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将计就计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760更新时间:25/05/29 23:07:12
有些道理,温遥心知肚明,无可辩驳。她思绪飘飞,不禁想起那原主小姑娘,总是独自一人默默神伤,却从未真正责怪过宋澄思。
可话说回来,宋澄思的确是一位人品端正,能力出众的将才。如今自己手头上也积攒了一定的资本,倒不如放手一搏,外出闯荡一番。如果能将自己一手培训出来的这批人马一并带走,那简直就是天作之合。要知道,这样配置完善,各有所长的团队,想要再凑齐一套,恐怕难如登天。
或许,自己可以巧妙地借助一下宋澄思的力量。平日里闲暇时,她曾听谢庆提起过,如今的冷兵器种类虽然较之前丰富了不少,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但若论及精巧机关和设计巧思,依旧存在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若是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那便能为战士们增添一份保障。”她那双明媚动人的眼眸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心中已然开始暗自筹划。
为了切实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能力,温遥当即决定让谢庆着手绘制各种兵器的详细图谱,集思广益,深入思考最新的冷兵器改良方案。在她看来,这无疑能够帮助宋澄思在武器装备上弥补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战士们的伤亡。然而,世事难料,事情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变数。边疆突然传来消息,局势骤然紧张,发生了一些难以预测的变故,宋澄思原本计划的回京日期,不得不再次被无限期地推迟了。
“这可真是命运弄人啊!”温遥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秀眉也微微蹙起。尽管如此,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工作。她开始对之前缴获的手弩进行反复的拆卸、组装和重新的调整改良。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她特意安排谢庆带领着一队人马,前来观看她的最新实验成果。
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把手弩从外表上看与之前并无二致,然而其内部的各个关键部件,都已经过温遥利用全新的合成材料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升级。她神情专注地站在用土坯垒砌而成的矮墙边,略显紧张地在五十步开外的位置,瞄准时机,果断地扣动了手弩上的机括。
“啪!”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划破长空,靶场上顿时尘土飞扬,弥漫开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前方。
待到烟尘渐渐消散,谢庆立刻带着众人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仔细检验,这才震惊地发现,射出的所有二十支弩箭的尾羽竟然全都高高地竖立着,而箭身则已然全部深深地没入了坚硬的土坯之中,分毫不差地命中了靶心。
“这……这也实在是太精准了吧!”谢庆忍不住发出惊叹,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热切期待。
“再退后八十步,试试看。”温遥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而坚定,目光中充满了自信。
随着弓弦的颤动,弩箭再次离弦而出,依然精准无比地命中了目标,只不过箭身没入土坯的深度,比之前稍微浅了一寸左右。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之情。
“这简直就是战场上的一大利器啊!”一名士兵压低了声音说道,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温遥并未停下,继续下令增加距离。当距离达到一百步时,弩箭依然准确地命中了靶心,但穿透的深度又比之前浅了一寸。这一下,围观的众人彻底哗然,每个人的脸色都微微变了,心跳也如同擂鼓般剧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对站在场中的温遥,油然而生出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谢庆,立刻派人去联系你昔日的同僚们!”温遥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决断,显得格外干脆利落。
谢庆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立刻行动起来,迅速联络了几位之前关系要好的老朋友,并且还特意带来了两副做工精良的铠甲,以便让温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经过一番细致的试探,温遥发现,在八十步的距离内,这种经过改良的连珠弩,完全有能力穿透铠甲的防御,而在五十步的距离上,更是能够做到透甲而出,直接杀伤敌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值得庆贺的重大成果。
“看来,这连珠弩的最佳射程,应该就是在五十步左右。”温遥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实验的成功,无疑让她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她迅速利用合成材料,又复制出了二十支同样的弩箭,并且将这些弩箭交由谢庆负责掌管的巡查队使用。不过,谢庆深知此物的珍贵和重要性,因此平时只允许巡查队携带一支弩箭处于待命状态,而其余所有的弩箭,则全部由他亲自负责保管。与此同时,他对巡查队的日常管教也变得愈发严格起来。
一切似乎又重新归于平静,温遥的心也终于安定了下来。秋风渐渐变得凉爽起来,田地里的豆子也逐渐变得饱满,之前种植的过剩的蔬菜,也已经被全部晒成了便于储存的干货,而白菜和萝卜等蔬菜,也必须要在第一场霜冻来临之前,全部收割完毕。红薯也开始陆陆续续地被挖出来,运进地窖里妥善保存。
不过,时下的人们对于红薯这种作物,还不太清楚具体的食用方法。于是,温遥便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温嬷嬷分享了一些红薯的烹饪技巧和食用方法,温嬷嬷听后一边仔细琢磨,一边带领着下人们开始尝试制作,很快便成功地做出了香甜可口的红薯饼和软糯香甜的红薯糕等各种美味小吃。
“嗯,这个味道确实不错!”温遥尝了一口刚刚出锅的红薯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着夜幕降临,天气也渐渐变得凉了下来,虽然还不需要生火取暖,但温遥还是让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简易的火塘,直接将红薯埋在火塘里进行烧烤,顿时,一股诱人的香气四处飘散,令人垂涎欲滴。
“大家快来尝尝这个。”温嬷嬷还喜欢趁着大家闲暇的时候,给大家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红薯稀饭当做宵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不由得感慨道:“要是早些年有这样的好东西就好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淡淡的遗憾。毕竟,温嬷嬷年轻的时候,家乡曾发生过严重的饥荒,为了活命,她不得不四处漂泊流浪,最终被卖入皇宫之中,成为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倘若那时能够有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她定然不会遭受与亲人骨肉分离的痛苦。
“过些年,种植红薯的人会逐渐多起来的。”温遥柔声安慰道,心中却隐隐流露出几分忧虑。众人听后,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心中依旧充满了忐忑不安——他们现在仍然身处冷宫之中,前途未卜,谁也无法预知未来究竟会如何。
转眼间,时间已经悄然流逝,逐渐接近年根岁尾的时节。现如今的社会,传统的过年习俗几乎已经形同虚设,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虚拟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若不是因为强制规定生育的法规的约束,恐怕连人类种族的延续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于是,郭顺和温嬷嬷等人便开始着手准备过年的相关事宜,温遥倒是觉得这件事情颇为新鲜有趣。不过,冷宫里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丰收,仓库里早已堆满了各种粮食和物资,因而趁着过年之际,好好地庆祝一下丰收,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这是今年过年的支出单子,您看看怎么样?”郭顺拿着一份账单,认真地向温遥请示道,显然他对这件事格外上心。
温遥仔细地一一审阅了账单上的每一项支出,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其间,冯安也料到年末岁尾这段时间,宫中事务繁杂,容易出现疏漏,特意前来叮嘱温遥:“近日要多加留神,仔细检查,千万别让事情出错了。”
冯保为了确保消息的万无一失,特意去拜见了牛太后,并且向她详细地汇报了温遥的近况。“太后,奴才觉得,温遥恐怕是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
牛太后听后,心情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愉快,反而显得有些复杂。她得知宋澄思短时间内无法返回京城的消息后,心中暗自窃喜,同时也决定让温遥再多受一些磨难,于是便吩咐冯保道:“既然是过年了,你们也要稍微对她好一些,赏赐一些东西过去,让她安心。”
冯保听后,故意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进一步解释道:“太后,不是奴才们不尽心尽力,实在是温遥如今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恐怕没有其他办法了。再说,大家平时经常在她耳边提起大将军的事情,她才能勉强支撑着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