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失而复得的明珠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547更新时间:25/05/29 23:08:04
近几日,没能寻到那婴孩的遗骨,徐依霜坐在木塌旁凝眉深思,自打穿越而来,她也不敢确信自己是否真是魏国公的亲生女儿。

若真是,一纸血脉线缚,她自有责任认祖归宗,为原主赴一场亲情承诺,探望那病重的母亲。可若不是,这场豪门认亲委实蹊跷——饶是她心存疑窦,可局面摆在眼前,她根本无法抗拒。魏国公徐达,那是朝堂上一品权贵,威名震九州;而她,只不过是个小小道姑,瘦弱如鸡蛋。这场“山”与“蛋”的碰撞,她输定了。

一边是魏国公震天般的认定,一边是没有退路的大局,徐依霜最终还是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眼中藏着几分明智又夹杂些许无奈。

徐达见状,笑得颧骨都像是高了一层,喜不自胜地拉着她便上路,决意将这失而复得的女儿带回京城。

三日奔波后,魏国公府高大的牌匾映入眼帘。

一路同行,徐达对徐依霜的初印象却愈发鲜明。在路上这短短几日,他看出她话语机智,性格明快。哪怕出身乡野,却不乏一种令人欣赏的千梅劲。如今,两人抵达气派非凡的高墙朱门,徐达心中尚存一丝担忧:一个乡间小道姑,入了这豪门深院不免生怯吧?

然而搁眼望去,他却是多虑了。纵使府内的宏伟气派不输皇宫,徐依霜只是略一环顾,便全然镇定从容,步伐不急不缓地跟随徐达进入后院花厅,举止谈笑间,自有一股落落大方的气势。

花厅里早已聚满了人,各路亲眷济济一堂,唯老夫人蔡氏居首,翘首以盼。蔡氏一见手捧着徐依霜进来的儿子,想到那流落乡间多年的血脉,总算寻回,不免泪如雨下,忙不迭地唤徐依霜到自己身旁。

“果然是像啊!”蔡氏细细端详她的眉眼,水灵灵杏眸,巧鼻小唇,五官精致中透着机灵,又带三分温婉;模样与她大儿媳逝去的影子重迭甚多,心头百感交集,抚着徐依霜的脸生生叹道。

阁中众女眷们一听这话,随即附和:“老夫人真没说错,远瞧着像极了。”

不待片刻,各路亲戚便拉着徐依霜口舌相问,仿佛想将这些年遗失的时光补足。面对此处热闹,她柔声细语,耐心应答,幻化出几分极有趣的亲和照料,将屋中每位亲戚不动声色地认了个清楚。

徐达站在边上,看自家“找回”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常人预料之外的稳重与机灵,越是看,越是欢喜,忍不住翘起花白稀疏的山羊胡。

正此时,一道娇弱的声音像一缕凉风般掠过耳畔:“爹爹,书儿能同你们一道去么?”

所有人倏地转头,目光落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一位身着青碧襦裙的女子款款而来,裙摆飞蝶起舞,随着小步翩跹闪烁生辉。她脸庞巴掌大,肤如凝脂,浑身透着三分病气,步履由丫鬟搀扶,行间弱柳扶风,竟让人忍不住生出一丝怜爱之情。

蔡氏见状,眼底闪过些许怜惜,蹙眉轻斥:“你这丫头,既病着为何不好生休养,偏偏跑出来招凉?”

那女子盈盈一笑,唇角微抿:“妹妹今日回府,书儿怎能躲着不见?”

话音方落,她忽起身袍,竟朝徐依霜跪了下去。

“若不是因我的出生,妹妹也不会遭那恶人算计,流落在外吃了十数年的苦。书儿罪孽深重,今日此跪,只求妹妹能宽宥……”

她说着,泪如断线的珠子滑落,低头磕拜,竟是请罪模样。

屋内众人目光一时复杂,既有人为她感到惋惜,也有人暗藏猜测。徐妙书此举看似真诚,可如此尖锐的问题让人方寸大乱——此刻公然揭前尘伤疤,究竟是无心失仪,还是刻意试探?

徐妙书无声呜咽如雨,阵阵哀怨笼罩整个花厅。

蔡氏心生愤愤,拍桌怒道:“一切皆是王氏罪孽深重!此祸源头非书儿之过,都怪那毒妇一声不响便死得干净,连清算的机会也欠奉!诅她不得安宁!削族谱,刨坟骨,也写不尽我徐家的恨意!”

徐妙书听罢,泪愈决堤似的涌出,脸色苍白,纤弱如风中招摇的小白花。

一旁的徐依霜看她不停落泪,难得动了恻隐心,蹲下身来,掏出帕巾替她拭去泪痕,轻浅道:“不过你说得没错,当年若你不出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一言出口,众人无不震惊,连徐达也愣住——徐依霜居然坦然承认这隐秘之怨。

徐妙书瑟瑟抬头,眼泪再飞肆意:“书儿对不起妹妹。”

徐依霜却嗤嗤一笑,眉角扬高:“那你为什么要出生啊?”

“不是我能控制的,”徐妙书边哭边答,声音愈发凄艳。

徐依霜不以为然地哼笑两声,淡淡地言道:“既然事非你所控,那怎么还怪自己?以后记得别随便哭,看你多好看的小脸,闹这粗眼红只叫人觉得难看了。”

她手中的帕巾在徐妙书脸上一下一下地拍着,滑嫩如瓷的触感让徐依霜心底暗呼,比书生的脸蛋……手感还更甚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