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粥棚立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915更新时间:25/05/29 23:07:07
光是这小小角落,囤积的白花花大米就接近一万斤,更别提那些堆积如山的压缩饼干、普通饼干,还有堆成小山的泡面,全被她余筠一股脑儿地打包了!

就算按批发价算,十几箱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可当箱子数量突破二十,眼瞅着就要奔三十去了,余筠终于按捺不住了。

还没等她开口询问,超市门外便传来一阵熟悉的喧闹声。

“孟小姐,你这手笔可不地道啊!说好大家伙儿一起采购物资,你怎么偷偷摸摸地把神女超市里剩下的粮食全给包圆了?”

来人正是气喘吁吁赶来的另外四大家族的代表。

率先发难的,是向来沉不住气的赵家少爷。

他看着一袋袋被人扛出去的大米,一桶桶堆积如山的清水,只觉得心口一阵阵抽痛。

心疼啊!

他当然不敢直接质问余筠,于是矛头直指打破他们之间“默契”的孟雨晴。

“我确实和各位达成了合作协议,但现在提前收尾,是因为我和老板娘达成了新的合作。”孟雨晴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她早就和余筠通过气了,此刻便落落大方地说了出来。

“我购买的这批粮食,将全部用于施粥,以及安置从滁阳城撤退下来的伤兵和家眷。”

赵少爷闻言一愣,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你做这些图什么?”

“孟姐姐。”一旁的林小姐神情复杂,她压低声音问道,“你真的不打算离开了吗?”

孟雨晴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当然不离开,我的家人都在滁阳城,我怎么能独自苟且偷生?”

赵少爷狐疑地打量着孟雨晴,又看看欲言又止的林小姐,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他并非青雀城本地人,这次只是路过,被余筠的超市吸引,才逗留了半个多月。

眼看着就要启程,却发现了余筠的超市,便索性不着急走了。

但王家和徐家可是青雀城的根深蒂固的豪族,孟雨晴虽然为人低调,但她的身份摆在那里,已经是最高调的存在了。

所以只是片刻,王家少爷和徐家少爷也明白了孟雨晴的用意。

一直笑眯眯的,像个弥勒佛似的王少爷第一次收起了笑容,沉默寡言的徐少爷也站了出来。

两人对着孟雨晴拱手行礼:“孟小姐大义!”

“我也有私心,若这里不是青雀城,前方不是滁阳城,我或许也不会如此慷慨解囊。”孟雨晴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向来是论迹不论心。”王少爷重新露出笑容,“好歹我们王家也是从青雀城发家,为青雀城尽一份力也是理所应当!不说倾家荡产,但三五箱钱财还请孟小姐不要推辞。”

“我徐家亦然。”徐少爷默默地补充了一句。

林小姐也连忙表态:“可不能忘了我!我虽不能与青雀城共存亡,可不到万不得已,我也绝不会离开!”

他们没说出口的是,他们愿意出这份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余筠的超市。

这么一家神奇的店铺在,他们心底都燃起了一丝希望。

这才第二次进货,店里的物资就多了这么多。

若是等到第三次,第四次呢?

是不是真的会有转机出现?

几人目光交汇,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再次打破了他们之间微妙的平衡。

赵少爷狐疑地看了看他们:“你们是不是在偷偷商量什么好事?想背着我联手?你们可别忘了,我们早就有约定,你们别想抛下我!你们出多少,我也出多少!”

看着赵少爷明明一副风流倜傥,实则缺根筋的样子,林小姐忍不住笑出了声:“行啊,你要是愿意,我们求之不得呢!”

赵少爷神情凝重:“我总觉得你这话里话外都透着古怪。”

林小姐笑得花枝乱颤:“没有,绝对没有,是你的错觉。”

真的是他的错觉吗?

可是为什么他总觉得其他人看他的眼神也有些微妙?

孟雨晴看着他们吵吵闹闹,眸光陡然变得温柔起来。

她神情郑重地拱手,深深弯腰:“雨晴在此,多谢诸位!”

---

余筠这里的物资虽然堆积如山,但孟家本来人手就不少,再加上后来林家他们的人也加入了搬运队伍,速度自然快了不少。

他们承诺的五箱钱财也很快就送了过来。

余筠只是随意瞥了一眼,就知道里面装的东西货真价实,价值不菲。

除了那五箱之外,他们各自又额外多带了几箱,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购买余筠手中的自热米饭。

这东西对于那些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来说,太过奢侈,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恰到好处。

而且里面还有菜啊!

尤其是那个叫自热火锅的,荤素搭配,简直完美!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蔬菜啊!

另一个目的,则是他们得知余筠这里还有蔬菜和冷冻肉,都想买一些回去改善伙食。

余筠将他们买下的那部分分给了他们,剩下的那些,则全部交给了孟雨晴。

“这些东西也不多,到时候就混在粥里,算是给那些百姓们补补身子吧。”

孟雨晴闻言,心中感动不已,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好。”

得到的帮助实在太多,现在和余筠说谢谢,显得太过苍白无力。

她将这份恩情一笔一笔地记在心底,日后若有机会,定当竭尽全力报答。

至少,现在要尽力守住青雀城,让余筠的超市不用被迫搬迁到其他地方去。

由于另外四家也采购了一批物资,余筠的任务进度条直接拉满。

现在还没弹出返回选项,只是因为水还没接完。

孟雨晴他们没有在这里干等着接水,而是和余筠告别之后,带着一部分人先行返回青雀城。

青雀城虽说只是个小小的县城,但比起一般的县城来说,面积要大上不少。

纵然十室九空,现存的百姓应该也不会太少。

他们需要带人一点点搜查过去,将留下来的人登记造册,有地方住的,便记录下位置,不愿搬家的也不强求,至于那些无家可归的,则集中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