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龙影初现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444更新时间:25/05/29 23:08:04
几日前,徐道姑上门为大公子驱邪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王府上下纷纷议论,这供奉神灵必须怀揣一颗虔诚之心,才能显灵。小厮虽囊中羞涩,却还是毫不吝惜地倾尽积蓄,打算聊表心意。

徐依霜瞥了他一眼,淡然摆手:“拿钱就不必了。等闲时备上三炷清香,到平安观上一拜便好。”

小厮一听,感动得连连作揖,口中不住感叹:“道姑果然仙风道骨,极善神明。”

徐依霜微微颔首,随后话锋一转:“方才离去的那位公子,瞧着面善,似乎像贫道的一位故人。你可认得?”

“若仙人所指的是那位公输公子,他是老爷特意请来的高人,做什么具体事务,小的就不清楚了。至今,他总共来过府上三次。”小厮恭敬答道。

“或许是贫道认差了。”徐依霜收起眸中的几分探寻,点头离去。

虽说如今刘千梅已被缉拿,但判案仍需通过堂审方能定罪。而平安观纵火案的主凶——方洪卓,却依旧逍遥法外,让人头疼不已。

此人乃江湖中颇具名号的盗贼,人称“梁上飞”。他手段非凡,从未失手过,因而胆大妄为,竟胆敢染指晋王的茶纲。而那晋王,自幼嗜茶如命,其性刚愎自用,极具心机,怎容江湖宵小染指?竟调动了近万兵士围剿追缉,硬是将这曾不可一世的梁上飞逼得连连败走,落得一身狼狈。

方洪卓六处藏匿珍宝的地方尽数暴露,连盗取草木根的本钱都没了,只能灰溜溜地躲进深山。也正是此时,他与刘千梅结识,相同的逃亡经历令二人惺惺相惜。

自刘千梅被官兵追捕以来,她便与方洪卓一同藏匿着。今日在王员外家上演的戏码,背后不单有刘千梅策划,其中也有方洪卓的一臂之力。只是,这位江湖盗贼忌惮晋王驻地凤阳,不敢冒险露面罢了。

方洪卓对朋友颇为讲义气,徐依霜隐隐怀疑,上次半路打昏衙差救走刘千梅的,恐怕正是他。

为了不打草惊蛇,她再次拜访罗性,将自己的推理娓娓道来:“罗判官,贫道记得案发前曾在观外邂逅一人,若贫道没认错,应是闻名江湖的方洪卓。”

听闻此话,罗性神情一震,不禁问道:“道姑言下之意是……”

徐依霜镇定说道:“当时我以为是附近的村民上山采摘野果,未曾深究。直到今日在城中偶见他的通缉画像,才发现那日见到的正是通缉多时的要犯。更巧的是,纵火案当日他现身道观附近,而刘千梅也正是在那天脱逃。若再联想她先前被押送途中又有人救援,此中种种牵连,实在耐人寻味。”

徐依霜的话层层推进,将疑点逐一摆在罗性面前——方洪卓,这晋王的眼中钉,似乎已然盘踞凤阳。

罗性听后,脑海中一片清明,暗忖:“怪不得刘千梅,不过一介道姑,竟敢铤而走险,原来幕后竟有如此身份不凡的脱逃高手助力。”

“道姑高见,不知此事当如何处置?”他试探着问。

徐依霜淡然一笑:“贫道不过泛泛推测,至于如何行动,自然要看罗判官的运筹帷幄。但若不小心,恐有人再次暗中施救。”

罗性闻言恍然大悟。这“暗施救济”分明是在提点诱敌之计。他点头称是,心中则默默筹划起如何将方洪卓这个晋王心头大患一网打尽,立下不世之功。

正当两人详谈时,朱棣甫一回府便见二人在一旁耳语,顿时眉头紧锁。他转身冲丘易问道:“她怎会在此?”

丘易面露难色,脑中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拱手尴尬道:“属下并不知情。”

朱棣抬眸,又给了他一记冷冷的眼神,似乎在说:“真是个不中用的家伙。”随即大步离去。不过,他并未忘记向丘易下令,命他传个消息给罗性:处置王熬,刻不容缓。

罗性目送丘易传达燕王之命,心潮澎湃,再看向徐依霜的眼神也愈加敬仰。他暗暗发誓:“此番她指点若助我筹得大功,我定将此恩铭记于心。”

待丘易留在原地时,他终于忍不住打量起眼前的徐依霜,语气不善道:“你这徐道姑,怎哪里都有你?”言下之意,这女人总会碍到他们主子的眼,简直防不胜防!

徐依霜闻言眉梢一挑,含笑询问:“何出此言?”转念一想,她才顿悟过来——方才在王员外府邸,丘易竟也在场!如此看来,那自称马公的络腮胡男子,十有八九便是燕王朱棣假扮的!

回忆至此,徐依霜心中竟生出几分自得,得意地思忖:“想来我与未来成祖皇帝还曾有过这般近距离接触。等他登基为帝,我定要加点添油加醋,用这事好好吹一场风光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