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泥泞官道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876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苛捐杂税有如附骨之疽,地方官吏更是豺狼当道,巧取豪夺,民不聊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只要寻觅到哪怕一丝生的希望,又怎会不甘冒九死一生的风险,奋起反抗呢?”

温遥的声音掷地有声,仿佛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毕竟,自他们的先辈起,便已然背负着这片土地的千钧重压,苟延残喘。”

她语带悲悯,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总有些人,身居庙堂之上,便自以为是,对他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却从未设身处地地体谅过他人的艰辛困苦。我曾听一位智者说过:‘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没有资格妄加评判。’”

温遥的语气陡然凌厉起来,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

“撰写那篇冠冕堂皇的‘道德’文章之人,是否曾真正地深入民间,体会过百姓的困苦与挣扎?他又怎会真正明白,秦末时期的沉重赋税,对于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怎会理解,为何太祖皇帝在登基之后,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推行了免税三年的惠民政策?”

她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世间一切虚伪与谎言。

“啧啧啧,对于这等虚伪至极的文章,我只想用三个字来概括:假、大、空!毫无价值可言,简直是一无是处!”

温遥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之情,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依我看,写出这种文章的人,最应该做的,便是放下身段,深入民间,去真真切切地体验一番百姓的真实生活,或许,到那时,他才能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冯彰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如同被人当众狠狠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疼痛,让他无地自容。

宋澄思见状,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心中暗道: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温遥,没想到在唇枪舌剑之间,竟是如此的洒脱不羁,真是令人大呼痛快!

温遥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漫不经心地摇了摇头,说道:“我有些渴了,大哥,我们还是回去吃些东西,喝点水吧,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与口舌呢?”

宋澄思闻言,欣然应允,随即招了招手,示意不远处等候的马童将马匹牵来。两人身姿矫健地翻身上马,扬鞭催马,绝尘而去,只留下地头的农夫们,依旧愣愣地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练习,温遥的骑术可谓是突飞猛进,胆子也愈发大了,竟然敢主动向宋澄思提出比试骑马。两人你追我赶,纵马飞驰,尽情享受着这份自由与畅快,然而,飞溅而起的泥点,却将冯彰一行人淋了个措手不及,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泥污,狼狈不堪。尤其是冯彰身后的随从,似乎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猝不及防之下,甚至有泥点飞进了嘴里,让他顿时手忙脚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所措。

冯彰心中怒火中烧,几欲爆发,然而,碍于自己的身份,又不得不强行压抑着。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两道身影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尽头,这才无奈地低下头,开始仔细检查起自己身上的衣衫。原本崭新挺括的官服,如今却是污迹斑斑,狼狈至极,就连那双洁白如雪的靴子,也被厚厚的泥浆所覆盖,变得泥泞不堪。

他恼怒地转过头,看向自己的随从,却发现对方也是满脸泥污,身上更是脏乱不堪。想到刚才自己脸上感受到的那阵凉意,冯彰心里猛然一惊,暗想自己恐怕比他们还要更加难堪。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他恨不得狠狠地跺上几脚,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然而,就在他即将抬脚的那一瞬间,却又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以及此时此刻所处的环境,连忙强行收回了脚。由于用力过猛,导致身体重心不稳,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突然冲过来一个农人,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冯彰侧过头,略带厌恶地看了一眼扶住自己的农人,只见对方的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顿时心中一紧,生怕自己身上这身价值不菲的华贵衣料被其划破,连忙站直身子,不动声色地向旁边挪动了一步,与那农人拉开了一段距离。

“你是何人?”他语气冰冷地质问道,眉宇间充满了不悦。

那农人见状,连忙弯腰作揖,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中带着一丝卑微:“草民刘二,乃是这块田地的主人。”

冯彰这才注意到眼前的这片农田,心中充满了疑惑:这田里种植的究竟是什么作物?看起来像是高粱,却又与自己印象中的高粱有所不同。

刘二见状,连忙主动解释道:“原本小人只是个给地主老财家做事的佃农,可是最近这些年,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东家的田地也因此而荒废了。后来,宛城县主来了之后,便下令重新丈量土地,造册登记,然后将荒废的土地分给了我们这些无田可种的百姓,每人分了两亩地……”

听到这里,冯彰不由得冷笑一声,心中暗想:温遥,宛城县主,你好大的胆子!究竟是谁给你的权力,竟然敢如此肆意妄为地私自分配田地?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慢条斯理地从怀中掏出手帕,轻轻擦拭着自己沾满泥点的面颊,漫不经心地问道:“我刚才似乎听你说,县主想要取了你的项上人头,这又是为了什么?”

刘二闻言,顿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大老爷,您可一定要替草民做主啊!小人那婆娘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了六个女儿,没有一个带把的。前两年,兵荒马乱的,有两个女儿在逃荒的路上不幸夭折了,还有两个年纪稍大的,被送到了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去做佣人,也好歹能混口饭吃,勉强活下去。剩下的一个,才刚刚出生几个月,就因为没吃的,活活饿死了。如今,家里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女儿了。

“如今,我那婆娘又怀上了,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家里日子真是苦啊!虽然有县主的救济,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可还是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不然,我那婆娘坐月子,我一个人拿什么养活这一大家子啊?

“偏偏我那个女儿还生了重病,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您想想,做爹的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吗?可人家郎中说了,我女儿的病已经病入膏肓,恐怕是活不下来了,咱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啊……谁知这事儿竟然被县主知道了,她非要我继续花钱为那个注定要死的女娃看病。我们那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底,早就已经被掏空了,而且我还得留着钱养儿子呢……”

听到这里,冯彰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一个主意,他一边捋着自己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一边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阴险狡诈的笑容:“刘二,听你的意思,是觉得县主在逼迫你吗?”

“可不是吗!”刘二一拍大腿,仿佛积压在心中已久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彻底爆发了出来,“唉,自从这个县主来了之后,宛城县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她的。但凡有谁不依着她,轻则没饭吃,没田种,重则还要挨板子,甚至有可能被抓进大牢……”

冯彰闻言,眼中精光闪烁,他微微向前倾身,压低声音问道:“既然如此,那你可愿意出首县主?”

“出首?”刘二满脸茫然,显然并不明白冯彰话中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冯彰环顾四周,见周围并没有其他人,这才放心地压低声音,解释道:“所谓出首,便是向上官检举揭发县主的罪行……”

“啊!”刘二闻言,吓得连忙往后退了一步,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这可不行!不行不行!”

冯彰见状,微微一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循循善诱道:“只要你愿意出首县主,我保证不仅给你在县城里买一所宽敞明亮的宅院,还会额外赏你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足够你一家老小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了!”

刘二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冯彰,语气急切地问道:“此话当真?”

冯彰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一副诚恳的笑容,他拍着胸脯保证道:“当然是真的!本官向来一言九鼎,从不食言!”

刘二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低着头,似乎在认真地思索着其中的利弊,过了好一会儿,才又急忙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不行……光有银子还不行,你还得帮我谋一份差事,最好是那种既轻松又不累的。”

“成,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帮我,一切都好说!”冯彰满口答应,心中却在暗笑:只要你能按照我说的去做,到时候,别说是给你谋一份差事了,就算是要你的命,还不是易如反掌?

刘二闻言,依旧有些犹豫不决,他咬了咬牙,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妥了!那就这么办!不过,大老爷,不是小人不信任您,只是这空口无凭的,总得有个凭证才行吧?”

冯彰闻言,微微一笑,并没有生气,反而点头赞许道:“看来你还挺有心计的,考虑事情也挺周全。”

刘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干笑了两声,解释道:“嘿嘿,当初见东家吃过不少亏,所以才没那么轻易相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