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午夜长镜头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795更新时间:25/05/29 23:07:59
开机不到几天,剧组已陷入紧张时刻,场地租期无法延长,资金也不容有差池。面对进度滞后的压力,导演秦安南临危不乱,与编剧火速商讨后,果断砍掉几场戏,并将部分白天的戏调至夜间拍摄。当晚,他通宵统筹调整时间表,亲手修改通告单,并迅速将更新内容传达给每个演员。

作为导演,他的威信不仅源自能镇住场,更得益于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调度、讲戏和镜头语言的精准把控,让全组成员口服心服。渐渐的,大家还发现,秦安南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他不依赖后期剪辑,而是偏爱通过长镜头呈现真实、紧张的氛围——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捕捉急诊医生工作中的那种分秒必争的张力。

但长镜头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它通常需要一气呵成地完成整场戏,覆盖多页剧本,无一分停顿。这种拍摄方式对演员台词记忆与走位极为苛刻,稍有不慎,便得从头重来。

今晚的一场重点戏,是宋岚为遭遇车祸导致内脏大出血的病人进行紧急手术。饰演护士的演员多次因递镊子的动作不到位导致NG,折腾了好一阵。秦安南始终保持冷静,没有大发雷霆,也不拍桌训人,只是当机立断,将下一场戏提前拍摄。而那位护士演员,则被要求反复练习递镊子,直到动作熟练到近乎肌肉记忆。最终,效果显著,一次便过。

等这场戏结束,时间已逼近午夜。那位护士演员揉着发酸的手,不满地小声抱怨:“秦导搞这么细致,该不会是处女座吧?就一个递镊子的动作反复拍那么多遍,观众根本不可能注意到!”

她的频繁失误也连累俞梅不得不重拍手术前洗手的画面,深绿色的洗手衣一遍又一遍地卷到大臂上方,胳膊和双手被多次搓洗,已透出微微红肿。一下戏,俞梅立即脱下染着血的手术服,助理赶紧送上护手霜,她挤出一大团涂在手上,边擦边扬眉道:“演不好还敢抱怨?你这戏什么时候能演到位?”

俞梅一开口,那位女演员哪敢再多说,撇着嘴离开。而周围那些原先凑热闹的工作人员,也都自觉散去。该背词的背词,该去跟组医疗顾问请教动作的早早去请教,不敢再偷懒。

夜色深黛墨染,远处山峦上徐徐吹来的风带着些草木的香气,让人感到几分凉意。俞梅倒不急着回房车休息,让助理搬来椅子准备在外头坐一会儿。助理问:“要坐哪里?”俞梅扫了一圈,忽然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随手指着:“就那儿吧。”

不远处,江雨正坐在摄影棚外的空地上,旁边立着一个巨大的照明灯。他手里握着剧本,却毫无翻读的意思,而是仰头看着天。他注意力完全被夜空的繁星夺走了,直到俞梅走近时才反应过来。

“看什么呢?”俞梅轻声问。

江雨转眸,嘴角扬起笑意:“梅姐。”

俞梅看着他的模样,随口提道:“我记得你喜欢坐在树底下,怎么今天换地方了?”

江雨闻言笑了,调侃道:“白天坐在树下是为了挡太阳,但晚上嘛,树底下的视线会挡住星星。”

俞梅抬头望天,星光点点,的确迷人:“还真是,今晚星星挺多。”

她忽然问:“刚才那场戏怎么没过来看?”

江雨这才低头翻开身上的剧本:“台词还不熟,刚才在背。”

这话让俞梅深有同感,她捏了捏眉心,作为演员,她和江雨一样,近期的拍摄任务让他们要背的词量大幅增加。尤其是长镜头模式,单场戏动辄三分钟以上的时长,不仅要记住大篇幅台词,还不能出现任何语句错乱或动作走位问题。俞梅一想到这些便头疼,更别提拍戏过程中身上沾满剧里用作“血浆”的道具液,即便换了戏服,总感觉难以彻底摆脱那股气味。

“幸亏这是假血,要是真血,我估计早晕过去了。”俞梅忍不住调侃,语气中透着几分疲惫。

闻言,江雨的嘴角微微收敛,目光中的笑意变得隐约。他抿了抿唇,低头翻着剧本,却不再接话。

灯光璀璨,摄影棚内依然忙碌不歇。秦安南穿梭在人群中,专注地与摄影指导商量机位架设问题,身材修长,气场强大。俞梅顺势望去,柳眉轻扬,赞道:“秦导这手功夫,绝不是短时间练出来的。”

江雨低声附和:“嗯,他为这一天准备了很久。”

秦安南此刻正从人群中回头,目光精准地向江雨所在的方向投来。他的眼神犹如镁光灯,炽烈又直接,让江雨的心猛然漏跳了一拍,他连忙低头,像是逃避般将目光转向手中的剧本。

下一场戏即将开拍,盛宁与宋岚的对手戏,江雨主动问:“梅姐,先对一下台词吧?”

俞梅微微一笑,话锋却一转:“好,不过,我先问你点事。”

她敏锐觉察到剧组风波,尤其是梁松退出的消息,此前因身体原因没能参与剧组的聚餐,对内情一概不知。如今,俞梅看准时机,将助理支走,才侧身问江雨:“吃饭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梁松退出的事情,众人已有种种猜测,江雨这几天被问得不少,有探询的也有直接质问的。他沉默片刻,答道:“抱歉,梅姐,这事我并不是当事人。”

俞梅盯着他,眼里浮现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江雨,你这人,跟我以前见过的演员不太一样。”

江雨保持平静,没有追问异样在哪。他轻声回应,用剧里人物的称呼道:“宋老师,咱们是不是该对词了?”

俞梅低笑一声,顺势接道:“好。不过等我再擦点护手霜。”

午夜的最后一场戏终于拍完,已是十一点。剧组车辆尚未返回,江雨在原地等候,而夜风愈发清凉,催人沉入一场思绪的波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