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村口风波

类别:现代言情 作者:字数:1786更新时间:25/05/29 23:07:57
两周时间悄然流逝,农机厂的车间里满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而此刻,两台崭新组装好的设备静立在厂房中央。胡厂长环顾四周,心潮澎湃,连眼眶都泛红了。他感慨万分看着这两台机器,仿佛看到一座巨大的希望之桥在眼前悄悄铺开。

农机研究所的贺主任满脸欣赏之情,打趣着夸赞道:“还是老牌农机厂有本事,两周的时间,居然真把机器造出来了!老胡,你这下可以收回誓言了吧,可别轻易自请下岗咯!”

宋曦靖诧异地听到“自请下岗”几个字,忍不住问道:“什么自请下岗?胡厂长,这又是怎么回事?”

胡厂长微微一笑,话锋一转,简单叙述起背后的故事。原来,早在农机局审批阶段,便有不少反对意见,甚至建议将机器的生产任务拆分到其他厂,包括将其中一台设备的试投产移交给竞争厂家。然而,面对质疑,胡厂长没有退缩,当场拍着胸膛立下承诺:“只要我们农机厂能拿下这个任务,我们必定如期完成!要是无法完成,老胡我自请下岗,无话可说!”

当时的那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吸引贺主任挺身而出为农机厂打抱不平。两人联手说服农机局,最终才让这两台设备的生产任务保持完整,交由农机厂独立完成。

听到这些,宋曦靖的心头一震,暗暗为胡厂长的魄力和勇气感到钦佩。她环视周围那些满怀干劲的员工,内心充满希望。一个有担当的厂长,加上一群团结的员工,再配合自己设计的图纸,这家农机厂的未来一定不可估量!

按照既定计划,新设备的试机将在河东村正式拉开帷幕。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宋曦靖目光笔直望向前方,心里一股说不出的痛快。她攥紧拳头,语气明朗充满期待:“出发!”

---

河东村村长提前一天接到公社通知。新研发的农机设备需要试机,他们村被选定为试验点。公社领导特意打趣道:“你们河东村,真是好运气,哎呀,这回可是被农机局一眼相中啊!”

村长听得心里乐开了花,只觉得老天爷眷顾。然而,当杨书记听闻这消息后,却联想起不久前宋曦靖打来的电话。那陌生通话内容让他既好奇又生疑。毕竟,一个只念过初中的小姑娘,能在农机局这种严肃的地方搅出什么天地来呢?他心里还是存了几分不信。

第二天,河东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倾巢而出,纷纷聚集在村口迎接农机研究所的“专家们”。远远地,两辆崭新的小汽车和拖载设备的卡车卷着漫天尘土驶入视野。村里人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车来了!专家来了!”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村长赶紧扯着嗓子喊:“快,快都让开路!别挡着车!”

人群迅速散开,却还是忍不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想要一睹车上的人究竟长什么模样。

车辆停稳,车门刚打开,一道人影立刻跳了下来。村民们还没搞清眉目,就听到有人尖声嚷开了:“宋曦靖!你可算回来了!”

喊话的是宋曦靖的母亲张楚黛,她怒气冲冲地站在人群前,直指女儿。原本还站定未稳的宋曦靖,却突然看到一只鞋“嗖”地直冲自己脸来,她急忙侧身闪开:“妈!别这样啊,听我解释!”

“我不听!有本事跑出去一个月不着家,还敢回来?今天非让你长点记性!”张楚黛捡起地上的树枝,单脚跳着往前扑了过去。

“哎呀别打呀!”宋曦靖连滚带爬地逃,见状向人群大呼救命,“爸,大哥,二哥,快救我!妈疯了!”

村子里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脸上满是迷惑。感情这位年轻姑娘是什么市里的专家?怎么被母亲追得满地跑?

幸而公社干部和几位领导也随即下车了。胡厂长与贺主任一现身,村长和杨书记已经看出端倪。这阵仗里分明有几个大人物,连忙迎上去致歉寒暄。干部也开始一一介绍他们的身份,指出胡厂长乃农机厂领头人,而贺主任更是研究所的重要人物。

两位镇压场面的大领导让村长额头隐隐冒汗,连忙信誓旦旦保证村子定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还语气郑重地表达对领导决策的绝对拥护。

正说着话呢,不远处举着树枝猛追的张楚黛仍咬着不放。宋曦靖看见周围人渐多,赶紧抱着头窜到胡厂长身后,朝他喊道:“厂长,快帮帮忙!”

眼见小姑娘来势汹汹地躲到自己身后,胡厂长也被这一幕弄得哭笑不得。他赶紧张开双臂挡住张楚黛:“这位大姐,有话好好说,千万别打小宋同志!”

张楚黛见状却愈发气愤:“你把我姑娘交出来,我带回家自己管!”

村长脸色一沉,刚要开口责备,杨书记却笑嘻嘻接过话来:“宋二嫂,别闹了!你家靖靖可真争气,这次回来可是立大功了!”

胡厂长紧接着说道:“这两台设备的图纸,就是她亲自设计献出来的,宋姑娘了不起啊!”

贺主任也补充说明:“对,河东村能被选为试验点,这可是她一力争取的。”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着惊讶和敬佩的光,鼓掌声渐渐响起。公社干部率先拍响双手,村民们也紧跟其上。

张楚黛见女儿被领导夸赞,火气也渐渐消散,只偷瞟宋曦靖一眼,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最初的愤怒不过是为了让村民们明白,自己这闺女虽留家少,但绝不是那些嚼舌根的人口中“不成器”的模样。

而村长却仍然一头雾水。他低头琢磨着这丫头什么时候成了农机研究所的关键人物,但无论怎么想,终究明白一个道理:自家村里的人有本事,总归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