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皇宫疑云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663更新时间:25/05/29 23:08:04
“本王不是柳下惠。”朱棣冷冷甩下这句话,声调如刀锋般干脆。徐依霜刚刚润喉糖吃完,沙哑的声音稍稍恢复了些许,于是急忙开口解释:“刚才是我在乱比划,我知道昨晚的事是意外,谁都不愿发生的。”她的语气真诚,目光怯怯,看向他的侧脸。

朱棣神色未变,却像触动了什么似的,迅速抽回手,正步走向宫门,不再给徐依霜任何回应。面对这样的冷漠,徐依霜无奈地咬了咬嘴唇,加快步伐跟上他身后。一路上,她看到的只是朱棣挺拔的脊梁与漆黑的后脑勺,无论她怎么追赶,都始终触及不到他的步伐。

直到坤宁宫的门帘掀开,他们终于肩并肩进入,朝帝后深深跪拜。奉茶之后,朱元璋开口,语含笑意:“昨夜你们歇得可好?”

朱棣和徐依霜俱是答道“很好”,似乎刻意一致。却在徐依霜沙哑的嗓音落下时,朱元璋和马皇后会心一笑,那笑容透着深意,像在洞察某种未宣之事。难掩期待的他们,仿佛已然筹谋着燕王府传来的某个好消息。

马皇后随即招呼徐依霜到身边坐下,与她话起家常。既然如今徐依霜成了四儿媳,关系不比初见时那般生分,话自然也更贴近些。几句亲切攀谈后,两人就谈到了来年春日种萝卜腌酸萝卜,竟一搭一合地相约了。

朱元璋听妻子与儿媳闲话农桑,脸上的笑意更深,就连眉目都隐隐荡漾在快活里。然而不多时,他似是注意到冷面站在一旁的朱棣,目光一沉,“听闻你上次去凤阳半路,遇到了江湖刺客?”

朱棣顺势跨前一步,沉声道:“是。近来江湖流匪频扰四方,凤阳城更是横行掳抢良家女子。儿臣已追回百姓财物,并诛杀胡百天一伙。”

朱元璋蹙眉,不禁唏嘘:“区区流匪竟敢如此肆虐,真是目中无人。”

徐依霜闻“胡百天”三字,心头一跳,生怕朱棣再提起此前孔明灯那桩事,于是忙接过话头:“父皇陛下,坊间传闻这些歹徒个个身手高强,行踪诡秘,专挑独自落单的女子犯案。正是再严谨的粮仓,也难免耗子偷粮,需严加防范。”

她这一番话说得绘声绘色,好似亲眼目睹一般,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徐依霜的心情略放松,却见朱元璋的目光忽然转向她:“四媳妇,既然出生民间,你在凤阳城有听过百姓对这些流匪的言语吗?”

徐依霜顿时打起精神:“有的。儿媳那次在城中做法事,见不少百姓互相提醒要看好家中女子。通常是劝告,不然就如某家女儿,出门打酒,竟是再也没回来了……”她细细述说着自己所见所闻之事,语气平稳,面色如常,丝毫不带胆怯。

朱元璋见状,又聊起法事灵验与否。徐依霜谦虚地摆手,“不过是通晓些皮毛小术,实在谈不上什么能耐。”

她刚一开口,马皇后耳边忽然传来宫女贴语,令她突然蹙眉。朱元璋见状,沉声问了一句,“蓉儿还是吃不下饭?”

马皇后叹气点头,“整整两日了,御医们多次诊治仍无结果。”

徐依霜抬眼看朱棣,只见他目光一沉,关切道:“二妹这是怎了?”

徐依霜听后才知,蓉儿正是帝后的嫡长女宁国公主。她是上次册封后觐见马皇后时,见过的那位安静得像冰雕似的小姑娘。才十四岁的年纪,模样清秀,但如今却因病而失了往日光彩。

马皇后轻叹一声,压低声音道:“前日蓉儿载着些许供品去报恩寺祈福,归来便胃口不佳,连喝点粥都会呕吐,可偏偏御医又看不出问题。这孩子,莫不像是撞邪了。”

徐依霜闻讯,心里虽装着活阎王四哥的冷脸,却还是忍不住寒意从背脊升起。她心道:这真不会有什么见鬼之类的事吧?她不仅有点担忧起自己,更害怕这个世界是否真的藏匿异物。

朱棣冷然接口:“我陪她去看看。”说罢便招呼周遭内官监太监随行,还直言若四媳妇需要任何物资,皆可取库房所给。

从坤宁宫至宁国公主寝殿的路上,徐依霜满腹疑惑,忍不住挪近朱棣,试探着问道:“父皇让我们来,是何意?”

朱棣斜眸瞥她一眼,声音冷峻:“让你驱邪。”

这回答让徐依霜后知后觉,一时竟然没回过神来。她狐疑地扫一眼朱棣挺拔的身高,嘀咕着:明明一米八多的人,高是够高,却怎么脑回路跟个反射弧拉长的巨人似的,回答问题得等半炷香。这要是再长些,回答问题都得等回宫!

他们抵达寝殿时,宁国公主朱蓉正半卧在榻,面色苍白,整个人似失了生气,眼神如死水般黯淡无光。她见到两人时,强撑着坐起身,稍微扯了一抹笑容:“四哥、四嫂。”

朱棣上前一步,按着她肩膀,阻止了公主的起身之礼,“二妹,不必拘礼,说说吧,是何病症?”

朱蓉垂了垂眼帘,低声应答:“无妨,只是偶感不适。”

徐依霜站在朱棣身侧,审视着病态公主的细微反应,竟觉她朦胧间有某种瑟缩与抗拒之情。细细思索下,她微微一震:朱蓉的无力,似乎并非病理,而是被“什么东西”吓得这种了局。徐依霜脑中浮现的念头让汗毛稍竖——莫非真撞鬼了?

想到鬼,她忍不住后背发麻,连忙闭了闭眼,祈愿这个世界无灵异,免得自己成了最怕鬼还要赶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