品摘取省级竹匠艺人比赛桂冠。代表作品有竹书《孔雀东南飞》和竹编屏风《嫦娥奔月》。”

“可惜了,她是我们县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在省赛夺魁的女匠人。如果不是红颜薄命,她本该成为今日评委席上的一颗星。”陈子胥语气中掺着难掩的惋惜,仿佛在怀念一位逝去的瑰宝。而许绮安只是默默凝视着字迹深处的故事,压下了追问的冲动。

竹匠这一行,女人本就少见,更何况像周谨兰这样能摘得桂冠的。虽然如今赛场上不少女匠人渐露锋芒,但与这位曾经的传奇相比,难免逊色了几分。许绮安由衷感叹:“实在太厉害了,原来女人也可以做工匠。”

陈子胥闻言哼笑一声,随即语气认真地说道:“‘可以做’这个词——不对劲啊!我跟你说,其实很多女人手艺比男人还精湛。我村里的那些女人家,织筐编篓的手艺都能让人生出敬佩之情。可惜的是……”

许绮安眼中染上几分疑惑:“可惜什么?”

陈子胥长吁一口气,面带感慨地解释道:“生活用品虽是日常必需,却不值钱。时间和精力虽耗费不少,但塑料制品的出现,再加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竹编逐渐被淘汰。竹匠这行儿,不被人看好已久。所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除非你能做出极品能卖个好价钱,否则总有乡亲背后冷嘲热讽地看不上你。别说男人了,那些还要拉扯家庭、照顾老小、伺弄农田的女人,更难有机会将天赋绽放。”

听到这儿,杜奚沐也勾起了自己的过往记忆。他小时候擅玩竹子雕工,便没少遭邻里指点:“玩物丧志”。虽说如今竹海镇形势好转,带动了竹艺术品的升值,镇上的竹匠们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些,但少年时的窘境仍深深镌刻在记忆里。

叹了口气,许绮安心里涌上一阵沉重的复杂滋味。望着眼前精致的竹书,他喃喃道:“真想见见周良工,会动刀子的女人,一定不凡吧!”

三人缓缓转向展厅右侧,罗汉竹的世界逐渐映入眼帘。灿若古风的躺椅赫然展露在面前,其宽大孤形的轮廓一眼便让人沉醉其中。雕花镂空之间流转古雅之韵,仿佛述说着弥久不衰的匠心。

许绮安被眼前的瑰丽深深吸引,目光沿着精美的罗汉竹躺椅滑到其后的雕花竹床——它古色古香,堪称奢华至极,宛如王侯贵族家的典藏。一旁,还矗立着一整组繁杂的竹沙发,搭配着桌椅板凳和琳琅满目的竹饰品,令人目不暇接。更震撼的是隔帘间那一座微缩竹楼,一精一巧,竟连展览楼的每一处细节都完美复刻。

许绮安仿佛开启了另一个世界。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不起眼的竹子竟可化作千般样式,施展无尽巧思。竹画、竹帘、生活器具,无不美轮美奂。展馆虽小,却浓缩了大千工艺的万般风情。

时间悄然流逝,三人步出展馆后,无奈发现展览已彻底结束,回到宁桥才发现离放榜也仅剩几十分钟了。不管是参赛者、评委还是街坊人们,此刻都聚集在宁桥门口,人头攒动,场面热闹非凡。

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许绮安心里紧绷:“剩最后十五分钟了。”虽然对杜奚沐和陈子胥充满信心,但竞赛总是令人捉摸不定,他还是忍不住隐隐担忧。

陈子胥大概也感受到了紧张,他苦笑着对杜奚沐说道:“奚沐,你说我们俩要是没晋级,师傅会不会被气活过来啊?”

杜奚沐没有搭腔,只是轻轻瞥了一眼焦灼的陈子胥,便继续专注于身旁人群的议论。等待的时光、嘴里攀谈的话题,都化作无法控制的复杂情绪,在心底汩汩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