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权力的迷雾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559更新时间:25/05/29 23:07:02
苏正正在一边给孙安赔礼,一边低声道歉,表情显得相当谦卑:“兄弟,我真的不该让这样的人来做事,以后我绝对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孙安终于缓和了一下情绪,他微微叹气,似是释怀:“苏大老爷,按理说,您怎么用人,是我这个阉人插不上嘴的。但是,谁没有一份心里的不满呢?”
他停顿片刻,眼神闪烁着无奈,“要不是他背后说坏话,我一来就不会把气撒在他身上。”他认真地看着苏正,语气诚恳:“您是个好官,我们都心知肚明,但您若用人不当,您的良好形象又有谁能看得见呢?时间久了,您这个好官也可能被人误解为坏官。”
孙安虽然未受过严格教育,话语虽简单却透着真诚,他继续道:“我说的不对不妨多多包涵。”说完,他将装着蒸红薯的盘子双手递给苏正,微微行礼后便走了。
苏正捧着红薯,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心底的沉重让他不由得皱起眉头。
没过多久,他的妻子杨氏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愤怒地举手就要掀翻盘子,声如刀锋:“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
孙安回到家中,便将与苏正谈话的经过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温遥。刚好宋澄思也在旁,他招手叫过藏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苏县令出身贫寒,他的岳家杨家在当地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藏锋赶紧点头:“他能读书、科考,都是靠了杨家的支持。后来他母亲去世时,杨家也是第一时间提供了帮助。苏县令高中之后,杨家立刻把女儿嫁给了他,现在连钱粮师爷都是他的亲戚。”
温遥眉头微微一皱,问宋澄思:“如果这个小舅子成了他的大麻烦,能不能请大哥帮忙把他换掉?”毕竟,对于一个县来说,钱粮师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宋澄思点头:“这事不难,交给我来处理。”
两天后,温遥听孙安絮叨着,说苏正已经把他的小舅子轰出了衙门,杨氏为此与他大吵一架,甚至把苏正的脸都抓破了。尽管面临着重重压力,苏正却稳如泰山,坚守底线,一言不发。
更令他可喜的是,苏正开始对县衙进行彻底清查,把那些无所事事、品德败坏的人全部清退。现在的他,越发觉得空房孤独,杨氏恨他忘恩负义,愤然而去,带着弟弟回了娘家。但他依旧认为自己的决定没有错,他写了一封陈情书,向岳父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表示过一段时间要回去接妻子。
接下来的日子他全心投入于县里的事务中,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接到皇上的圣旨。
面对这样的召见,苏正心中无比震惊。他,这个七品县令,在天子脚下算得上微不足道,连见个二三品的大官都是奢望。于是他连夜准备好新官服,快速跟随传旨官赶往京城。
当他跪在圣上面前时,陆扬仔细打量着这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心中暗想:“这就是宛县的苏令?”
苏正几乎不敢呼吸,低声应道:“是。”
陆扬微微向前探身,沉声问:“朕想问你,大将军王和温遥到宛县后,都在搞什么?”
他之前派人监视,虽说最初能远远观望,但后来却被宋澄思的人“请”走了,连了解他们的言辞和举动都成了奢望。
苏正虽然心中百般疑惑,但依旧如实回答:“大将军王带着县主巡察了本地的土地,县主已经制定好耕种计划,还提供了粮种和秧苗,传给我分发给各户,让大家抓紧时间耕作。因为本县并无多少存粮,所以这段时间农户们的口粮都是大将军王和县主提供的。”
他继续道:“县主还在每个村子里养了禽畜,年纪大的和亡故的孩子负责喂养,等到年底便可以宰了分发。更有一点,县主还建议我给那些没有田地可种的百姓想办法,我这段时间也忙于这个。”
陆扬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声音压得沉重:“他们从哪里弄来的那么多粮食?!”
“我不太清楚,”苏正心中困惑,难道现在应该纠结这个吗?但仍小心翼翼地答道,“不过大多数是粗粮,细粮非常罕见,除了节日的时候,每人也就是能分到二两米和二两面。”
陆扬又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每次宋澄思和温遥调配的粮食数量,护送粮车的人数等。苏正心中越来越感觉事情的诡异,皇上竟然不关心百姓的苦难,反而关注这些琐事?
待苏正被打发离开后,陆扬立即招手让躲在屏风后的谋臣们出来,沉声问道:“诸位都听见了吗?你们怎么看待这事?”
三人互相看了看,章廉率先上前,微微躬身道:“陛下,大将军王的举动,似乎大有深意,不可小觑!”
“是啊,”江宇也附和道,“大将军王多年来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本来就深受民心,再加上这些拉拢百姓的措施,恐怕会引发不良后果。”
陆扬沉默片刻,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局势正在朝着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