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将娶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676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刘皇后送来的那些玩意儿,可不简单呐!”温遥端坐在窗边,手中轻拈着一卷诗经,语气带着几分玩味,“明面上是皇后赏赐,实则暗藏玄机。其中一部分,是太后和当今圣上的私库里扒拉出来的,价值连城,摆明了是皇家对你的认可。还有一部分,则是那些墙头草送来的,见风使舵的本事真是不小。当然,皇后自己也没少添东西,那些文房四宝和孤本典籍,倒也算是花了些心思。”

宋澄思坐在她的对面,神情放松,眼中带着一丝暖意,“他们母子俩这是急着想把我给安排明白了,恨不得明天就贴出告示,昭告天下。说是婚期全由我们自己做主,还说可以把宋家的父母当做他们的亲生父母来孝敬。虽然我早就下定了决心,非你不娶,但看到他们如此诚恳的态度,心里还是觉得挺舒坦的。”

温遥轻轻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书卷,话锋一转,“对了,那位侍郎……”

宋澄思了然一笑,解释道:“庄坤是来帮忙的,这家伙人脉广,而且能说会道。咱们这边,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司仪,所以我就让他过来凑个数。”

他顿了顿,补充道:“庄坤那家伙还挺会来事儿,说如果我们觉得他合适,就随便安排个活儿给他干,端茶倒水都行。如果觉得不合适,他就当个普通宾客来喝杯喜酒,绝不含糊。”

温遥听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倒是挺知情识趣的。看来你这朋友,交得不错。”

宋澄思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既然如此,那你说,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成亲才合适呢?温温,我都快三十岁的人了,再拖下去,我都怕自己变成老头子了!”

温遥落落大方地回答道:“这事儿你来定就好啦!反正我对那些个良辰吉日,黄道吉日,是一窍不通,你就看着办吧!”

她语气轻快,带着一丝俏皮,“既然我决定嫁给你了,那就不会反悔,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跑路。你派人来下聘,我请周婶娘帮我操持着就行了,她最喜欢这些热闹的事儿了。”

宋澄思特别喜欢她这种干脆利落的性格,听了她的话,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连连点头,“好,日子我来安排!你这边……”

他心里盘算着,恨不得明天就把她娶回家,然后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温遥是他的妻。甚至想着干脆搬到温遥的府上,这样就不用两边跑了,每天都能和她腻在一起。

“我这边没什么好操心的。”温遥轻描淡写地说道,“咱们定亲的时候,苏姑姑就开始为我准备嫁衣了。定亲时穿的礼服你也见过了,和嫁衣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无奈,“以前我对这些事情不太懂,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反正不过是形式上的东西,走个过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身边的人,比如周婶娘、温嬷嬷、苏姑姑、郭总管等等,他们都很在意这些,觉得婚礼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既然他们这么看重,那我就顺着他们的意思吧,让他们高兴高兴。”

宋澄思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眼中充满了宠溺,“‘形式上的东西’?这句话大概也只有你才能说得出来了。世上大多数人,都说得洒脱,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歉意,“我也不能免俗,我也想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嫁给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新娘。不过你得忍一忍,准备婚礼确实很费时费力,估计这段时间,你会比较辛苦。”

温遥朝着他投去一个温柔的笑脸,眼波流转,充满了爱意,“许多事情,单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觉得非做不可,那每一寸光阴,都会变得难以忍受,简直就是煎熬。”

“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乐趣,那一点一滴,都会是值得珍惜的美好回忆。”

宋澄思听了她的话,顿时开怀大笑,心中充满了对温遥的爱意,简直要溢出来了!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能够遇到温遥这么一个通透、豁达、睿智的女子。

“对了,还有一件事。”温遥轻声说道,将宋澄思的思绪拉了回来,“我和府里的幕僚石子章商量好了,准备让他担任兵工厂的总管。明天我会派人送他过去,让他尽快熟悉兵工厂的情况。”

“但是,我觉得,兵工厂毕竟是为军中服务的,生产出来的武器,最终还是要给士兵们使用。所以,军中也应该派人去监督一下,确保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能够真正满足士兵们的需求。”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之前监督的事情,都是护卫队长在做,但我觉得,这样权责不清,容易出现问题,还是分清楚比较好。”

“总管的职位,我来决定,因为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含糊。”

她抬起眼眸,神情坚定地补充道:“但监工的人员,也不能少。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使用者,制造出来的武器到底是否实用,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最终还得由他们说了算。”

“不过,这个监工的人选,还得慎重挑选一下,一定要选一个公正无私,又懂军事的人才行。”

宋澄思听了她的话,连连点头称是,表示会让幕僚推荐一个人选,争取尽快把监工的人选确定下来。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温馨而和谐,温遥便邀请他留下来一起用餐,她亲自下厨,为他做几道拿手好菜。

宋澄思摇了摇手,笑着说道:“还是算了,今天庄坤好歹是个钦差大臣,我得给他一点面子,陪他吃一顿饭,聊聊朝中的事情。”

“哈哈,那好,我让温嬷嬷做两个拿手菜,送到你府上,给你们下酒。”温遥笑着回应道。

宋澄思感激地说:“那就多谢你了,温温。”说完,他起身告辞,回到了宋府。

晚饭时,温嬷嬷和周婶娘也来了,屋子里没有外人,温遥便让她们一同入座,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饭。

周婶娘满脸笑意,拉着温遥的手,叨念道:“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婚事无人主张。虽然定亲之事,已经众所皆知,大家都知道你们情投意合,但毕竟王爷身负皇室血脉,没有皇室的认可,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好像少了点底气。”

“如今这道圣旨,真是及时雨啊!有了这道圣旨,你们的婚事,就名正言顺了,再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她感慨道。

温嬷嬷也跟着笑,满脸喜庆,“好事多磨,终究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奴早就知道,小姐和王爷,是天生一对,注定要在一起的!”

温遥听着她们的话,微微无奈,笑着回应道:“你们这样一说,好像我过得多苦似的!其实别人怎么想,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活的是自己的日子,只要我们自己觉得幸福,那就足够了,干嘛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周婶娘听了她的话,瞪大了眼睛,正色道:“可你不能这么说啊,‘人言可畏’啊!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别人的议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可不能不当回事啊!”

“伯娘,”温遥爽快地放下筷子,眼神坚定地看着她,“人言再多,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我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正所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别人的嘴,我怎么可能堵得住呢?我总不能为了不让别人议论我,就什么都不做吧?”

“还有那什么‘三人成虎’,如果我太在意外人的评论,整天为了别人的话担惊受怕,那我还怎么好好生活呢?岂不是活得太累了?”

她的语气变得愈发坚定,继续说道:“人生短暂,往往只有短短几十年。你看,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经常忍饥挨饿,往往活到三四十岁就撒手人寰了。”

“这么短的生命,如果天天为了外人的话担惊受怕,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还怎么盼望未来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不敢说我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但我明白,什么对我有帮助,什么对我有利,我才会去听取,那些怀有恶意,心怀叵测的人,根本不值得我关注,我才懒得理他们呢!”

“我也想跟你们坦白,今天有圣旨,不管有没有圣旨,我和王爷都一定会成亲。那些看我们不顺眼,心怀敌意的人,根本不会祝福我们的——当然,我们也不需要他们的祝福,只要我们自己幸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