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民生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458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温遥略一思忖,从荷包里摸出几枚铜板,吩咐郭顺去采买一些健脾开胃的山楂丸,打发走郭顺后,她才转过身,对着身旁的柳叶轻声说道:“走吧,咱们也该出府走走了。”
柳叶略带疑惑地望着她,忍不住问道:“郡主,您是想借此机会,暗中调查沈素问炼制毒药的药材来源吗?”
温遥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摇了摇头,轻声解释道:“倒也不全是如此,我已许久未曾真正走上街头,想要亲身了解一下如今真实的民生百态,自然要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才能有所体会。”
“这便如同当初王爷安排二皇子殿下,亲自前往田间地头巡视一般,唯有真正了解百姓的所需所求,方能成为一位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祉的明君。”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温遥与柳叶主仆二人,漫步于宛城那热闹喧嚣的街头,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她们时而驻足于琳琅满目的商铺前,细细打量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时而又走进街边的小吃摊,品尝着那些充满地方特色的小吃。直到夜幕完全降临,华灯初上,两人才随意走进一家小饭馆,简单用过晚饭,启程返回郡主府。
刚一踏入府门,郭顺便迎了上来,恭敬地递上一份今日的邸报。温遥接过邸报,随意翻阅着,当她的目光扫过其中一行字时,眉头不由得微微一挑,轻声说道:“朝廷竟然一次性下拨了二十万两白银,作为北地的军饷?”
站在一旁的郭顺,脸上堆满了笑容,连忙附和道:“老奴对这些事情不太懂,不过谢指挥使说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是近几年来都难得一见的。”
确实如此,不仅仅是北地,其他各地的驻军也都得到了军饷的补发。如今皇帝龙体欠安,太子陆浩轩代为监国理政,这一连串的举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太子的手笔。一时间,朝野上下对太子赞誉有加,纷纷称赞他魄力非凡,能在如此动荡的局势下,做出如此果断的决策。
当然,陆浩轩的计划远不止于此。一封由他亲笔书写的书信,被夹在邸报的后面,信中的字迹工整娟秀,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他在信中提到,希望能够向温遥购买一批武器的图纸,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军队提供装备支持,至于价码方面,则全凭温遥做主。
温遥紧紧握着手中的信纸,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说道:“竟然亲自写信给我,这可真是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情感牌啊。”
不可否认的是,她与陆浩轩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过密切,但既然陆浩轩是宋澄思所看重的对象,温遥自然也要给他几分薄面。而陆浩轩所施展的,无疑是一场堂堂正正的阳谋。
郭顺见状,心知接下来要商议的,定是关乎府内发展的重要决策,便悄悄地向后退了几步,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深知,在这种时候,自己最好还是保持沉默为妙,免得因为多言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柳叶,准备笔墨,我要给太子殿下回一封信。”温遥的声音坚定而清晰,话音刚落,她又转过头,吩咐道:“另外,再派人去请营造局的洪任大人过来见我。”
营造局的指挥使洪任,曾是前朝工部的官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辗转来到了北地。温遥一眼就相中了他那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管理才能,当即便将原有的指挥使调任为副手。
洪任接到消息后,匆匆赶来,身上的衣袍都未来得及整理妥当,看得出来,他最近确实忙得不可开交。温遥见状,连忙示意他入座,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关切之色,轻声说道:“我们接下来要谈的事情可不少,洪大人先坐下来慢慢说吧,不必太过着急。”
虽然洪任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尤其是在面对温遥时,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他连忙拱手,恭敬地说道:“郡主大人,不知您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请尽管吩咐,我定当竭尽全力。”
原本像他这样阅历丰富、经验老道的人,在个性上难免会有些恃才傲物,不肯轻易服人。一方面,是因为他曾经身居高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胸中怀揣着远大的志向。但自从前朝覆灭之后,他和许多同僚一样,被迫流离失所,生活也变得十分拮据。后来,他听说北地大将军王的治下,似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这才决定前来碰碰运气。
如果能够借此机会,重新获得荣华富贵,至少也能让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真正踏入北地的土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农人们手中那些精巧实用的农具,这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眼前的这些改造,不仅让他感到新奇,更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这样的改革,他们原本也是能够做到的!
但是,在此之前,他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要动手去实践呢?或许,只是因为缺少一个契机,缺少一个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人。而想要突破这层阻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紧接着,洪任又看到了水车。虽然在整体结构上,与传统的水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那些细微之处的改动,却使得水车的运作效率大大提升,使用起来也更加灵活方便。这一项项的发明与创新,让洪任逐渐认识到,眼前的这位宛城郡主,其才华远非寻常人可比。
“听说这一切都是宛城郡主的杰作,可她才十七岁啊,这怎么可能?”最初的时候,洪任和许多人一样,都以为这不过是郡主窃取他人功劳的结果,根本不相信这些发明创造,会出自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女之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温遥的种种传闻不断地传入他们的耳中,他们才逐渐明白,这位郡主不仅擅长改良日常用具,就连军器也能进行改造。洪任开始在郡主府的营造局任职,有机会接触到巡查司送来的兵器。每个月,巡查司都会将损坏的兵器,送到营造局进行维修。
每次看到这些经过改造的兵器,总能让洪任发出由衷的赞叹。渐渐地,他认识到温遥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了营造局的所有人。即使她日常事务繁忙,但她偶尔提出的建议,往往都能帮助他们带来巨大的改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洪任也毫不掩饰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经过温遥的亲自面试,以及对他的图纸进行审核之后,他被破格提拔为营造局的副指挥使。不久之后,温遥发现他在管理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原本的指挥使,便果断地将他晋升为指挥使,而让原指挥使担任副手,以作补偿。
洪任得到了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便更加频繁地向温遥请教各种问题。而温遥也乐于给予指导,这使得洪任的视野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营造局的众人,都变得积极向上,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可由于前些时候纹银被盗的问题,营造局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推出新的作品了。看着洪任这略显憔悴的神态,温遥不由得莞尔一笑,轻声问道:“我今日叫你过来,是想向你询问一下,现在营造局记录在册的,已经改进的农具有多少?兵器又有多少?日常用具又有多少?”
洪任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心中便明白了温遥的用意。她显然是希望通过自己,更准确地了解到营造局近期的进展和成就。他微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准备好好地回应温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