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粮税劫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851更新时间:25/05/29 23:07:23
官兵虽众,却也架不住五倍灾民的奋力反抗。别看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那都是饿出来的假象,骨子里依旧是身强力壮的庄稼汉。
江家村的村民们配合默契,互相掩护,眨眼间便转移了二十多袋粮食。他们深知自己的实力不如江羽,不敢直接打粮车的主意,怕被官兵堵在路上,只能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你一袋,我一袋,来回奔波,积少成多,倒也颇有收获。
当然,这其中江羽功不可没。
她不知用什么方法藏匿了之前抢夺的那车粮食,引得大批官兵追赶而去,迟迟不见返回。随后,她又杀了个回马枪,夺取了两辆粮车,再次吸引了数十名官兵的注意力。
待到尘埃落定,原地只剩下痛苦呻吟的官兵,以及生死未卜的灾民尸体。那些尚有一丝力气的,早已逃之夭夭。
消息传到县衙,县令顿时慌了手脚,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他揪住前来报信的官兵衣领,双目赤红,声嘶力竭地质问道。
“回禀大人,灾……灾民暴乱,官……官粮全被抢走了!”
县令闻言,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颓然跌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
“完了,一切都完了……”
那可是南安县一半的赋税啊,是要上缴到颖州常平仓的,若是上面追究下来,他这条小命恐怕难保!
“快,备马!”
事态紧急,刻不容缓。县令顾不得其他,连忙让人备马,火速赶往官粮被劫的现场。
“大人,您看!”
县令的随从,丝毫不顾及一名弓箭手的哀嚎,强行将他手臂上的箭矢拔了出来,恭敬地呈给县令。
箭?
县令心中一凛,连忙接过箭矢仔细查看。果然,在箭头处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标记,只是这个标记他从未见过,一时无法辨认。
“把所有人都带回县衙,严加审问!”
县令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衙役们,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群灾民不过是一群泥腿子,他们哪里来的弓箭?更何况,二十个弓箭手,竟然连一箭都没射出去,就被打成了残废。
这恐怕是有人暗中指使,故意与他作对!
想到这里,他不敢再耽搁,立刻返回县衙,准备向陈府递上拜帖,寻求帮助。
与此同时,陈府内,王少阳依旧沉迷于玩乐之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院内的宁静。
“进来!”
王少阳不耐烦地取下蒙在眼睛上的布巾,挥手示意屋内的侍女退下,这才让侍卫进入房间。
侍卫双手捧着那支羽箭,神色凝重地走到王少阳面前。
“公子,运往颖州常平仓的官粮被劫,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这支羽箭。”
“哦?”
王少阳漫不经心地挑了挑眉,接过羽箭,心中暗想,这恐怕又是哪家势力在背后搞鬼。
他随意地打量着手中的羽箭,目光落在箭头上的标记时,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他连忙将羽箭凑近眼前,仔细地摩挲着上面的标记,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涌上心头。
“好!好!好!”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本少爷在这南安县枯坐一月有余,费尽心思都找不到半点线索,没想到,他竟然自己冒出来了!”
“哈哈哈!查!让县令务必彻查此事,一定要查出这伙劫匪的藏身之处!”
王少阳仰天狂笑,喜出望外。侍卫见状,也忍不住抬起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公子,这箭是……”
“没错,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那一批!”
王少阳心情大好,立刻修书一封,命侍卫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看来东西就在南安县境内,再多安排些人手,在南安县境内的山脉中仔细搜寻。”
“是!”
侍卫心中同样兴奋不已,立刻转身离开,前去向陈员外传达王少阳的命令。
暂且不提陈府内王少阳的欣喜若狂,另一边,江家村的村民们在抢到粮食后,不敢立刻返回村庄,而是等到夜幕降临,才小心翼翼地将粮食运回。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除了参与抢粮的村民,其他人都对此事毫不知情。
当家人们将粮食搬回家时,家中的老小都惊呆了。
这关系到全家人的生死存亡,谁也不敢声张。
江羽是这次行动中收获最多的人,但她并没有将所有粮食都搬回家,而是趁着夜色,一趟又一趟地将粮食运到平山上,藏进了地底的石门之中。
安顿好自家的粮食,江羽又悄悄地摸进了族长家中。
“大爷爷,大爷爷!”
她像幽灵一般蹲在族长的房间外面,压低声音轻声呼唤。
族长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始终无法入睡。听到江羽的叫声,他猛地坐起身来。
“大爷爷!”
江羽的脑袋突然从窗户边冒了出来,吓了族长一大跳。他慌忙下床,走到窗边,左右张望,压低声音斥责道:“你这丫头,深更半夜的,跑到我家来干什么?”
江羽嘿嘿一笑,轻声说道:“大爷爷,官粮被劫,接下来恐怕会有官兵来各村搜查,您跟大家伙儿说一声,让他们务必把粮食藏好,否则一家老小的性命可就都搭进去了。”
“这还用得着你说?行了,赶紧回家睡觉去!这大半夜的,你一个姑娘家,像什么样子?”
族长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关于藏粮食的事情,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见族长心中有数,江羽也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被江羽这么一闹,族长反倒睡意全无。
他索性出门,将里正叫醒,又去各家各户拜访了一圈。果然,每家每户都将粮食藏得严严实实。
“大伯,我担心乡亲们经不住官兵的盘查啊!”
将村子里所有参与抢粮的人家都走访了一遍,里正又有了新的忧虑。这些村民一个个喜怒形于色,脸上根本藏不住事儿。要是官差下来盘查,恐怕很快就会露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