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庄稼汉的逆袭】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555更新时间:25/05/29 23:07:02
在庙堂之上,孙大牛一听就炸了:“冯大老爷,你可真是——我孙大牛祖宗三代在上杨村安居乐业,若不是你吹嘘能帮我爹治病,还说要在城里帮我们买房,我才懒得跟你这儿受罪呢!”
“没错!我正想着要多赚几文钱,县主说了,要趁这段时间忙活,等到农忙再好用呢!别耽误了我的事!”刘二忙不迭争辩,声音中透着不满。
“您怎么能这样说呢?”另一个农夫也举起手,叫屈道,“您不是还去过我们家吗?怎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庄稼汉呢!”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和脚,露出干燥而粗糙的皮肤,“我们这一身,除了庄稼汉还能有谁?”
说着,他们几乎就要把鞋袜脱掉,想要展示出那因辛勤劳作而生的证明。陆扬被喧闹声弄得头疼,忍不住用力拍桌:“够了!你们立刻给我滚出去!”
三个农夫立刻站了起来,像鸟儿一样飞速奔出殿外,嘴里还在嚷嚷着要钱,各种不满层出不穷。
殿外的太监见状,生怕惹怒陆扬,连忙给了三人一些零碎银子,并命人将他们驱逐出宫。
原本打算在宫门外给他们一个教训,结果谁知在门外却遇到了宋澄思派来的人。
其实,刘二脑子里最初是心中羡慕,想着能从冯彰那儿赚点银子和房子。然而,一回到家,告诉母亲这事,刘老娘立刻就火了,骂得他狗血淋头。
“你这混小子!想什么呢!”刘老娘直接揪住他的耳朵,拖着他往营地去。
无奈之下,自然是见不到宋澄思,但偏巧遇上藏锋。藏锋见到刘二,立刻把他叫过来,神色严肃地耳提面命。
经过一顿打听,藏锋迅速了解到冯彰的小动作,便去安慰其他两个农民,并许诺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事成之后更是有丰厚的田亩作为奖励,还说会给乡里的人传达这个消息。
这下三人心里有了底,便一路假装谦卑,跟着冯彰进了宫。
出宫时,他们满心欢喜,路上还互相畅谈着这次的“宫廷经历”,絮叨着将来可有一个“进宫见皇”的传奇故事,哪个庄稼汉能拥有这样的经历?而且还得了赏银,虽然数目不算多……
藏锋知道事情的结束,才将消息告诉宋澄思。
“冯彰这家伙,真是摔得够惨。”宋澄思冷笑一声,似乎早有预料,“他绝不会轻易罢手。”
藏锋微微一怔,挑起眉头:“王爷,只要您不逆来顺受,我们就不怕任何事。”
“放心,记住你们对我来说,重于性命!”宋澄思拍了拍藏锋的肩膀,眼神坚定。
藏锋单膝跪下,恭敬行礼,然后默默退出。
宋澄思转身看向温遥,发现这几天她忙得不可开交,正在与众人商量粮食的收集问题。
这一季的粮食收获粗略估计,交纳完税后,数目大得很。剩下的够他们吃到明年冬天,倘若县里的粮仓全装满,那简直就是大丰收。
由于战乱的缘故,许多土地无人看管,温遥决定按照人头分配给农户,经过计算,剩下的田地按理说应该归她所有的一半。
但温遥觉得自己用不着这么多,便将三分之一的份额分给宋澄思的亲兵,剩余的也都上缴给县里。
为此,她还特意让苏正重新修缮了粮仓,力求装得下所有粮食。
看着田里的玉米皮逐渐干枯,温遥便指示农事局组织人手去掰玉米。
村民们都习惯了这种粗活,上手很快,每人扛着筐子去田里,没多久就能收获一筐筐的玉米棒子,欢天喜地倒入地头的车里。
车装满后,立刻就会拉去场地里。
为避免浪费,村里并没有固定的打谷场,都是将收完的豆子地快速平整后当作打谷场使用的。
而玉米棒子是按田亩数堆得高高的,每亩地一大堆。
老人和孩子们则坐在玉米堆边,专心致志地剥着玉米,若是发现虫子,孩子们则欢快地跳起来,抓了去喂鸡鸭。
偶尔发现青嫩的玉米杆,老人便忍不住掰下一段,给小孩嚼着尝尝,既甜又解渴。
他们还会把没熟的玉米棒子拿回家,一边炊火做饭一边烤,香味四溢,刚一咬下去,外脆里嫩,实在是人间美味!
这个时候,孩子们心里无比欢喜。
不过他们也是忙碌的,累了剥玉米,就背着篮子去豆子地里捡豆子,如果数量多,就回家交给大人;若实在不够,就会偷偷商量着,烤些吃,香气那样诱人,半夜都能把人馋醒。
大田里的秸秆大多需要收走,根部则需清理掉,既可免除下季庄稼生长的阻碍,也免得搬运太过繁琐。
此时更需要人手巡视,以防火灾发生。
负责收公田的事,温遥全都雇佣了村民,日发十文工钱,并提供丰盛的伙食。
温遥的合成皿在这时又一次升级,而其中竟然出现了一种回耧谷,听说民间传说中,这种谷种播下去后,不久便会自动长出成熟的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