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瞒天过海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786更新时间:25/05/29 23:07:23
王少阳心中暗骂,若不是眼前这人要求一切行动必须隐蔽,务必做到天衣无缝,不引起任何人的怀疑,何至于现在如此束手束脚?

“那小娘子的长辈那边,还能再想想办法吗?”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陈员外愁眉苦脸,回应道:“已经让人旁敲侧击地试探过好几次了,都没用。那家人像是着了魔一样,一遇到那小娘子的事情,就避之不及。她的大伯,之前被卖入了奴籍,现在也在拼命地给她家里干活。”

陈员外小心翼翼地提议:“公子,要不然,请两位大人出面,直接把人绑了,再把户籍文书和契书搞到手?”

实在是因为要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办成这件事,难度实在太大了。

王少阳也感到棘手,在这南安县已经待了一个多月,除了一个宋氏,其他的毫无进展。

“公子,有密信。”

正当王少阳一筹莫展之际,一名侍卫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只信鸽。

他小心翼翼地从信鸽脚上的竹筒里取出密信,恭敬地递给王少阳。

王少阳接过密信,看清信上的内容后,眉头紧锁,脸色阴沉了下来。

“公子?”陈员外小心地观察着他的脸色,心中忐忑不安,猜测着信中的内容。

“上次那个牙婆,还在吗?”王少阳问道。

“在,在的。”陈员外立刻点头,知道他说的是陈巧娟。

“处理了吧!”王少阳语气平淡地说着,手中的信纸被捏成一团,眼底压抑着怒火。

陈员外心中一惊,连忙点头应下,又问道:“那江家村那边呢?”

“也停下来,过段时间再说。”王少阳挥了挥手,陈员外虽然心中充满疑问,却不敢多问,连忙退了出去。

陈员外离开后,王少阳才将侍卫召了进来,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侍卫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转身离去。

“子默。”王少阳看着天空,深邃的眼眸中带着几分嗜血的光芒,嘴角微微勾起,缓缓说道:“在京城动不了你,到了徐川,就别想再回去了。”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连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听见。

江家村。

交完粮食后,各家各户又开始忙碌起来,然而在灾民之中,却渐渐地出现了一丝流言。

时不时地,就能看到几个灾民聚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族长家也频繁地召集各家主事的人去议事,但议论的内容,却不准透露给家里人。

村里的水源越来越少,族长组织人进山寻找水源,但迟迟没有进展,村里人心浮动,焦虑的情绪在蔓延。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好消息是,中途有一夜下过雨,但坏消息是,这场雨只下了一刻钟就停了,而且又是在深夜,除了江羽听到动静起来接了些水,其他村民甚至都不知道下过雨。

早晨醒来的时候,地面依然干燥。

十天过去,村里的壮劳力们饿得面黄肌瘦,穿上特意从灾民那里换来的衣服后,看起来真的和灾民没什么两样。

“你这丫头片子,跟着瞎凑什么热闹?”族长瞪着混在人群里的江羽,眼中充满了怒火。

“大爷爷,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要是不拼一把,到时候可养不活我们姐弟几个。”江羽据理力争,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那也轮不到你去。”族长语气强硬,不容置疑。

村里几十号壮劳力都召集到了一起,换上了灾民的衣服,江羽瘦小的身板混在其中,确实不太显眼。

“我就跟在后面看看,要是有什么情况,肯定第一时间就跑。”江羽试图说服族长。

“大爷爷,就让她去吧!我会看着她的。”还是季明泽站出来劝说了两句,族长才勉强同意。

“今天咱们要干的事情,要是被发现了,可是要掉脑袋的。你们都是各家的顶梁柱,要是行动的时候被官兵抓住了,也不要多说话,直接了结自己,别给家人和村子惹麻烦,都听清楚了吗?”族长看着下方的几十号人,心中既担忧,又带着几分热血。

“听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能来到这里的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家里交完粮税后,剩下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半年的。

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像路州那样遭受饥荒,不如拼一把,运气好的话,一家子下半年的吃食就不用愁了。

“行,各自散去吧!自己想办法混进灾民里去,能搬多少粮食,全凭本事。”族长抬手,示意人群散去。

伪装好的青壮们,便朝着村子周边散去。

“消息都放出去了?”江羽问季明泽。

季明泽点点头,肯定地回答:“明日粮税出城,预计后日能到那处山坳,估计现在已经有上千灾民赶到那边去了。”

“好,那我们也走吧!”江羽说着,和季明泽两人一起出发,扮作灾民夫妻,两人的脸上都涂抹了蜡黄的颜色。

他们两人本来就瘦,又因为守孝没有沾过荤腥,这么一打扮,看起来还真像是从路州逃难来的。

两人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提前赶到了山坳里,这里稀稀落落地躺着一些灾民,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空洞。

官道两旁,灾民们朝着京城的方向缓缓移动,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歇息三步。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他们的目光时不时地朝着南安县的方向张望,眼底充满了贪婪和渴望。

“这真的能行吗?”江羽趴在山坡上,看着那些灾民把想抢粮食的心思都写在了脸上,不由得感到有些担忧。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季明泽胸有成竹地点点头,看着下方的灾民,眼神深邃而难以捉摸。

真正的灾民,就该是这样,看到运粮的队伍,就该是贪婪的、渴望的,甚至……一拥而上疯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