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初见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76更新时间:25/05/29 23:04:18
江南一带连年遭灾,百姓苦不堪言。每每提到这些,宛若一根无形的针,扎在她的心头,隐隐作痛。她虽也曾跟随母亲前往灾区施粥,尽一些绵薄之力,但那时年幼,更多的是将此事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无法真正体会到灾民的苦楚。直到听闻宁表妹的遭遇,她才真切感受到,原来苦难离自己竟是如此之近。
她不再执着于个人的终身大事,也不再沉溺于对钰表哥的思念。心中的那扇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她渴望走出深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在宝平县,命运之轮再次转动,她与谢含妤不期而遇。
这一次重逢,她的内心平静而坦然,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这位曾经心仪的表哥。
他肩负着保卫天下的重任,而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这个天下的脉搏。在这家国大义面前,个人的儿女情长显得那般微不足道,不合时宜。
她不再奢望与谢家表哥的缘分能够延续,而是默默祈祷,希望能陪伴身边的人,共同迎接太平盛世的到来。
世事往往难以预料,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此刻的心境,再贴切不过。
当她听到长辈们商议着是否要与谢家表哥定亲时,心中五味杂陈,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
灯火摇曳,光影交错,映衬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她不由自主地望向人群中的那个身影,与谢含妤的目光不期而遇。那一瞬间,她如同触电般,羞涩地收回视线。
她无法否认,自己心中依然深爱着他。
她既胆小又贪婪,如此难得的机会,能够圆满自己心中所愿,又怎能轻易放过?
于是,她鼓起勇气,用低若蚊蝇的声音,却又无比坚定地说出了那两个字:
“我要。”
我名秦晟洲,乃当今圣上的嫡长子,亦是这大秦王朝的太子。
在我呱呱坠地的那一日,父皇便昭告天下,册立我为皇太子,举国欢庆,普天同乐。
身为太子,我的童年可谓是无忧无虑。三岁之前,白天我可以尽情玩耍,无拘无束;夜晚则可以依偎在父皇母后身边,同床共枕。然而,好景不长,三岁之后,我便不得不搬到偏殿居住,开始了日夜苦读的生涯。
起初,我心中颇有抵触,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父皇见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他小时候也是这般过来的。他告诉我,这万里江山迟早要交到我的手中,我必须比他更加刻苦努力,才能担此重任。
我好奇地问他,同样是治理天下,为何我需要比他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笑着回答我说,因为他有母后在一旁辅佐,而我恐怕很难像他一样,娶到一位像母后这般才华横溢的女子。
父皇说这番话时,神情严肃认真,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
但我听在耳中,却依然感到酸溜溜的。
父皇和母后之间的感情,当真是情比金坚,令人艳羡。作为他们的儿子,这些年来,我从未见过他们红过脸,发生过争执。最严重的一次,也不过是盛夏酷暑,母后想吃冰碗消暑,父皇却坚决不肯答应。
“我就吃一小口,冰一下肚子嘛。”母后撒娇道。
“不行,冰碗太凉了,不如吃些在井水中冰镇过的瓜果,可好?”父皇耐心劝哄道。
在母后面前,父皇从不以“朕”自称,甚至判若两人。即便对我,父皇也始终保持着五分的严肃,但在母后面前,他朝堂上的所有铁血手腕都化作了绕指柔情。
身为帝后,他们的相处却比寻常夫妻还要亲昵。每日清晨,父皇总是最早起身,我曾多次看到他偷偷亲吻母后的额头,待自己梳洗完毕后,再轻声唤醒母后起床。
他们一同用膳,然后一同前往朝堂处理政务,回来后又一起批阅奏折。兴致来时,还会换上便装,微服出宫游玩。
据说,他们还会一起做许多我不知道的、更加甜蜜的事情。
母后身边有一位得力的大太监,小名叫小狗儿。他曾偷偷告诉我,圣上有圣上的寝宫,皇后娘娘自然也有皇后的寝宫,例如凤曦宫便是皇后娘娘的寝宫。
我听后,觉得他实在有些傻气。凤曦宫分明是皇祖母的寝宫,父皇母后两人从未分开过,一直都在玉麟殿同起同歇。我这个当儿子的,与母后相处的时间,甚至都没有父皇长。
母后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同时也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女子。
我曾听父皇讲起过母后的故事,知道她拥有两个姓氏,也知道她不仅是当今的皇后,还曾高中状元,被封为侯爵。她是这大秦王朝第一位能够与皇帝一同执掌天下的皇后。
母后不仅拥有卓越的才能,也能够牢牢掌控手中的权力,但父皇却从未对她产生过猜忌之心。父皇曾悄悄地告诉我,母后喜欢读书,但天性慵懒,不喜欢操心琐事,若不是为了他,恐怕连皇后之位都懒得坐。
我疑惑地问道,母后既然不喜欢,为何还要愿意执掌管理三部之权呢?
父皇解释说,皇后身份尊贵,天下百姓皆可仰望,她可以树立一个典范,让天下的女子们以她为榜样,学会自立自强。母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毅然接过了这份重任。
开蒙两年后,父皇母后便开始正式传授我帝王之学。
父皇常常带着我上朝,手持一本史书,教我攻防之术,教我如何稳固朝纲,教我帝王权术、任人之道,以及仁政法政双管齐下的治国策略。
而母后则更加注重实践。她带我前往刑部,教我如何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供词中,从简单乏味的账册中,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猫腻;她带我前往工部,教我如何建造最合适的工事,如何合理调度人力与财物;她带我前往礼部,教我如何因势利导地发展文教,联络邦国。
我继承了父皇和母后的聪慧,他们所传授的知识,我几乎都能很快地领悟。因为我的存在,朝臣们不再忧虑父皇子嗣单薄的问题,请求父皇广纳后宫的奏折也渐渐销声匿迹。
不仅朝臣不再逼迫,就连我的皇祖母也不再多言。
皇祖母是一位慈祥美丽的小老太太,她总是笑眯眯的,对我这个孙子疼爱有加。每当父皇母后无暇顾及我时,都是她陪伴在我身边。她会给我找来许多有趣的小玩具,亲手为我制作美味的点心,还会轻声哼唱动听的小曲儿,对我温柔至极。
我们祖孙一同玩乐,等到父皇母后忙完政务,便会一同来到凤曦宫,其乐融融地用膳。
然而,皇宫实在是太大了,居住的主子却并不多。原本只有父皇、母后和皇祖母三人,如今多了我,也依然显得空旷冷清。
于是在我六岁那一年,弟弟昊昊降生了。三年后,妹妹涵涵也来到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