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国之重器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944更新时间:25/05/29 23:07:04
“这份胸襟,这份气魄,真是令人敬佩!”于群神情激动,重重地点了点头,“徐先生,我保证亲自将这批画作护送到国家博物馆,并代表国家向你申请最高级别的表彰。你的名字,必将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徐渊却摆了摆手,淡淡一笑:“虚名而已,我并不希望被人记住。”
于群闻言,略微一怔,以为徐渊有什么不便透露的隐情。毕竟,如此数量惊人的珍贵文物,绝非寻常人家能够拥有。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文物既没有泥土的腥气,也没有被水浸泡过的痕迹,想必不是什么来路不明的赃物。就算真有什么问题,又与他于群何干?没有徐渊,他哪有机会收到如此重宝?
这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历史宝库啊!
于群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郑重:“徐先生,我怎能白白受您如此大恩?这样吧,我亲自陪您走一趟鲁市,务必把山推SD90C5的事儿给您办妥。”
“哎呀,这会不会太麻烦您了?”徐渊略带歉意地问道。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于群连忙摆手。
当下,于群迅速拨通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召集更多经验丰富的专家赶来,小心翼翼地将这批文物逐一整理、鉴定,并贴上标签。而他自己,则与徐渊匆匆下楼,直奔江北国际机场。
两人一路乘坐飞机,风尘仆仆地赶往鲁市。
旅途中,于群滔滔不绝地向徐渊讲述着各种关于文物的知识和趣事。
至于这些文物的来历?
于群心知肚明,却也装作不知。他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下次徐渊再寻得如此珍宝时,务必用坚固的箱子妥善装好,千万千万要避免磕碰损坏。要知道,任何一点微小的损失,都是无法挽回的巨大遗憾。
毕竟,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记忆,一旦受损,便是对民族文化的巨大亵渎。
徐渊听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破烂”都是他从废品站收来的,还指望能怎么样?不过,于群的话也不无道理,他回头得好好叮嘱天瑞商号的老板周知庸一声,务必小心再小心,千万别真把这些宝贝当成破烂一样,乱丢乱扔。这些可都是能换成真金白银的宝贝啊!
这还仅仅是绵州、成都府、资阳郡、汉安、荣州、江阳等地。
如果他徐渊能够一统整个大宋江山呢?
那他岂不是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光明正大地“收破烂”了?将这门“古董生意”在古代发扬光大,看来真是任重道远啊!
想到这里,徐渊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于群有些疑惑地问道:“徐先生,您笑什么呢?”
徐渊嘿嘿一笑,掩饰道:“我突然想到一个能够收集到更多文物的好办法,所以就忍不住笑了。”
“啊?你一定要多收集一些!我是囊中羞涩,但可以为你申请活动经费嘛!”于群两眼放光。
“行,行,一定,一定。”徐渊敷衍道。
又开始哭穷了!
徐渊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只要不提钱,跟于群说什么都行;否则,这家伙就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抵达了鲁市的机场。
由于事先已经通过电话沟通,鲁市的市长苗井生以及其他市领导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甚至连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冯庆海,也亲自前来迎接,足见对于群的重视。
于群与众人一一握手寒暄,随即笑着介绍道:“各位,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兄弟,他就是徐渊先生。”
徐渊?
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虽然大家都不清楚徐渊的具体来历,但他能让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于群亲自跑一趟鲁市,足可见其身份地位非同一般,或许是京城哪位大佬的公子也说不定。
苗井生和冯庆海等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上前与徐渊热情地打招呼:“我们鲁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徐先生莅临鲁市,指导工作!”
“苗市长客气了,不敢当。”徐渊谦虚地笑了笑,随即把目光转向冯庆海,开门见山地问道:“冯总,我最近想购买一批SD90C5推土机,不知贵公司有多少现货?”
冯庆海倒是十分爽快,大手一挥道:“徐先生想要多少台?只要您开口,我随时都能为您调集。”
“我暂时需要五百台,后续可能还会追加。”徐渊语出惊人。
“多少?五百台?”
冯庆海和苗井生等人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山推SD90C5,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它首次在国际展会上亮相时,凭借着庞大的体型和卓越的性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少外国同行纷纷惊叹,称这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强大的推土机。一时间,山推SD90C5便斩获了多个国际大型项目的订单。
现在,这款推土机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可是,徐渊一开口就要五百台?
这……怎么可能呢?
冯庆海清了清嗓子,略显尴尬地说道:“徐先生,目前我们公司只有十几台现货,而且都已经预定出去了。”
徐渊继续问道:“贵公司的山推SD90C5,现在售价是多少?”
“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价格,但肯定要几百万一台。”冯庆海如实回答。
“这样吧,我出两千万一台,你给我提供的越多越好,我急用。”徐渊豪气干云地说道。
“嘶……”
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冯庆海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试探性地问道:“徐先生,您这么着急要货吗?我们工厂可以加班加点生产,争取在一个月之内,为您提供三十台。”
“不行,太少了。”徐渊断然拒绝。
“那这样……”冯庆海略作思忖,伸出了五根手指:“如果您能在一个月内为我生产出五十台,我愿意出五千万一台!”
这可是整整二十五亿啊!
当然,这还不包括那十几台现货的价格。
冯庆海目光灼灼地盯着徐渊,再次确认道:“您确定要五十台?”
“我现在就可以给您全款交付!”徐渊语气坚定。
“好!一言为定!”冯庆海激动地说道。
这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不过,这样的大订单,不敢说是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