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师的凝视
类别:
现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77更新时间:25/05/29 23:08:21
“不行!我还想着自己轰轰烈烈闯出一条路来呢,可不愿做个只会机械生产作品的匠人!”
陈子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杜奚沐的建议,语气斩钉截铁。他的坚定让队友既佩服又无奈。与此同时,评委小组正一步步向他们的方向走来。
许绮安悄悄拿起手中作品,虽然她对自己的浮雕扇充满希望,心中还是止不住一丝紧张。她十分清楚,这场千人比赛高手如云,滥竽充数的不少,但真正能技压群雄的人,却也大有人在。
“十字交叉法虽普通,但线条流畅无比。只是尾部收束稍显粗糙——是时间不够的缘故吧?”
一名评委手持水果篮,边打量边点评。他面前的参赛者连连点头,诚恳地回应:“以后一定注意,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评委老师将水果篮递还给参赛者后,从腋下抽出评分表,登记了作品所属小组号和名称,沉着地记录分数后,继续转向其他作品。
而许绮安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其中一位评委——何大师。他看起来与众不同,几乎不曾开口点评,只是手中笔笔不停,快速记录分数。这样的一种沉默,却让许绮安更加紧张,好似无法洞察他的心思。
评审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轮到许绮安他们组前的四人小组。那四人齐齐站起,双手捧着各自作品,神情恭谦,静候评审。何大师扫过四件作品的每一处细节,视线最终停在排第三的那件竹雕——一只拳头大小的飞鹰上。
隔着几步远,许绮安都能感受到这飞鹰雕刻栩栩如生,尤其那张开的羽翼,虽没有雄鹰在天展翅的威势,却似随时能振翅飞离,让人不禁屏息。
“雕鹰的缘由是什么?”
何大师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许绮安不自觉屏住气息,期待这对话揭晓些什么。
“本来想雕一只大鹏,可惜材料不足,而时间也捉襟见肘。”参赛者不好意思地解释,“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雄鹰来体现展翅高飞的寓意。”
“还算不错。”
何大师评价简短,仅用两个字便敲定了这一件作品。他随后在评分表上迅速登记分数。其他评委也相继打分,最终这一组的所有作品完成了评分。
这时,评审组步履坚定地朝许绮安他们小组走来,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许绮安忙不迭地和陈子胥、杜奚沐他们一同站起,参赛者们双手捧起分别的作品,摆出最得体的姿态迎接评审。
许绮安站在陈子胥身后,手中的浮雕扇舒展着静卧在双掌之间。竹韵清幽,扇面上浅淡的青竹图案流动着温润的气息。这简朴却别致的物什,是她竭尽全力的心血之作。
未到近前,走在最前的一位评委便笑着道:“这赛场逛了小半圈,今天选择制作生活用品的真是凤毛麟角。这个簸箕虽小,却在有限时间内制作完成,足显不易。”
另一位评委顺势接过话,很有感触:“说到底,很多参赛者忘记一个道理——竹文化艺术本就是生活中孕育而生的。偏生活化的作品,其实更能触及竹雕内核。”
话音一落,两人一同走到陈子胥前。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他手中捧着的竹编生肖龙,显然被这作品吸引了目光。
“咦?这龙怎么看起来有点憨态可掬!”
其中一位评委的评价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好像有那么点玩笑意味。不过陈子胥可不敢接下这句话,只能保持微笑,静候下一句点评。
“倒是颇有细节,这几个字写得瘦金体的味道。至于龙虽然个头小了点,但编织用心,不可否认技艺灵巧。不仅如此,它本年度生肖的寓意也体现得恰到好处。”
另一位评委评价诚恳,拍了拍陈子胥的肩膀,接着说道:“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构思出这个创意,并且完美呈现,绝对得高分。”
两位评委不再犹豫,取出登记表直接把分数记录下来。许绮安一颗心悬着,不由偷偷垫脚偷瞄几眼,哪怕只看了一眼,她便欣喜若狂,脸上浮现一抹自信微笑。
然而何大师的注意力却已经从生肖龙转向她手中的浮雕扇。他眼睛里闪过一抹讶异,轻轻从许绮安手中接过浮雕扇,沉默不语地细细打量其中的细节。
这短短半分钟时间里,许绮安感到万分煎熬,大师迟迟不发言,似乎在酝酿着更大的评语。终于,他开口了:“你们谁的手负责雕刻?”
“我!”
陈子胥站出来,语气里疑惑颇深,但也满怀期待。可何大师并未多加点评,只将扇子放回许绮安手中,随意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学竹雕多少年了?”
“我叫陈子胥,城北小陈村的,五岁玩刀子入门,十八岁正式拜师学艺。”
陈子胥条理分明地简单自我介绍,何大师微微点头,表示了认同,又将目光转向杜奚沐手中的簸箕。
这一次,不经意间扫过的眼神,却在瞥见簸箕上“丰收”二字时,骤然停住。他那漫不经心的语气转为凝重,目光里透着不可忽视的深沉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