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科研漩涡中的选择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689更新时间:25/05/29 23:07:09
研究资金捉襟见肘,要想继续完成未竟的科研梦想,出国无疑是唯一选项。而在众多国家中,“漂亮国”无疑是最理想的目的地。想当年,他们亲自递交橄榄枝,条件优厚得令人无法拒绝:只需放弃华夏国籍,加入“漂亮国”,他们的科研协会便会不遗余力地为你提供人力、资源,外加无限的财力支持。这样的诱惑,谁能抵挡?

对于一个致力于顶尖科技的研究者而言,这简直是天赐之机,不费国内一兵一卒,便能打造出尖端的科研成果。当然,其他技术支持也会随之而至。不需要过多犹豫,这位华夏科学界的潜力股果断点头应允。从那一刻开始,他便站在了国际科研的巅峰之上。

在这片资源丰沛的土地上,他不仅尽情钻研自己的领域,还悉心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学生。脑海里早已有了计划,等到合适的时机,便带着这些未来的科学家们风光回国,一起实现更大的理想。每每想到这个场景,他都会忍不住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过,他并不是没有考验别人决心的习惯。就在几日前,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与一个学生会面,只是为了试试她的意志。这个小姑娘正是他得意门生之一,名叫白浮,天资聪颖,但性子却极为倔强。令人意外的是,即使面对曾经欣赏过的导师,她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诱导,语气中甚至透着一丝不耐烦。她的冷漠彻底打破了他自以为的掌控,让他有些错愕。她每次找他,仅仅是为获取数据,这种专注,简直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与此同时,外界因白浮而掀起的一场舆论风暴始终未退。新闻热度居高不下,所有人都在翘首等待白浮的回应。然而,这件事对于当事人而言,没有一丝波澜的影响。她的心思依旧全在如何把大量科研数据安全地带回国内。这些数据以纸质形式记录,体量大得惊人,别说短时间记住,就算是顶级“学霸”,也难以做到完全过脑一遍。她唯一的方法是将这些海量数据逐一默写整理,再悄悄将其复刻回国。所幸她的行为从未受到异样对待,其他科研人员只是默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这当作一个“勤学好问”的优点罢了。毕竟,他们资源充沛,少了一点也无伤大雅。

翌日,带着无数的思索和计划,她再次与潇老师会面。“明天有一个发布会,感觉会有不少行业内的大牛参加,你要跟我一起过去看看吗?”潇老师温和地询问,语气里透着试探。“听说都是相当有实力的人。”

白浮见机回复:“可以。”她并不是对什么科研大佬感兴趣,图的只是能借此机会获取数据。她话锋一转,直接问道:“你的那些资料,能让我带过去看看吗?”

潇老师明显被盯住了,沉默片刻后无奈答应:“……可以。”

这一场发布会,果然吸引了众多新媒体的注意。尤其是白浮这个话题人物,更是让整个活动增添了几分火热的氛围。现场的记者们挤破了脑袋,只为了采访这位热度与实力并存的存在。他们对白浮的态度倍加关注,试图剖析她是否真的如传言般因利益抛弃了华夏国籍。发布会的严谨流程却让他们无法直接出手,只能将目光死死锁定在白浮身上。

走在潇老师身旁,她深知这一切关注的源头并不单单是发布会的主题。潇老师也不由感慨:“能跟你同行,压力还真不小,总觉得被你的光环完全笼罩。”

白浮对此毫无反应,只是露出一副无辜的面容,好似不明白他的话中深意。潇老师话锋一转,提醒道:“等一会儿,这里可能会有记者采访。如果你介意的话,现在正是个撤退的好时机。”

她轻声反驳:“现在才提醒,未免太晚了些吧?”语言间明显流露出些许无奈,似乎很清楚自己无处可逃。索性,她不再纠结:“既然如此,那就接受采访吧。”话语随性,却又暗含一股勇气。

采访时间一到,记者们蜂拥而上,话筒顿时围满白浮。他们的提问极为尖锐,试图撬开白浮的防线。“白浮博士,看您与潇博士私下交流甚密,是否表明你们关系不一般?”

她镇定答复:“嗯,他是我的导师。”

“那作为潇博士的学生,您会不会考虑加入漂亮国国籍呢?”话中带刺,想套出她的态度。

她不假思索:“不会。”

记者眉头微挑,继续追问:“关系那么亲近,拒绝国籍变更是不是有点意外?”

接下来的问题逐步埋下陷阱,例如潇老师的科研成就究竟有多少“值得钦佩之处”、未来合作是否可能等。白浮每一句回答都格外谨慎,仿佛一场博弈。她赞扬潇老师的科研能力,却保持从容不迫,不透露其他情感。

就在记者试图进一步咄咄逼人时,潇老师适时出现,巧妙化解了话题困局。他的短暂露面帮白浮挡住了外界的质疑,令不少人开始心生疑虑,这两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单纯的学术合作,还是另有所指?一时间,所有细节迅速登上了头条,成为舆论的焦点。

发布会结束后,热度并未消散。白浮与潇老师站在会场中谈笑风生的画面,成了网络上被反复讨论的焦点。这一夜,他们两人再次成为新闻的话题人物,只是众人却并未意识到她心中依旧坚定的国籍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