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农人困境与道德指责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379更新时间:25/05/29 23:07:02
刚到地头,土地的主人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说真的,我真不知道这块地能让大将军王和县主光临,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啊!”

冯彰心里暗自撇嘴,对这番奉承并不满意。

温遥随即掏出几枚铜钱,丢给那农夫:“这钱你收着,给你买玉米用的。对了,你家孩子的病怎么样了?快请郎中来治疗,要是她不好了,可得小心你的脑袋!”

农夫立刻缩了缩脖子,脸上刷得变了色,连连点头,恭敬地应是。

冯彰微微皱眉,看向温遥,心想:这宛城县主果然是个跋扈的人,居然动不动就用大人的脑袋来威胁。

宋澄思的目光冷冷扫过来,冯彰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浑身一紧,心里一阵生寒,赶紧收拾好表情,上前拱手行礼:“臣,翰林编修冯彰,拜见大将军王,拜见宛城县主。”

前几日刚下了一场透雨,路面湿滑,宋澄思出身军中,平日里对这些礼节并不太在意,朝臣见他来,想要行礼,他都大手一挥拒绝了。冯彰以为这次也一样,便只是拉了个架势,没有真正跪下。

温遥微微一笑,却带着几分冷意:“这就叫‘拜见’吗?我并不在乎,毕竟我不过是个小县主,但大将军王您可是真正的超品亲王啊!”

冯彰脸上发烧,心里暗骂,却还是不情愿地撩起袍子,竟然跪了下去,叩头行礼:“臣冯彰,拜见大将军王。”

他身后的随从们也急忙低头跪下。

宋澄思见他们恭恭敬敬地磕了头,头上的帽子和额头都沾满了泥,侧首看向温遥。

温遥微微一笑,心想:“恶人还需恶人磨呢!”

宋澄思这时才开口:“免礼,冯编修不辞劳苦,光临我的土地,是为了什么呢?”

冯彰心中虽满是羞愤,但还是压下情绪,恭敬回答:“大将军王说笑了,这脚下的土地孕育了万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何来‘贱地’一说?而且您和县主亲自前来,我怎敢自命不凡?”

宋澄思不太喜欢争辩,冷哼一声,似乎要放过他。

这时温遥适时接过话:“冯编修,我听说最近京里有篇文章红得发紫,似乎提到了秦末的纷乱都是因为农民的不安于室。里面有句名句叫‘兴农乱天下’,我读书不多,不太明白,冯编修能替我解惑吗?”

冯彰原本得意,知道这篇文章出自自己之手,心里还得意洋洋,然而逐渐意识到,温遥的提问绝对不可能是为了夸奖他。看她赤足踏在地上,显然对农事十分重视,这与自己的看法截然相反。

得罪一个小女子未必会有什么,然而她身后可是大将军王,这位可是连皇上都畏惧的存在。

心中念头闪过,冯彰赶紧说道:“所谓一家之言,不过是我个人的看法,未必能影响大局,也不一定正确。”

“嗯。”温遥微微点头,“看来冯编修并不同意那种看法?这就对了!生活在世上,衣食住行哪一项能离开农人呢?

“说到底,赖以生存的每一粥一饭,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没有他们,岂会有我们的衣衫鞋袜?

“当然,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是平等的,缺一不可的。至于秦之灭亡,与其说是农民成乱,不如说是暴政所致。

“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地方官府强取豪夺,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只要看到一线生机,怎会不铤而走险?

"毕竟,他们从祖辈起就承受着大地的重压。

“有些人就喜欢高高在上的对别人指手画脚,哪怕自己从未体验过他人的艰辛。而我听过一位智者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写那篇‘道德’文章的人,是否曾经切身体会过百姓的困苦?他怎会知道秦末的赋税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又了解为何太祖皇帝要推动免税三年?

“啧啧啧,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假、大、空,毫无价值,真是一无是处!

“写这文章的人该去体验一下真实生活,或许会大不相同!”

冯彰脸色瞬间变得青白,仿佛被人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

宋澄思微微一笑,心想着:原本平日里话不多的温遥,没想到在唇枪舌剑中竟是如此潇洒,真令人痛快。

温遥撇了撇嘴,摇了摇头:“我渴了,大哥,我们回去吃喝,再在这里浪费口水做什么!”

宋澄思招手,让不远处的马童牵来马匹,二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留下地头的农夫还在愣愣地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