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温园立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132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冯保听罢,心中紧绷的弦略微松弛,试探着问道:“皇上和太后娘娘都知道咱家在替姑娘您办事,莫非日后还有差遣咱家的时候?”

“皇上?”温遥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仿佛早已看穿一切,“他不过是想借你们之手,从我这里探听虚实罢了!”

她黛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这小皇帝对冷宫的垂涎,简直是昭然若揭啊。”

“即便太后娘娘想兴风作浪,也会被他死死压住。”她不忘给冯保吃下一颗定心丸,“再说了,你们师徒又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反而还立了大功呢。”

此话一出,冯保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实处。他暗自盘算着自己与那些妃嫔之间的隐秘交易,心中清楚,一旦彻查,只怕后宫又要空出不少位置了。

温遥眸光流转,心中思忖:所谓法不责众,看来这些担忧着实有些多余了。她暗下决心,要好好规划一番未来的道路。首要之事,便是寻来一幅大衍朝的详细地图,摸清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再精心设计一条万无一失的行程路线。

宋澄思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毕竟他没有那个必要。即便她身怀异能,武艺超群,可猛虎难敌群狼,一旦陷入重围,也难免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眼下情势有变,一切还需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游山玩水,顺便还能借些兵马充当护卫。”温遥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心中盘算着,一旦寻到时空穿梭器,完成任务,便能立刻返回自己的时代,继续她的科研事业。这个地方再好,终究没有归属感,那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也实在无力驾驭。

没过多久,宋澄思便回来了,只是脸色略显凝重,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是想继续留在冷宫之中,还是随我一同回府?”

他目光扫过这略显破败的庭院,突然提议道:“对了,是不是该给这里换个名字了?”

温遥漫不经心地答道:“都行,随便你吧。”

宋澄思略作思索,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既然如此,那我便让人题一块匾额,就叫‘温园’如何?”

“这‘温园’与皇宫互不相通,正门朝外,你想让谁进就让谁进。”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一旁伺候的冯保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焦急起来,他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慑于大将军的威严,不敢贸然开口,只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

宋澄思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异样,目光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微微颔首示意:“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冯保连忙躬身施礼,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过去这温园里的物产,都是要进贡给皇宫里的贵人们的,一旦断了这条路子,奴才们只怕将来生计无望啊。”

宋澄思神色淡然,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个好说,你们只需将要卖的东西和价格都准备妥当,我自会派人前来收购。”

冯保眉头紧锁,脸上的忧虑之色并未减轻半分。他心里清楚,虽然省去了不少麻烦,但与宫中的往来也算是彻底断绝了。

“至于你那师父,”宋澄思眼中精光一闪,语气意味深长,“他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为人处世也颇为圆滑,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

“若你想回去,我可以送你一程,但也需明白,若是不愿……那就只能各安天命了。想要两全其美,只怕是难上加难。”

冯保沉默了许久,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坚定地说道:“奴才愿意一辈子侍奉许姑娘,绝无二心!”

宋澄思微微颔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然后,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温遥身上,缓缓说道:“如今皇朝初立,百废待兴,这不过是表面上的景象罢了。

“实际上,自秦末以来,战火连绵不绝,百姓流离失所,良田荒芜,民不聊生。

“那些手持刀剑,杀人越货的,当真都是穷凶极恶的盗匪吗?其实,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民罢了。

“常言道‘良心丧于困地’,人在走投无路之时,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仁义道德?

“‘易子而食’,你或许觉得这只是一句空洞的成语,但那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剧啊。

“不仅仅是‘易子而食’,那些饥民往往会变得更加团结,他们对外来者充满着敌意,这种排外情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旦抓住外来之人,便会将其生吞活剥,分而食之。

“在他们的眼中,外人早已不再是人,而是可以果腹的盘中餐!

“即便你带着十几二十个护卫又如何?那些手无寸铁,瘦弱如柴的灾民,根本不会引起你的警惕。

“而且,那些用来引诱猎物的诱饵,或许就是那些老弱病残,他们看起来极易激起人们的怜悯之心。

“我这样与你说,你或许会觉得你绝不会上当,但我所说的,不过是常见的情况罢了,此外还有许多我也不知道的凶险。”

温遥听得后背一阵发凉。她的时代几乎不存在饥荒,营养液物美价廉,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所以一时之间,她难以想象这种令人绝望的现实。

宋澄思沉默了片刻,目光凝视着她,语气低沉地说道:“我曾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场景,甚至还差点沦为他人腹中之食。”

他抬眼看向温遥,声音低哑地说道:“你那时还在睡梦之中,或许并不知晓,我曾经身负重伤,被一群饥民抓住,他们想要将我当作晚餐。

“若不是遇到了你母亲的卫队,我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了。”

温遥心中一惊,连忙努力回忆,原主的记忆中确实有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那风雨飘摇的大秦末年,战火连绵不断,原主的母亲温涛,本是太师的独女,越王的正妃。她的父亲秦湛骁勇善战,却不幸遭到权臣的猜忌,最终含恨而终。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让女儿放弃宗室的身份,改回许姓,由部将护送她远走他乡。

途中,温涛救下了命悬一线的宋澄思。此后,温涛带着女儿在乡间度过了一段平静安稳的时光,但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村庄也遭到了血洗,温涛身负重伤,命不久矣。

恰巧宋澄思路过此地,解救了她们,这才有了之后的托孤之事。

原主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未经历过任何困苦,但自从跟了宋澄思之后,日子便变得颠沛流离,衣食无定,虽然宋澄思尽心尽力地给她最好的,却始终无法掩盖她心中的迷茫与不安。

在这个清冷的秋日下午,小姑娘的心情如同秋风般瑟瑟发抖,却从未向任何人诉说过自己的苦楚。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渐渐安定下来之后,她也选择了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尘封在记忆深处。温遥一时间竟也未曾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