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王妃候选人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547更新时间:25/05/29 23:08:04
徐达回到府中,清晨的阳光透过镂花窗格洒进厅堂,将他疲惫的脸照得柔和几分。然而,此刻他的心思却如江河翻涌,难以平静。他脑海里还回荡着那日在宫中与陛下的对话,尤其是那句似点非点的话语,刺得他无心放松。

“陛下,可真是高明啊……”他低声喃喃,轻轻叹息,目光里似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再想起燕王那冷峻如刀、难以捉摸的性子,他摇了摇头,暗自感慨:“怎么瞧着,这父子二人像是早就商量好了的棋局?”

压着这一腔思绪,他迈步走进内室,将三日后启程去边关的消息告诉了妻子谢氏。这几天,她刚喝了徐依霜亲手熬的青菜粟米粥,脸色稍显红润,整个人也多了几分精神。但听到这个消息,她的神色不免一黯。丈夫才回来没几日,转眼又要离去,那熟悉的离别与不舍再一次在她心中翻滚。

徐达见妻子眉头轻蹙,担心她因为伤怀而影响病情,便顺势将话题扯到女儿身上:“你身体刚好些,依霜刚回府,对诸事也不熟悉,需要你多教她些管家之道。她将来嫁做人妇,可是要当得起别人家主母的,不能让我们徐家丢脸。”

谢氏闻言,眼里闪过一丝柔和,嘴角微扬:“老爷放心,依霜聪慧得很,学什么都快。”

徐达轻叹一声,似也感慨时间的紧迫:“早些教,免得耽搁。”

谢氏察觉他语气中的几分凝重,忍不住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徐达将那日在宫中陛下的言语复述了一遍,最后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依霜的婚事已经预定,但具体是哪个王爷,尚未明言。”

谢氏一听,思索片刻,眼里浮现几分轻快的笑意:“这是好事啊!依霜将来可就是王妃了。不过老爷既然说了没定,那您猜会是哪位呢?”

徐达神色凝重地沉吟片刻,慎重答道:“燕王和吴王年龄相仿,两人皆为嫡子,若选,莫非就是他俩中的一个。”

谢氏低头思忖了一会儿,随后笃定地说道:“我看是吴王。倘若是燕王,陛下应不会如此含糊。毕竟长幼有序,燕王之婚未定,怎能先为其弟操办?而且吴王素爱钻研医术,依霜也有这方面的兴趣,两人趣味相投,倒是天作之合。”

听到此处,徐达的眉头舒展了些,他点点头,像是卸下了一块巨石。他不禁暗自庆幸,若真是吴王,这门亲事至少无需为性情多智近妖的燕王发愁,“如此也好……”他喃喃道,脸上浮现些许安慰。

这几日将要离家远行,徐达特意抽出时间与徐依霜促膝长谈。他满带慈爱地望着这个刚被认回不久的女儿,关切地问:“这些时日下来,觉得家中诸事可还适应?有任何不如意的地方,只管说。”

徐依霜微微一笑,声音平静如水:“一切都好。”面对这为国为民、即将踏上征程的父亲,她心里明白,现在若是为家中琐事喋喋不休,未免太过没见识。更何况,这些小问题,她手指一勾便能解决,实在无须多费唇舌。

徐达看着她干脆利落的模样,眼中多了几分欣慰,语气中透着不舍:“好孩子,你比我想象中更坚韧。以后家里的事多替你母亲分担着点,也多学学管家之道,将来必然派得上用场。”

徐依霜笑着点头,语气异常坚定:“爹爹此去,必定捷报连连,女儿和母亲就在家中等您凯旋!”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像一记暖流流进徐达的心田。他心底陡然生出几分自豪:这样的孝顺贴心,也唯有他的女儿了。

随后,他又分别叫来长子徐辉祖和二女儿徐妙书进行嘱咐。然而,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却让他隐约不满。大儿子沉默不语,神情满是压抑;妙书则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祝福的话。徐达看在眼里,心底微微一叹:每次离去,这些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仿佛从未想过要让他这个即将冒险的人心情轻松些。

徐膺绪、徐增寿和徐妙华年纪尚幼,一听父亲要离家,便哭得满面泪痕,弄得徐达头疼不已。

临行前,徐依霜特地送上一包自己精心制作的牛肉干。这包浑厚的肉香带着温暖直入徐达的心间。这种身在京中难得做好的食物,在边关时尤显珍贵。他轻嗅着那熟悉的味道,眼眶几乎泛红。“这孩子……”他暗暗感叹,再没有多余的质疑,此刻,只觉得无比笃定:她一定是他的亲生女儿,这种细心贴心,唯有他血脉传承之人方能如此!

尽管不舍,但徐达深吸一口气,执意压下心头的滚烫情感,保持一脸坚毅。他深深地注视了徐依霜一眼,轻轻拍了拍她的肩:“是我的好女儿。”然后,他果断转身离去。

院落中,谢氏和家眷们伫立送别,目光渐渐追随他的背影消失在一片晨光中。蔡老夫人抱着纤弱的徐妙书,两人哭得泣不成声,一副祖孙相依的画面,仿若母鸡护着娇嫩的小鸡崽,让人看着既心酸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