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豪门秘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809更新时间:25/05/29 23:08:18
美人落泪,总能牵动人心。时冉远远望着骆家三太太,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宛如一幅精心雕琢的仕女图,令人心生怜惜。

当她的视线落在三太太与顾玄曜并肩而立的身影上,看着两人那如出一辙的侧脸轮廓,一个大胆的猜想瞬间占据了她的脑海,她几乎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三太太之前所说的话。

三太太的美貌在整个港城都享有盛名,纵然岁月流逝,韶华不再,但她那倾国倾城的容颜,依旧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如果说骆凌风只是继承了三太太的三分姿色,那么顾玄曜,则是在承袭了三太太惊艳容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顾老爷子年轻时的英俊潇洒。

他将这原本就令人惊叹的美貌,硬生生拔高到了十二分,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毫不为过。

仔细端详之下,顾玄曜与三太太在眉眼间的相似之处其实并不少。

只是在此之前,所有人在见到他们时,都会被他们那过于出色的外貌所深深吸引,内心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将这两人之间的关联放在心上。

时冉深知,顾玄曜向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果不其然,在感受到三太太温和的态度后,顾玄曜深吸一口气,低沉着嗓音说道:“为了维持二房与三房之间的微妙平衡,骆志森不会轻易要了骆凌风的命,他顶多会因此失去双腿。不过……”

“不过什么?”三太太急切地问道。

顾玄曜斜睨了她一眼,继续说道:“我劝你现在若是想对骆志森下手,未免操之过急。倒不如静观其变,等那个老头子自己一命呜呼,然后你再伺机篡改他的遗嘱。”

三太太面露忧色:“可是,骆志森那个老家伙虽然年初住过一次医院,身体状况确实大不如前,但我听说,他似乎找了黎苑,想为他种生基续命。万一真的让他续命成功,那他岂不是还能再多活几年?”

“黎苑那边,我会处理。你要么等着那老头子自然病死,要么就找一些能要人命的药物,悄悄混入他的饮食之中。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都比现在轻举妄动要明智得多。”

“好,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

三太太带着一丝疑虑,深深地看了顾玄曜一眼,最终还是选择了点头应允。

只是在离开之前,她似乎有些话想说,却又难以启齿,迫切地想从顾玄曜的口中得到一个确定的答复。

“玄曜,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和骆家彻底决裂,你会帮我和你弟弟的,对吗?”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顾玄曜淡淡地回应道,“来人,送客!”

在送走三太太的过程中,时冉始终没有看到顾玄曜将目光落在她身上。

他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研磨着手中的咖啡豆。

时冉平日里见惯了三太太高高在上的姿态,如今偶然看到她这般低声下气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感慨。

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是骆家内部有人在暗中庇护顾玄曜,他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可现在,仅仅从顾玄曜与三太太的对话中,她便能感受到,顾玄曜隐藏在暗中的势力,似乎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强大。

连三太太都要在他面前低声下气地寻求帮助,顾玄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一时间,时冉陷入了沉思。

她开始回忆顾玄曜从京市逃离,抵达港城之后所发生的一切,顺着事情发展的脉络,一点一点地剖析。

然而,即便她将所有的事情联系起来,反复思索了好几遍,却始终无法找到任何线索。

时冉终于意识到,在顾玄曜身上,还隐藏着许多她所不知道的事情!

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让顾玄曜所拥有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

而这,也让时冉与傅吟寒想要联手对付他的计划,变得愈发困难。

她必须尽快找到傅吟寒,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他。

傅吟寒能够预料到骆老爷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那个大儿子,必然也能在得知所有真相后,想到全新的方法来对付顾玄曜。

时冉深信他有这个能力!

可是,现在她该如何逃离这里呢?

时冉紧锁眉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送走三太太后,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都听完了吗?还不出来!”

顾玄曜的声音突然响起,冷不丁地吓了时冉一跳。

就在她以为自己的藏身之处已经被顾玄曜发现时,却看到黎苑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径直走到顾玄曜面前。

时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虽然刚刚顾玄曜叫的人不是她,但如果黎苑说出她藏在通风管道里的事情,她岂不是要被顾玄曜抓个正着?

就在时冉犹豫着要不要冒险逃跑时,她突然听到黎苑对着顾玄曜说道:

“母子之情,向来难以割舍。我不会干涉顾少和三太太之间的关系,但我希望,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

顾玄曜微微颔首:“你放心,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拿到我想要的东西,也一定会帮你达成夙愿。”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黎苑便离开了房间。

整个过程,她都没有提及关于时冉的任何一个字。

时冉悬着的心,终于暂时放了下来。

然而,下一秒,她就听到顾玄曜突然叫来佣人,开口问道:“冉冉醒了吗?”

时冉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她等不及佣人的回答,立刻“嗖嗖嗖”地向前爬去,迫切地寻找着一个无人的出口。

她不知道黎苑刚刚为什么会放过她,但这种事情,有一次,就可能会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