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豆香飘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126更新时间:25/05/29 23:07:23
“莫非,这是沃田的宝贝?”村民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猜测,却又不敢贸然下定论,生怕自己孤陋寡闻,闹了笑话,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正是沃田用的宝贝。”江羽微微一笑,肯定了他们的猜测。
“再过些时日,便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提前将这些肥料深埋于地底,待到翻耕灌溉之时,便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让今年的庄稼有个好收成。”她耐心解释道。
“当真如此神奇?”村民们闻言,无不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要知道,在他们眼中,江羽一口气种下那么多的豆子,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豆子这种作物,向来以消耗地力著称,种过之后,土地往往会变得贫瘠不堪。他们还暗自替江羽惋惜,觉得她只顾眼前利益,却不知细水长流的道理。谁曾想,江羽竟然早有打算,连肥料都准备妥当了。
“自然是真的。”江羽语气肯定,带着十足的信心。
“若是用过之后,我家地里还有剩余,大家伙儿可以花钱来买。当然,也可以一次性买够所有土地所需的量。若是担心效果,可以先在一亩半亩地上试试,若收成喜人,下一年再大批量购买也不迟。”她补充道,语气中充满了诚意。
江羽的养殖场,肩负着为安王军队提供肉食的重任,其中饲养的鸡数量庞大,猪的数量也不少。只不过,因为猪以粮食为食,而她又尚未研制出合适的饲料,所以猪的数量暂时还只有几十头。
当务之急,是多种植粮食,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养殖规模,收集更多的动物粪便,制造出更多的肥料,从而获取更多的粮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惜的是,目前可供种植的作物种类还是太少了。如果能有红薯就好了,那样就能多养一些猪了。江羽心中暗自思忖着。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江羽家的田地成为了村里最早完成播种的。五十五亩土地中,有三十亩是水田,二十五亩是旱田。水田全部用来种植水稻,旱田则暂时空置着。除了一亩地种了山药之外,剩下的二十几亩,江羽打算继续种植豆子。
此外,她还打算种一些蔬菜,土豆也要安排上。毕竟,这才是第一年,她这边制造出来的肥料并不多,五十多亩地用过之后,只剩下不到一百斤。里正家、族长家以及三阿奶刘氏家里,都从她手里买走了一些,最后只剩下二十来斤。
江羽对此并不着急,她相信,只要他们种过之后,看到实实在在的收成,自然会再次前来购买。
家里的肥料施下去之后,江羽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粉工作。古代的机械动力极其落后,磨豆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由于土地质量参差不齐,豆子的亩产量从三十公斤到六十公斤不等。江羽种了五十三亩左右的豆子,总共收获了两千多公斤。光靠她一个人,恐怕磨到猴年马月也磨不完。
于是,她当机立断,命人再建了一座工厂,又购置了一百头健壮的驴子,专门用来磨豆子。
关于豆子的用途,她早就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一部分磨成豆粉,可以作为便捷的早餐食用;一部分用来榨油,供日常烹饪所需;还有一部分做成豆腐、豆腐干、腐竹等豆制品,用来出售,增加收入来源。
就在江羽这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安王的军队与蛮夷的精兵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蛮夷人骁勇善战,即便是在客场作战,其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几个月过去了,安王也仅仅只是将他们阻挡在了徐川城外,周围的百姓纷纷背井离乡,踏上了逃难的道路。
因为有安王的军队牵制,蛮夷人一直无暇顾及南安县,这也导致许多徐川府的百姓涌入这里,寻求庇护。
恰逢江羽大规模招工,这些难民便在平山脚下安顿下来,一间间简陋的房屋拔地而起。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南安县县衙在审批这些宅基地的时候,竟然格外地痛快,几乎是有求必应。
眼看着山脚下的难民越来越多,江家村的村民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族长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江羽了,为了难民在平山脚下安家一事,他终于迈出了江家村的范围,亲自来到了江羽在平山的新家。
他站在院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宅子。青砖灰瓦,虽然宅子各处都没有什么装饰,但却无形之中透露出一股简洁大气的韵味。从院外一里地开始,一直到院门,都铺设了整齐的青砖。灰色的厚重木门,非但不显得沉闷,反而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大爷爷,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事让人捎个信儿,我到您家去也是一样的。”听到族长亲自前来,江羽连忙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对于这位族长,虽然在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在处理江云奚的事情上有些糊涂,但是后来对她,也算是做到了公平公正。甚至在将她们姐弟三人划出村子的时候,还特意给她划拨了一块土地。虽然这土地是她花钱买的,但能连成一片,也实属不易。
将族长迎进屋里,又吩咐下人端上热茶,江羽这才关切地问道:“您这是遇上什么事了?”
要知道,自从把她们姐弟三人从江家村划出去之后,族长就再也没有踏足过这里。甚至在她兴办毛衣厂、养殖场等产业的时候,他也不曾出现过。
别说是他了,就连里正也没来过。江羽的视线落在跟族长一起来的里正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意外之色。
族长心里装着事,对于放在手边的茶水,他连看都没看一眼。两条饱经风霜的眉毛紧紧地皱在一起,沉默了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大丫,平山脚下如今聚集了许多难民的事,你可知道?”
江羽挑了挑眉,笑着反问道:“瞧您说的,平山这一片都是我家的地盘,山脚下有人来了,我哪儿能不知道呢!”
“这么多人,我让人数了一下,得有四五十户。”族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我看平山周围的树都快让他们砍秃了,你就不管管吗?”他继续说道。
毕竟,平山这一片都是江羽的地盘,他也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在山脚下安家落户的。起先倒也没什么,没想到人越聚越多,短短时间内,竟然达到了四五十户人家,都快超过江家村的人口了。
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问题,更何况江家村这片土地,也不够卖的。官府也没有划拨更多的土地过来,这些日子,已经有十几户人家跑到他家里,向他打听买地的事情了。
可是江家村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土地可以卖?村民们自家的地都不够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