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连珠弩的奇迹》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394更新时间:25/05/29 23:07:02
“我爹娘当年苦苦哀求,老人家才大开善门,把我收下,教了我五年的武艺。后来他不幸去世,我家乡又遭了灾,这才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去投军。”宋澄思顿了顿,微微一笑,接着说,“省去了家里三个半大小子,也算能宽松不少了。”
“在军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军,他赠了我枪谱和兵书,要不然我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宋澄思回忆着,嘴角勾起一抹怀念,“这位老军甚至不愿意泄露自己的姓名。在一次激战后,他告老还乡,我原本派人护送,却在半路上就失去了他的踪影,后来再也没消息了。”
“我猜他或许是我师父的老朋友,否则也不会如此大方。”他微微叹息,神态中流露出些许感慨。人生在世,总要经历磨砺,若非自幼遭遇坎坷,又怎会成就今日的自己?但是,人这一辈子,要是能顺顺当当,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尤其是他,生来就与父母分离。
牛太后主动遗弃了他,那……
温遥看着他的眼神微微闪烁,宋澄思笑了笑:“不过太祖皇帝和先太子对我倒是很不错的。而且,先太子不仅勇武,还腹有锦绣,礼贤下士,对治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最难得的是,他知人善任,心系百姓。”他语气中满是钦佩,随即又沉重地叹了一声,“可惜这样一位未来的明君,竟英年早逝。如果今天是他在治理国家,那真是万民之幸!”
温遥忍不住开始推测:“那么,先太子的死是不是人为的?”
“不是,”宋澄思斩钉截铁,“首先,他曾随太祖征战四方,屡屡受伤,因战事紧急,医治延误,留下了隐患。”
“其次,无论是太后还是现在的皇帝,都没那个胆量去害他。”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温遥默默点头,心中感慨不已。陆扬在父兄的庇护下长大,还有个光芒四射的长兄,长成一个善妒的庸才,也确实不意外。
“说起来,你这次真是帮了我大忙。要没有你的帮助,别提拿下冷宫了,我连自由都难以获得,更别说收服村民,治理田地了。”她想了想,认真补充道,“作为报答……”
“不需要。”宋澄思迅速打断,语气轻松,“这些都是我该做的,你不必觉得欠我人情。”
“至于我请你帮忙屯田的事情,是我欠了你的人情,以后再想办法补偿。”他说完,眼中闪烁着真诚。
“你这个人……”温遥无可奈何,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说道,“不如一句话,我想帮你改良一下武器,行不行?”
“真的?”宋澄思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笑容。“我见过你改良的农具,你的一点小改动,居然能让工具的功用翻了几倍!”
他虽然心中早有想法,但一来手中无钱,二来缺乏那番头脑,所以一直未能实现。
“我早已做了一些准备,”温遥微微一笑,“我想让你帮我弄个合法身份,方便我在外走动,作为回报,我和谢庆研究了连珠弩。”她说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宋澄思马上就关心起护卫的事情,“你的护卫可带来了?”
“当然!”温遥道,“谢庆说外面不太平,准备得要多周全。他们带来了一整套的器械,平常在冷宫里只带了一支箭。”
话音未落,四个护卫便应声上前,把所需的实验场地和物品列了出来。宋澄思一声令下,立刻就开始准备。
在温遥的示意下,一名护卫双手将连珠弩递到宋澄思面前。宋澄思用土墙丈量了五十步,扣动机括,瞬间十五支弩箭齐发,箭矢整齐地飞出,尾羽在空中震颤,场面一时静默无声。
众人都被这场景震撼住了,亲兵们纷纷向宋澄思投去热切的目光。
温遥向护卫要来一囊箭,走到宋澄思身边,快速将箭装好,随后指着连珠弩说道:“这个地方可以调节,射程不变,但能改变射箭的角度,战场上能大派用场。”
宋澄思认真转动了机关,又进行了一次试验,兴奋地说,“这一手艺你也能教我?”
“当然可以!”温遥笑得毫不犹豫,“我为什么要拒绝呢?这可是帮你做的事!”
宋澄思忍不住大笑,抬手想拍她的肩膀,又觉得自己力气太大,顿时有些尴尬地缩了回去。温遥却俏皮地侧过肩膀,笑道:“我可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人!”
宋澄思忍不住在她肩上拍了一下,“谢谢你!”
周围的亲兵们都涌了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宋澄思手里的连珠弩,有的甚至围着温遥的护卫不肯离去,场面热烈而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