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飞来横祸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42更新时间:25/05/29 23:04:18
论起诗词歌赋,李俊云在同科举人中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可一旦谈及策论,那可就远远不及有着四年游学经历、见多识广的许萱清了。自从与许萱清结为同窗后,他的策论水平突飞猛进,进步之大,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许萱清一边走,一边与李俊云侃侃而谈。然而,当他们走到长街中央时,却被眼前黑压压的一群人挡住了去路。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嗡嗡的嘈杂声不绝于耳,间或还夹杂着几声高声的叫喊,格外引人注目。
“我何时碰过她?你们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睡了还不承认!芙蓉楼的头牌姑娘向来卖艺不卖身,那秋芙姑娘可是安王殿下早就看中的人,你这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从我们殿下手里抢人!”
“清者自清!在下根本不认识什么秋芙姑娘,那日也不过是萍水相逢,一面之缘罢了……”
许萱清三人本无意凑这份热闹,正打算从一旁绕道而行。然而,事与愿违,不知是谁突然动了手,人群中猛然飞出一个身穿月白衣衫的年轻男子,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不偏不倚地朝着许萱清的方向扑来。
“哎呦!”许萱清惊呼一声,猝不及防之下,重重地摔倒在地,手肘和后腰都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下,胸骨也传来一阵钝痛,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阿澄!”
李俊云和陆昌见状,连忙上前,合力将那年轻男子推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许萱清从地上扶了起来,关切地询问他的伤势。
许萱清一脸痛苦地扶着后腰,脸色苍白,显然摔得不轻。那年轻男子见状,顿时感到愧疚不已,连忙说道:“啊……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实在抱歉……不如我送你去医馆看看吧。”
“姓梁的,你休想逃跑!今天不给个交代,定要让你整个平襄侯府都颜面扫地!”
说话的是一个浓眉络腮胡的大汉,满脸横肉,凶神恶煞。他衣着光鲜,举止粗鲁,一看就是大户人家里颇有权势的奴仆,想必就是那安王府的人了。
年轻男子闻言,顿时怒火中烧,厉声喝道:“有什么事情冲我来,何必牵连无辜之人!难道你们没看见这位小兄弟受伤了吗?”
“少废话!给我抓回去!”
络腮胡蛮横地一挥手,几个身手干练的大汉便立刻上前,气势汹汹地就要拿人。年轻男子身边的小厮见状,连忙张开双臂,奋不顾身地挡在自家公子身前,气得龇牙咧嘴,怒声喊道:“我们公子一心备考,哪里有闲工夫与一个青楼女子私会!”
陆昌听了这话,顿时恍然大悟,凑到许萱清和李俊云耳边,悄悄说道:“原来他就是平襄侯府的四公子梁兆琦啊,还是跟咱们同科的举人呢!”
这个人许萱清也听说过,乃是京城里有名的三公子之一,不仅家世显赫,而且学识渊博,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现在看来,也难怪梁兆琦会如此愤慨了。要知道,狎妓逛花楼虽然并非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但一个举人在春闱前夕闹出这样的丑闻,难免会让人觉得他私德有亏,从而影响到他的前程。
即便他侥幸通过了会试,在殿试上,皇帝若是对他稍有不满,就完全可以将他刷下来。更何况,他现在还惹上了权势滔天的安王,这下恐怕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哟!梁兄这是怎么了……莫非是喝花酒没给钱吗?要不要小弟借你点?”
正在这时,从人群的另一头走来一群衣冠楚楚的公子哥儿,为首的那人尖嘴猴腮,一脸小人得志的模样,正是梁兆琦在国子监的同窗。他素来与梁兆琦不和,如今见他身陷困境,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赶来落井下石。
这群公子哥儿在弄清楚了梁兆琦与安王府之间的纠葛后,不仅没有劝解,反而唯恐天下不乱,一个个捂着心口,装出一副惊骇的模样,阴阳怪气地说道:“哎呀,梁兄!你怎能做出如此之事?这可是将安王殿下的脸面置于何地啊!”
“梁公子平日里从不踏足青楼之地,向来以正人君子自居,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私底下竟然是这般好色之徒……”
“不是我说你,梁公子,想要眠花宿柳就大大方方地走进去,光明正大地寻花问柳,怎么能干出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这天底下可没有既能享受又能捞着好名声的美事啊……”
梁兆琦向来以名声极佳著称,以高风亮节闻名于京城。据说,他曾经在街上遇到一个卖身葬父的苦命女子,他慷慨解囊,出了钱,却坚决不要女子的卖身契。那女子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在侯府外跪了十多回,都没能进去。
可就是这么一个高风亮节的人物,如今却突然爆出了桃色新闻……
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能让普罗大众感到兴奋呢?
于是,所有人都摆出一副鄙夷不屑的神色,对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论梁兆琦如何反复申明自己的清白,都没有人愿意相信他。
安王府和芙蓉楼的人气势汹汹,来势汹汹;围观的百姓则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在一旁幸灾乐祸;而他梁兆琦,却孤立无援地站在那里,纵有满腔的愤怒,也无济于事。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谁允许你们在京都街巷里聚众喧哗,拥堵交通的!”
就在这时,一队身穿盔甲、手持刀剑的官兵快速赶来,驱散了围观的人群。为首的青年男子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穿一身玄色的武官劲装,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正是负责京都治安的巡城副指挥使,姓陆。他接报后,立即率领手下赶来调解纠纷。
梁兆琦看到陆副指挥使的到来,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连忙上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恳切地说道:“此事纯属污蔑,还请大人明察秋毫,还我一个公道!”
安王府的豪奴见来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城军官,顿时眼高于顶,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语气嚣张地说道:“公道?到了安王府,王爷自然会给你一个公道!给我带走!”
陆副指挥使闻言,眉峰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猛然拔出腰间的长刀,噌的一声,一道明晃晃的刀光横在了络腮胡的跟前,锋利的刀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刀光如电,快如闪电,那络腮胡吓得浑身一颤,原本浓密的胡须也跟着抖动了一下,窸窸窣窣地落下一片细碎的胡茬,如同毛毛雨一般。
络腮胡呆愣了片刻,眼珠子向下转动,当他看到自己圆鼓鼓的肚皮上竟然积了一片黑色的胡茬时,顿时脸色变得铁青,恼羞成怒地说道:“陆大人,你这是何意?莫非是要和我安王府作对不成?”
“管事大人言重了。”陆副指挥使轻蔑一笑,手腕轻轻一抖,长刀便稳稳地回到了刀鞘之中。他微微昂起头,居高临下地睥睨着下方的络腮胡,语气不紧不慢地说道,“总要听听梁公子怎么说吧,万一冤枉了人家……平襄侯府,安王爷或许还惹得起,但你一个奴才,也惹得起吗?嗯?”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语气却充满了威慑力,让络腮胡听了也不禁心中一凛。他冷哼了一声,知道今天恐怕不能强行带走梁兆琦了,于是便用马鞭指了指梁兆琦,语气不耐烦地说道:“行吧,那你就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梁兆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十日之前,我陪同母亲前往白山寺上香祈福,在西山门外偶然遇到一名女子,她声称其母亲留给她的碧玺不见了,因此感到十分着急。”
“当时,我的母亲还在殿内祈福求签,我见那女子十分焦急,便好心帮她一起寻找。为了避嫌,我始终与她保持着半丈左右的距离,最终在西山门外的小树林里找到了那枚碧玺。找到碧玺后,我便立刻返回殿内与母亲会合。在那之后,我便一直待在家中,闭门读书,准备即将到来的春闱考试,从未踏足过青楼之地。”