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怒火难消御猫记
类别:
现代言情
作者:
字数:1397更新时间:25/05/29 23:08:04
朱棣亲眼目睹自己的兄弟一个个倒在明争暗斗的权力漩涡中,有人为保全颜面选择自焚,有人被迫沦为庶民。即便无罪,也难逃厄运。这一切,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他岂能容忍自己与挚爱之人像他们一样身陷绝境?他的妻儿跋山涉水追随他而来,是享福的,不是受难的。他握紧拳头,眼中迸射出坚定的光芒。
“慈不掌兵,仁不治政。”朱棣暗自告诫自己,“堂堂正统又如何?若用刀剑架着我的脖子,还要我迎合所谓大义,顺从低头?不可能!”
曾经,他听过一句话:“世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在他看来,乃侄朱允炆正是以乱代治,以邪代正,偏偏还打着“正统”的旗帜,才注定了他的败亡结局。而他,则要用自己的方式,拨乱反正。
靖难之变,箭在弦上。
在动荡的行军途中,朱棣曾被左右叛徒设计,险些葬身埋伏之地,幸而被钻地高手祝良所救。他不由得想起徐依霜,心中倍感感慨——若不是依霜慧眼识人,祝良又怎么会在他麾下救他一命?想到这里,他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一切,与徐依霜早日团聚。
时间推移,乱局平定,永乐元年,朱棣登上帝位,而徐依霜,也成为了大明皇后。
“徐氏,为朕正妃二十余载,内辅邦国,外解忧患,朕能今日即位,离不开你的帮助。”金光辉映之下,朱棣亲手为徐依霜戴上九龙四凤冠,那庄严肃穆的衮冕服衬得他愈发威武不凡。
望着眼前英姿勃发的帝王,徐依霜的心中泛起一丝缱绻柔情。她想着,自己当初怎么会这么幸运,一不小心就将这样一位堪称完美的丈夫给“拐”到了手。
朱棣也从未令她失望。这些年他始终听从她的劝告,尽量减少杀戮,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她知道,今晚该好好犒赏这位孜孜不倦为天下奔劳的丈夫了。
永乐七年,皇帝将国家大事托付太子朱高炽处理,自己则与徐皇后隐居于红梅苑。扫雪煮茶,赏花品酒,换上便服闲逛街市,夫妻两人悠然自得。朱棣常对身边人说:“这天下,朕只愿与她共享!”
然而,当朱棣在百官面前遏制奢靡之风、严惩浪费行为时,却意外引发了一场小波澜。
永乐八年,皇后随藏锋道长前往玄晨观祈福,朱棣独自一人在宫里闲逛,无意间来到一处偏僻之所,却亲眼见到一名太监居然用粮米喂鸡!
这简直触了朱棣的逆鳞。他猛然大怒,厉声呵斥:“身为宫人,却如此挥霍粮食!你可知米一粒,系万民血汗?若再有胆敢悖逆朕命者,朕必重罚!”
随即,那太监自是受到严厉惩治。次日大朝,朱棣以此事为教训训诫群臣,还特地警告太子朱高炽,治国之道不可过于宽厚,规矩法度须当严明。
然而,让朱棣绝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雷霆怒火刚刚平息,转过头便遇到一桩更令他火烧心头的事情。
就在御花园的路上,他目睹一名宫女竟然拿着香喷喷的烤鱼喂猫!米尚不及烤鱼珍贵,这行为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挑衅他的禁令!
他怒发冲冠,拔高声音道:“此等恶奴,目无法纪,今日便杖责处死,以儆效尤!”
那名犯事的宫女名唤阿春,还是个刚进宫没多久的新丁。此刻她跪伏在地,浑身哆嗦如筛糠,全然失了言语能力。
而朱棣的贴身太监万春却悄然上前,低声提醒道:“陛下,这猫,是皇后娘娘宫里的。”
闻言,朱棣眉头微皱,怒火顿时消散了大半。他狐疑地看了一眼万春:“为什么朕从不知皇后养有此猫?”
万春赶紧解释:“这是皇后宫里新收养的猫,猫性夜行,陛下往常白日探望皇后时,猫多躲起来,难怪陛下未曾察觉。”
眼见皇帝的脸色趋于平和,阿春依旧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只觉得浑身上下冷汗涔涔。她心中暗叹自己的愚蠢:昨日陛下才刚警告过不可浪费,她竟一时大意犯下如此大错。如今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然而,就在她以为自己的命运已被皇帝的怒意钉死时,耳边却传来空灵轻远的足音。她微微抬首,竟发现那威风赫赫的皇帝已经缓缓离去,只留下一片沉默的庭院。
抱着劫后余生的喜悦,阿春匆忙将猫抱起,跑去向碧螺汇报刚刚的惊险一幕。这一桩小事,便如一颗石子,悄然掠过这清宁湖面,却荡开了许许多多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