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国宝蒙尘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690更新时间:25/05/29 23:07:04
从斑驳陆离的商周青铜,到雕琢精美的春秋玉器,再到铁马金戈的战国遗物……这些文物,仿佛一部凝固的历史长卷,囊括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璀璨精华,其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底蕴,早已超越了冰冷的金钱价值能够衡量的范畴。
张副馆长深知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联系了德高望重的霍逸夫馆长。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两人最终决定,在博物馆内部腾出一间宽敞明亮的展厅,将馆内所有相关人员召集起来,对这批来历不凡的文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拣与登记,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于是,便出现了眼前这略显混乱而又井然有序的一幕。
韩老、方大千以及杜霜,这三位资深专家此刻看向徐渊的眼神,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躲闪与不安,仿佛生怕一不小心便会卷入难以预料的漩涡之中。
徐渊无奈地耸了耸肩,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般田地,与其瞻前顾后,不如坦然面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或许,这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呢?
时间在忐忑与期待中缓缓流逝,转眼已是下午两点左右。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博物馆,从车上下来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年人,他便是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于群。紧随其后的,是几位戴着厚重眼镜的老者,他们个个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徐渊远远地望去,顿觉有些眼熟,似乎经常在电视节目中见到,想必都是国内文物鉴定领域泰山北斗般的权威专家。
“于局……”
霍逸夫馆长与张副馆长见状,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姿态恭敬至极。
于群神色略显严肃,只是微微摆了摆手,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说的那些文物在哪儿呢?我跟你说,我公务繁忙,时间宝贵,可不想白跑一趟,浪费时间。”
“请于局随我来。”
霍逸夫馆长不敢怠慢,亲自引领着于群一行人,沿着宽敞的楼梯,缓缓走到了二楼展厅。
嘶……
仅仅是第一眼,于群和那几位见多识广的老专家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住了。他们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神情激动,完全被眼前堆积如山的珍贵文物所吸引。
“这……这怎么可能?”
于群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他难以置信地惊呼道:“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那些老专家们更是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小心翼翼地端详着每一件文物,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兴奋,那种感觉,比亲眼见到无价之宝还要强烈。
“这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器型硕大,纹饰精美,保存得如此完好,简直是凤毛麟角,实属罕见啊!”
“这件汉代的和田玉佩,质地细腻,温润如玉,雕工精湛,线条流畅,堪称价值连城!”
“于局,这些文物的数量之庞大,品相之精美,价值之巨大,远远超出了我们之前的想象和预估啊!”
霍逸夫馆长站在一旁,神情凝重地说道:“经过我们初步的鉴定和评估,这批文物涵盖了从商周时期到宋朝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其中,堪称国宝级的文物,不在少数啊!”
于群认真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也透着一丝凝重与思考:“这批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能够衡量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器物,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对于这批文物,我们务必妥善处理,精心保护,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张副馆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首先,我们必须对这些文物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鉴定和登记,确保每一件文物的来龙去脉都清晰可查,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它们万无一失。其次,我们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此事,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利用。”
“是,于局,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认真执行。”霍逸夫馆长与张副馆长齐声应道,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呵呵!”
徐渊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忍不住打断了他们的对话,略带嘲讽地问道:“我说,几位领导,你们商量完了吗?”
哎呀……
霍逸夫馆长这才猛然回过神来,连忙向于群介绍道:“哦,对了,于局,这位是徐渊先生,这批文物,都是他的。”
哦?
于群这才将目光转向徐渊,他仔细地打量了徐渊一番,语气平静地问道:“徐先生,不知道你是从何处获得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呢?”
“少说废话!”
徐渊早已对这些繁文缛节感到厌烦,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于群的话,语气不耐烦地说道:“我从哪儿弄来的,你们就别管了。我只想问你们一句……这些文物,你们到底想要不要?想要,就拿出真金白银来,不想要,我就直接拉走了,免得浪费时间。”
此话一出,如同平地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这些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怎么能像普通的商品一样随意买卖呢?这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
于群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语气严厉地说道:“徐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这些文物,是属于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不是私人可以随意买卖的。你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徐渊冷笑一声,反驳道:“于局长,我可没说过我要卖啊。如果你们不想要,那我只能另寻出路了。我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这些文物,总得有个妥善的去处吧?”
“什么叫另寻出路?你可知道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它们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璀璨结晶,是历史的忠实见证!你这样做,是在亵渎历史,是对祖先的不敬!”于群痛心疾首地说道。
“少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我搜集这些文物,可是花费了不少心血和金钱,其中的艰辛,你们根本无法体会。”徐渊毫不示弱地回应道。
“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卖!”于群的态度十分强硬,寸步不让,他怒视着徐渊,试图用气势压倒对方。
其他的几位老专家也是义愤填膺,纷纷上前劝说,苦口婆心地劝导徐渊,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岂能满身铜臭,眼里只盯着钱呢?
“这咋了?没有钱,吃啥,穿啥?吃穿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理想和担当?”徐渊在心中默默地吐槽道。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决心,徐渊突然抓起一块精美的汉代玉佩,毫不犹豫地狠狠摔在了坚硬的地面上。
啪!清脆的碎裂声,仿佛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啊……
这一幕,就像是在这些专家的心头上,狠狠地挖了一刀似的,他们全都心疼得难以呼吸,暴跳如雷,怒吼道:“你……你怎么能如此糟蹋文物呢?你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罪不可赦!”
“满口仁义道德, hypocrite!”
徐渊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虚伪至极的人。他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嘲讽道:“我的东西,我不卖,我摔碎了总行了吧?你们管得着吗?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你……”于群气得脸色铁青,浑身颤抖,他手指着徐渊,却因为极度的愤怒,一时之间竟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于局,息怒,息怒啊!”霍逸夫馆长和张副馆长见状,连忙上前劝说,他们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国家博物馆每年都会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收购民间珍藏的文物,以丰富馆藏。眼下,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摆在眼前,于群总不能一分钱都不花,就想着空手套白狼,将文物全部拿走吧?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群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生硬地问道:“买,我们肯定不会买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你一定的经济补偿,作为对你保护文物的奖励。”
“多少钱?”徐渊闻言,眉毛一挑,立刻问道。
“我们要将这些文物全部带回博物馆,进行一一鉴定和评估,才能最终确定补偿的价格。”于群谨慎地说道。
“我也不多要,只要五百亿,你们收不收,自己看着办。”徐渊狮子大开口,语气轻描淡写,仿佛五百亿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