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铜板米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969更新时间:25/05/29 23:07:07
若非系统有所限制,余筠甚至都想直接捐赠一批粮食了。
可她的系统核心在于交易与店铺运营,每当她萌生捐赠的念头,心中便会隐隐响起警告。
更何况,她确实需要一项低廉却能长期进行的交易项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为庞大的交易任务。
余筠仔细斟酌了一番,试探性地问道:“你觉得十个铜板一斤米的价格如何?”
孟雨晴闻言,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紧紧地锁定在余筠的脸上。

孟雨晴如此激烈的反应让余筠有些措手不及,她迟疑地问道:“十个铜板…是贵了吗?”
“……不。”孟雨晴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仿佛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她语气复杂地问道:“你…你为何要对我们这般好?”
余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略带羞涩地说道:“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是单方面的付出,你们也给了我不少东西,而且这些米,在我那边真的不算贵,量还特别足。”
“不一样…那些金银珠宝没了,顶多是可惜,可人要是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那是真的会死的!”
要说孟雨晴真的不清楚那些金银珠宝对余筠的价值吗?
那当然是知道的。
余筠表现得也足够直白。
但孟雨晴心中从未有过一丝不满,因为她明白,在眼下这种困境之中,那些金银珠宝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正如余筠所说:人,首先要活着。
只有活着,才能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能提供稳定的粮食来源,就已经足够让她对余筠心怀感激了。
更何况余筠还特意准备了“陈米”,就连效果惊人的压缩饼干也没有抬高价格,这次分给她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而现在,余筠所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她们这些人,而是城中的普通百姓。
她似乎希望,普通百姓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购买到超市里售卖的粮食。
若是真能如此,整个青雀城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将会焕然一新。
余筠眨了眨眼,确认道:“这么说来,你是觉得十个铜板的价格…并不算贵?”
自然是不贵的。
即便是在战乱与饥荒爆发之前,这种白花花的大米,也要卖到三四十个铜板一斤。
“你完全不需要亏本卖给我们,之前赠予你的钱财是我们自愿的,你无需感到有任何压力。”孟雨晴语气诚恳地说道,“若是有人大量购买你的低价粮食,然后又高价转卖出去,那该如何是好?”
她不希望余筠的善意被人利用。
余筠狡黠地眨了眨眼:“这一点我已经考虑过了,我只对青雀城和滁阳城的人提供低价粮,这两个城市的人口都不算多,青雀城现在已经基本摸清了人口底数,滁阳城既然是边境重镇,想必他们对城中的人口也心中有数吧?”
“再说了,我也不是任由他们随意购买的,滁阳城每人每次限购五斤,青雀城则是两斤。”
而且,每个人每天只能购买一次。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有人囤积居奇,倒卖粮食。
再说,促销商品限购难道不是常规操作吗?
余筠心中暗想着,那种隐约的排斥感和犹豫感也随之消散。
系统认可了她的做法。
所以说,只要她的行为符合经营超市的规则,就能得到系统的认可?
余筠觉得,这个平日里一声不吭的系统,似乎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工具。
它似乎拥有着自己的判断逻辑。
略作沉吟后,余筠看向孟雨晴,补充道:“不过,有一条可以作为特例处理,比如滁阳城的军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亲自来购买粮食,那样的话,可以由他们指派专人,统计好人数之后,统一过来代为购买。”
至于如果粮食不够分配怎么办?
那就少给他们一些呗,她限制的是购买的上限,而非下限。
孟雨晴深吸一口气,语气郑重地说道:“大恩不言谢,你放心,我们五家绝对不会贪图小便宜,特意跑来购买你的低价粮食。”
余筠倒是不以为意:“都可以买啊,只要不超过我规定的限额就行。”
且不说她只对这两座城市的居民提供低价优惠,就说她这里还有许多压根就不打折的商品啊!
比如油、盐、蔬菜。
还有自热火锅、泡面、辣条、巧克力、饮料、酸奶等等。
这些东西,现在只有城中这五大富户偶尔会买上一些回去解解馋,可如果百姓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钱财去购买粮食,那么这些商品的销量自然也能逐渐打开。
而这些东西,余筠可没打算降价出售。
毕竟,她对金银珠宝,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余筠这边着手准备出售低价粮食,孟雨晴那边的计划也变得更加容易实施了。
她回到孟家之后,与其他四大家族的人商议了一番,立刻就派人将消息散布了出去。
如今的青雀城,十户人家中都未必能找出一户,其中能确定家中之人都已丧命的,会被记录在一册;而那些逃荒而去,生死未卜的,则会被记录在另一册。
那些无主的空屋,则暂时全部登记在城主的名下。
——对了,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现在的城主是孟雨晴。
之前的县令早已弃城而逃,如今的县令府空空荡荡,暂时被孟雨晴他们征用。
明明逃荒的百姓才离开了一两个月,城中就已经荒废了许多地方。
那些无人居住的屋子,都长满了杂草,有些屋顶的瓦片也已破损不堪。
更有一些,早已被人破门而入,屋内一片狼藉。
孟雨晴现在雇人所做的,便是将这些无主的屋子都清理干净。
只要是打扫清理过的屋子,每家至少能拿到八十文钱,房间多的还会酌情增加工钱。
门窗和屋顶有轻微损坏的房子,每家至少能拿到一百五十文钱,同样也是根据房间数量,酌情增加工钱。
至于墙壁都已经破损,几乎需要重新修葺的房子,则会按照日结算工钱。
当然,最后一种修葺房子的工作,也只有身体比较强壮的人才能胜任。
他们酌情将只需打扫清理的屋子分配给老弱妇孺,即便他们需要三四个人才能勉强打扫干净,但这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毕竟现在只需要十个铜板,就能买到一斤大米!
——
青雀城这边热热闹闹,一片生机勃勃,而滁阳城那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