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伴读风波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84更新时间:25/05/29 23:04:18
“不过,”梁兆琦温热的气息拂过许萱清的耳畔,低声道,“上次我按照你的建议向世子殿下进谏,郑氏的其他生意应该也受到波及了吧。”
话音刚落,一道充满怨毒的目光便如芒刺般落在许萱清的背上,让她如坐针毡。不用多想,这一定是宁王的注视。她与宁王之间的恩怨,如同横亘着金山银山、江山社稷,早已无法挽回,她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此时,皇帝与众臣的寒暄告一段落,他指着许萱清三人,朗声道:“这三位便是今年进士科中脱颖而出的鼎甲了。”
许萱清三人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敬酒。
童阁老作为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对许萱清的印象极佳,他亲切地将许萱清唤至身前,仔细端详了许久,笑眯眯地说道:“你的考卷可是由我亲自批阅的,答得真是精彩绝伦!听闻你还是连中三元,甚至还拿过小三元?”
所谓小三元,指的是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均夺得第一名的人。许萱清在获得小三元后,又成功拿下了大三元,真可谓是天资聪颖!
许萱清谦逊地行礼道:“学生只是侥幸而已,多亏恩师的悉心教导,这些年才略有长进。”
童阁老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拉着许萱清滔滔不绝地谈论起考卷上的见解。结果他惊讶地发现,无论提到许萱清考卷上的哪一点,她都能准确地说出是阅读了哪本书籍,游历过哪些地方,见识过什么事物,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才写下的,可谓有理有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记忆力惊人,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童阁老兴致高昂,兴致勃勃地让她即兴赋诗一首。诗成之后,他转头对着不远处就坐的谢老国公高声道:“老谢!瞧瞧这位小郎君,比你当年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说完,童阁老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许萱清,补充道:“而且,长得还如此俊俏!”
谢家以出众的相貌而闻名于世。想当年,老国公谢臻高中状元时,正值十七岁的青春年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宛如芝兰玉树一般,引得京城无数小姐为之倾倒,羞红了脸颊。就连童阁老自己的夫人,当年也曾有过一段偷偷仰慕谢郎君的青涩时光呢!
而眼前的这位许状元,容貌丝毫不在当年的谢臻之下,只是因为年纪尚小,尚未完全长开,略显稚嫩。假以时日,必定会比谢臻更加出色!
童阁老作为春闱的主持者,自诩为许状元的老师,顿时感到扬眉吐气,他兴致勃勃地询问起许萱清的生辰,得知她是十一月出生,即将年满十五岁时,心中更是满意。
他恰好有个疼爱的小孙女,今年才十二岁,等到及笄之年,许萱清正好十七岁,年龄搭配得恰到好处!于是,他对许萱清更多了几分对未来孙女婿的慈爱之情,看向谢老国公的眼神也充满了得意之色。
他指着谢老国公,对着许萱清戏谑道:“这个糟老头子,当年也是连中六元呢。”
许萱清没忍住,轻声笑了出来。
谢老国公也懒得与他计较,他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这位新科小状元。刚刚他也见识了一番许萱清的口才与学识,心中十分喜爱,便主动将她叫到身边,暗中仔细打量,心中暗自点头,语气温和地说道:“你的文章我拜读过,难得你小小年纪便能不骄不躁,务实可靠。往后两年,你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工农兵等方面,日后的成就定然更加不凡。”
谢老国公的语气充满了慈祥与和善,许萱清倒没有感到受宠若惊。她向来很有长辈缘,像邢夫子、邢师娘、林伯、林婶等人都对她极好,便大大方方地应允了下来。
谢老国公又问起她是否给燕竹生整理过书籍。
许萱清如实回答:“整理过《野史录》、各省州府的《地方志》、《风物志》,县志只整理了一部分,还有一些冷门的《饮食志》、《器玩志》之类的……”
谢老国公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我府上也藏有不少书籍,其中不乏古书孤本,有空的话,也来帮我整理整理书吧……”
童阁老听后,连忙说道:“你二孙子不就在下边坐着吗,找他岂不更加方便?”然后,他转过身,用一脸慈爱的表情对着许萱清说道:“还是来我府上吧,我家的藏书可比文国公府多多了,而且,我也没有考了进士的孙子……”
许萱清被他逗乐了,连忙向两位大人拱手鞠躬道:“学生多谢两位大人的抬爱!”
顺王一直默默地注视着许萱清,看着她在翰林清流之间游刃有余,吟诗作赋、谈学论道都显得信手拈来,明明年纪尚小,却散发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从容与淡然,心中感到十分奇异,便忍不住向永乐帝问道:“父皇,您给小状元封了什么官?”
“封官?”永乐帝听后,哭笑不得地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律法都没学好!难道不知道未满十六岁是不能入仕的吗?”
“啊!”顺王揉了揉额头,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父皇!那让他给我做伴读吧!”
永乐帝最头疼这个小儿子心血来潮,他揉着眉心说道:“你不是已经有三个伴读了吗?还不够陪你玩?”
“三个陪我玩儿,一个当伴读嘛!”顺王伸出右手的三根手指,又伸出左手的一根手指,笑嘻嘻地说道,“父皇不是一直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吗?”
“朕是怕你把人家给带坏了!”永乐帝没好气地说道,他可不想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状元就这样毁在自己儿子的手上,“你要是想找伴读,再去哪家挑选一个年龄相当的公子便是。”
“不,我就要他!”顺王态度坚决,直接指着许萱清说道,“你,过来!”
许萱清正被几位翰林拉着说话,听到顺王的呼唤,连忙告罪一声,走了上前。顺王直截了当地说道:“本王要你做本王的伴读,你敢不敢?”
顺王的眼中带着一丝挑衅,那是只有许萱清才能看懂的。许萱清眨了眨眼,拱手说道:“殿下错爱,草民感激不尽。只是,皇子伴读,应当从世家之中挑选合适的适龄公子,草民一介布衣,不敢逾越。”
“此言有理。”坐在下首的一位身着杏黄色锦袍的男子插话道,“平民子弟不得随意出入皇宫,小皇叔若是真想找一位新科进士当伴读,我看座下也有几位非常年轻的进士,年龄与小皇叔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