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冲突与希望的交织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627更新时间:25/05/29 23:07:02
温遥为了提升战斗能力,决定让谢庆绘制兵器图谱,思考最新的冷兵器改良方案,这将帮助宋澄思弥补不足,不至于受损。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边疆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变故,宋澄思回京的时间又一次推迟了。

“真是捉弄人啊!”温遥轻声叹息,眉头微皱。尽管如此,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她用缴获的手弩,进行了反复的拆装和重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她让谢庆带着人观看这个实验。

在众人不知的情况下,这把手弩看似如旧,然而其各个部件都经过了新的合成材料的改造。她站在用土坯垒起的墙边,紧张地在五十步外借机扣动机括。

“啪!”随着一声闷响,尘土四散飞扬,众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

待烟尘消散,谢庆带着人们过去检验,发现所有二十支弩箭的尾羽全都高高耸立,箭身已经完全埋入了土坯之中,正好命中靶心。

“这……这也太精准了!”谢庆惊叹,眼神中流露出热切的期待。

“再退八十步试试。”温遥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

箭再次飞出,仍然精准命中,虽然箭身深度稍浅了一寸。大家面面相觑,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敬畏。

“这简直就是利器!”一名士兵低声说道,脸色苍白。

再距离一百步,箭依然精准,并且又比之前浅了一寸。围观的众人纷纷哗然,脸色微变,心跳如鼓,不约而同地对温遥心生敬意。

“谢庆,快去联系你昔日的同僚!”温遥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决断。

谢庆的兴奋无法掩饰,立刻联络了几个老朋友,带来了两副铠甲,让温遥进行新的实验。经过一番试探,发现八十步内能够破铠甲,五十步可透甲而出,这真是个值得庆贺的成果。

“看来,这连珠弩的最佳射程就是五十步。”温遥微微一笑,心中满是骄傲。

成功的实验让她有了更多的信心,迅速又用合成材料复制出二十支,并交给谢庆掌管巡查队,不过谢庆深知此物的珍贵,平时只让一支弩箭处于待命状态,所有弩箭则由他亲自保管。同时,他对巡查队的管教也愈发严格。

一切归于平静,温遥的心终于安定下来。秋风渐凉,田里的豆子渐渐饱满,之前过剩的蔬菜也已经晒成了干货,白菜和萝卜都得在霜冻前收完。红薯也陆陆续续入了窖。

不过,时下的人们并不清楚红薯的吃法。温遥便向温嬷嬷分享了一些用法,温嬷嬷听后一边琢磨一边带着人尝试,很快便做出红薯饼和红薯糕等美味小吃。

“嗯,这个味道不错!”温遥尝了一口,脸上露出笑容。

夜晚渐渐凉下来,尚不需要生火取暖,温遥便让人挖了火塘,直接烤红薯,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尝尝这个。”温嬷嬷喜欢趁机给大家煮红薯稀饭做宵夜,反响极佳,她不由感慨:“要是早些年有这样的东西就好了……”

她的声音透着几分遗憾。毕竟,温嬷嬷年轻时家乡因饥荒四处漂泊,被卖入宫中做宫女,倘若那时有红薯的话,定然不会见到如今的骨肉分离。

“过些年,种的人会逐渐多起来的。”温遥柔声安慰,心中却隐隐流露出忧虑,众人点头,但心中依旧忐忑——仍在冷宫中,未来究竟如何?

转眼间时间已经接近年根时节。现今的过年习俗几乎已形同虚设,人们更多依赖虚拟网络交流。若不是因为拒绝生育的法规,恐怕连种族延续问题都成了难题。

于是,郭顺和温嬷嬷等人开始准备过年,温遥倒觉得这件事情颇为新鲜。不过,冷宫里经历了两季丰收,仓库里已是满满当当,因而庆祝丰收正是明智之举。

“这份支出单,您看怎样?”郭顺认真询问,显然他对此格外上心。

温遥一一审阅,未曾拒绝。其间冯安也料到年末忙乱中易出事,特意前来叮嘱:“近日要多留神,别让事情出错了。”

冯保为了确保信息的保密,特意去见牛太后,向她详细汇报温遥的情况。“太后,温遥恐怕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牛太后听后心情似乎并不痛快,她得知宋澄思短时间内无法回来,心中暗自窃喜,决定让温遥再受些磨难,吩咐道:“既然过年了,你们也要对她好一些。”

冯保故作为难,进一步解释:“太后,不是我们不尽心,而是温遥如今的情况已没有其他办法了。再说,大家常在她耳边提起大将军,她才能勉强撑着。”

牛太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们做得不错,继续如此!不过,要记得闭嘴,若是稍有风声走漏,小心你们的脑袋!”

冯保恭谨地伏地,连连保证。刚准备离开甘泉宫,正巧碰上了陆浩淼。

“冯保,跟我来。”陆浩淼命人将他带走,语气严肃,“温遥现在怎么样?”

冯保眼珠转动,低下头,“还好,太子殿下。”

陆浩淼面露不悦,“你以为我没听见你刚才在皇祖母面前说的话?”

冯保赶紧解释:“殿下息怒,奴才职位低微,言辞轻薄,这也是被派去守冷宫的缘故。很多事情,奴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你最好这么想。”陆浩淼冷冷说道,面容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