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娇嗔怒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26更新时间:25/05/29 23:04:18
贺鹏一想到白天那位姓林的寒酸书生,差点被自己怼死过去的模样,心里也暗暗有些后怕。他那张脸憋得通红,像是熟透的柿子,但嘴上却依然不饶人,带着一股子刻薄劲儿:“我可是堂堂正正的嫡出独苗,不像某些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得处处小心翼翼,看人脸色行事……”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一个看似绵软,实则蕴含着十足力道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贺鹏的脸上。
贺鹏捂着迅速肿起来的脸颊,闷哼一声,眼角瞬间青了一片。他抬头,对上许萱清那双冷若冰霜的眼眸,还没来得及反驳,另一边脸颊又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耳光。
这次出手的是李俊云。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许萱清的神情,虽然表面上平静如水,但紧紧握成拳头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情绪。李俊云的心猛地一揪,再次看向贺鹏时,眼神中充满了寒意。
“平日里看在你我同窗的份上,我对你还算客气,给你留了几分薄面。但你别以为我真的怕了你!要是你再敢对萱清口出狂言,胡说八道,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你!”
“阿澄,我们走。”
说完,他温柔地揽过许萱清的肩膀,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只留下贺鹏一个人站在原地,一脸懊恼地跺着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满口胡言,你别往心里去。”李俊云柔声安慰道。
许萱清回以一个释然的微笑:“我没事。”
从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外界对她身世的恶意揣测就从未停止过,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她早就已经习惯了,如今的她,也早已不是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语就能轻易伤害的人了。
“我们把城东这片区域好好逛一逛,明天再去贡院看看。”李俊云提议道,脸上重新浮现出温和的笑容。
许萱清欣然应允,轻声说道:“好。”
此时,谢府张灯结彩,一派热闹景象,正举行着一年一度的家宴。谢府三房人,分坐两桌,共享着丰盛的晚餐。
二老爷率先开口,关切地询问起今天进宫面圣的事情。
谢老国公放下手中的筷子,缓缓说道:“今日进宫,是为了会试的事情。皇上原本与礼部商议,想让我担任此次会试的主考官,但考虑到怀瑾也要下场应试,为了避嫌,我便婉拒了。后来皇上便点了童阁老担任主考官,最终选出来的考卷,会让我先过过目。”
听到这话,曹氏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坐在旁边的四姑娘谢琼雯,天真烂漫地笑着说道:“祖父当然要避嫌啦,不然等二哥高中状元,外面的人肯定会说祖父徇私舞弊,到时候可就说不清了!”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谢容斐则轻轻地摇了摇头,带着几分宠溺地指责道:“你这丫头,又在胡说八道什么呢?快点吃饭,食不言寝不语。”
曹氏也笑着帮腔道:“可不是嘛,你二哥要是考不到状元,到时候可要好好罚你!”说着,便夹起一只个头硕大的狮子头,放进了侄女的碗里。
“我才没有胡说呢!昨天柳二小姐还偷偷告诉我,国子监的柳祭酒都说了,二哥极有希望能够高中一甲。现在那些国子监的学生,个个都抢着要二哥的书法作品和手稿,都想沾沾文曲星的才气呢!”
谢容斐自小便展露出过人的读书天赋,他的名号不仅在京城如雷贯耳,即便是在人才辈出的谢氏一族年轻一代中,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去年的乡试,他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力压了同样是京城三公子之一的平襄侯四公子梁兆琦一头,可谓是风头无两,一时之间,无人能出其右。
而那次乡试的案首,却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老书生,据说身体一直不大好,勉强通过了乡试,却不一定能够熬得过接下来更加艰苦的会试。
要知道,会试一连要考九天,每一场考试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于年老体衰的老书生来说,想要在会试中取得前几名的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城三公子之中,平襄侯府的明玉公子,余侍郎府的珠玑公子,都以二哥瑾瑜公子为首。二哥既是三绝之首,这状元之名,舍他其谁呢?”
四姑娘能说会道,一张小嘴甜得像抹了蜜一样,把太夫人哄得心花怒放,就连一向稳重内敛的二老爷,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各房也都纷纷凑趣,附和着夸赞二公子。
唯有谢允伯和谢含妤父子俩,始终一言不发。他们父子都是走的武将之路,对科举文试那一套并不了解,也提不起什么兴趣。
谢老国公依旧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平静,淡淡地说道:“这些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切记不要传到外面去。历年科考,京城都不是中进士最多的地方,真正的人才,大多都集中在江左一带。”
“怀瑾今年才不过十八岁,只会做些华丽的文章,相较于那些饱读诗书、游学数载的书生而言,他的才思和见识都还略显短缺,尚不具备夺取一甲的实力。”
在满府的孙儿孙女之中,谢老夫人最疼爱的就是谢容斐,所以她听不得别人说他半句不好。她顿时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江左的才子多?难道咱们谢家的祖上就不是江左人士了吗?斐哥儿的才学,那是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夸赞过的,既然你都说了他的文章写得漂亮,为什么就不能拿个一甲回来呢?”
谢老国公闻言,不屑地冷笑了一声:“你以为在朝廷里做官,光会吟诗作对就够了吗?当今的大魏朝廷,不缺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才子,缺的是真正有才干、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国之栋梁!”
谢老夫人一脸固执,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谢老国公见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总不能在晚辈面前失了面子。
他的这位老妻,总是自诩出身名门望族,但实际上,徐家不过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新贵罢了。到了谢老夫人的幺叔这一代,徐家才勉强有了一点起色,其家族底蕴和文化底蕴与谢家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谢老国公的第一任妻子韩氏,那才是真正的名门闺秀。
谢家与韩家同为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底蕴非凡。两家联姻之时,各自挑选了族中最出色的子弟结为连理。
韩氏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才思敏捷,丝毫不输于男子。她嫁给谢瑧之后,两人情投意合,兴趣相投,过着琴瑟和鸣的幸福生活。
可惜红颜薄命,韩氏在谢允伯还年幼的时候便不幸去世了。韩家本有意再挑选一位合适的女子,嫁给谢老国公做续弦,但当时的先皇却不希望世家大族之间互相联合,便下旨将出身寒门的徐家女赐婚给了谢家。
谢老夫人顶着一个名门闺秀的名号,但实际上,她的教养和见识与真正的世家贵女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她的眼皮子很浅,目光短浅,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
谢容斐兄妹被宫里的娘娘多夸赞了几句,便声名鹊起,她就真的以为自己的孙儿孙女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了。
名声这种东西,可以用来欺骗别人,但绝对不可以用来欺骗自己。
都已经活到这个岁数了,徐氏却依然看不清这一点,实在是可悲可叹。
两个见识完全不同的人,勉强结合在一起生活了近四十年,一直都是鸡同鸭讲,根本过不到一块去。
听到谢老国公这番话,二房和三房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谢老夫人还想继续辩驳,但谢容斐却已经十分谦虚地说道:“祖父说得极是,怀瑾尚需磨练。最近这段时日,我正好有几篇策论想请祖父指点。”
二老爷也笑着说道:“你祖父年轻的时候便有神童之名,十七岁便高中状元,先皇都赞誉他是旷古难遇的奇才。你要是能学到你祖父的一两分本事,那就足够你一生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