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连弩惊世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267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若无你们母女,哪有我的今日啊。”宋澄思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像是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自从与你们相遇,我才有机会加入陆家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闯出些名堂。记得当年救你的时候,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伍长,是百夫长不幸战死,我才侥幸得以暂时代理他的职务。”

温遥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抬眼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棱角分明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感恩。

“若非心中毫无畏惧,又怎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呢?”温遥轻声赞叹道,她能想象到,当年那个年轻的宋澄思,是如何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勇气,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对了,你这一身好功夫是跟谁学的?”温遥好奇地问道,她知道宋澄思出身农家,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好的身手。

“我师父教的。”宋澄思并没有隐瞒,坦然地说道,“我的身世你应该也听说过一些,我养父母的家乡,有一位深山老隐士。”

“当年,我爹娘费尽口舌,苦苦哀求,那位老人家才勉强答应,破例收我为徒,教了我整整五年的武艺。后来,师父他老人家不幸去世,我的家乡又遭遇了天灾,我这才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去投军,希望能混口饭吃。”宋澄思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怀念的笑容,接着说道,“这样一来,也算是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毕竟能省下三个半大小子的口粮呢。”

“在军中,我还遇到一位老军,他赠予我一本枪谱和几本兵书,若不是他的指点,我今天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宋澄思陷入了回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位老军甚至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便告老还乡了,我原本想派人护送他,结果在半路上就失去了他的踪影,后来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我猜想,他或许是我师父的老朋友吧,不然也不会如此慷慨地赠我枪谱和兵书。”他微微叹息一声,神情中流露出几分感慨。人生在世,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若不是从小就遭遇了这么多的坎坷,他又怎么可能成就今天的自己呢?但是,如果人生能够一帆风顺,谁又愿意自找苦吃呢?尤其是他,生来就与亲生父母分离,命运注定了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牛太后主动遗弃了他,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原因,才让她如此狠心呢?

温遥看着他,眼神微微闪烁,她知道宋澄思的身世,也知道他心中隐藏的痛苦。

宋澄思注意到了温遥的眼神,他微微一笑,似乎想要冲淡这凝重的气氛,说道:“不过,太祖皇帝和先太子对我倒是真的很好。特别是先太子,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对治理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知人善任,时刻心系百姓的疾苦。”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之情,但紧接着,他又沉重地叹了口气,“可惜这样一位未来的明君,竟然英年早逝,实在是天妒英才啊!如果今天是他来治理国家,那一定是天下万民的福祉!”

温遥听着,心中也忍不住开始推测起来:“这么说,先太子的死,会不会是人为的呢?”

“不是人为的。”宋澄思斩钉截铁地说道,“首先,他早年曾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身经百战,身上也落下了不少伤病,只是因为战事紧急,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这才留下了病根。”

“其次,无论是太后,还是现在的皇帝,他们都没有那个胆量去加害于他。”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唉,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温遥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感慨万千。陆扬从小就在父兄的庇护下长大,还有一个光芒四射的长兄,在这种环境下,他长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庸才,也确实不足为奇。

“说起来,这次你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别说是拿下冷宫了,恐怕我连获得自由都难以做到,更不用说收服那些村民,治理田地了。”她认真地想了想,又补充道,“作为报答……”

“不需要报答。”宋澄思迅速打断了她的话,语气轻松地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你完全不必觉得欠我什么人情。”

“至于我请你帮忙屯田的事情,那是我欠了你的人情,以后我再想办法补偿你。”他说完,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你这个人啊……”温遥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说道,“不如这样吧,我想帮你改良一下武器,你看怎么样?”

“真的吗?”宋澄思的脸上顿时绽放出兴奋的笑容。“我可是亲眼见过你改良的农具的,你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居然就能让工具的效率提升好几倍!”

其实,他心中早就有了改良武器的想法,但是一来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二来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头脑,所以一直未能实现。

“我其实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了。”温遥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我想让你帮我弄一个合法的身份,这样我以后在外面走动也方便一些。作为回报,我和谢庆一起研究出了一种连珠弩。”说着,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宋澄思一听,立刻关心地问道:“你的护卫都带来了吗?”

“当然带来了!”温遥笑着回答道,“谢庆说现在外面不太平,所以准备得非常周全。他们带来了一整套的器械,平常在冷宫里的时候,我们只带了一支箭防身。”

她的话音刚落,四个护卫便立刻上前,将所需的实验场地和物品一一列了出来。宋澄思见状,立刻下令手下的人开始准备。

在温遥的示意下,一名护卫双手捧着连珠弩,恭敬地递到了宋澄思的面前。宋澄思接过连珠弩,走到一处土墙前,用脚步丈量了五十步的距离,然后扣动了扳机。

“嗖嗖嗖……”

瞬间,十五支弩箭齐发,箭矢整齐地飞出,尾羽在空中剧烈地震颤,发出嗡嗡的声响,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住了,亲兵们纷纷向宋澄思投去既羡慕又渴望的目光。

温遥从护卫手中接过一囊箭,走到宋澄思身边,快速地将箭装填好,然后指着连珠弩说道:“这个地方是可以调节的,在射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射箭的角度,在战场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宋澄思认真地转动了机关,又进行了一次试验,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他激动地说道:“这门手艺你也能教我吗?”

“当然可以教你啊!”温遥毫不犹豫地笑着说道,“我为什么要拒绝呢?这可是帮你做事啊!”

宋澄思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抬起手,想要拍拍温遥的肩膀,以示感谢,但是又觉得自己力气太大,可能会伤到她,顿时有些尴尬地缩了回去。

温遥却俏皮地侧过肩膀,笑着说道:“我可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娇小姐!”

宋澄思见状,也不再犹豫,轻轻地在她肩上拍了一下,笑着说道:“谢谢你!”

周围的亲兵们都围了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宋澄思手中的连珠弩,有的甚至围着温遥的护卫,不停地询问着连珠弩的事情,场面热烈而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